老年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60岁以后新发生的癫痫,并不包括年轻时的癫痫持续到老年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癫痫越来越多,老年癫痫排位在脑血管病、痴呆之后,位居神经系统疾病的第三位。老年癫痫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癫痫,引起老年癫痫的病因很多,其中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病人发作时常可有意识模糊、面色苍白、手足抽搐等症状,目前老年癫痫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可很好的控制。
病因不明,未发现脑部有足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结构性损伤或功能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在老年癫痫患者中少见。
继发于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如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遗传代谢性疾病、皮质发育障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药物和毒物等。
老年癫痫的病因复杂,多由继发性疾病引起,包括卒中、创伤性脑损伤、脑肿瘤、痴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原因,建立病因学可以协助神经科医生确定老年癫痫患者的预后和适当的治疗。
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静脉血栓形成),卒中是老年癫痫最常见的病因,脑皮质病变和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是卒中后癫痫的独立预测因子。
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路易小体痴呆和其他痴呆),老年痴呆的患者被证明有更高的癫痫风险。
脑挫伤合并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意识丧失、记忆缺失1天以上、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都是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脑瘤可能在早期阶段被发现。老年癫痫发作通常与原发性肿瘤有关,而不是继发性肿瘤,如神经胶质瘤、脑膜瘤等。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其免疫力欠佳,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结核、梅毒等。
由于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服用的药物有可能有致作用,因此出现癫痫症状时应多方面考虑。
脑软化、海绵状血管瘤、边缘脑炎、线粒体脑脊髓病。此外,代谢性疾病也会诱发癫痫发作,但是这些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很容易发现。
老年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约有1%~2%的老年人有癫痫发作,且老年患者癫痫的病死率是其他年龄段癫痫患者病死率的2~3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癫痫的年发病率为(50-70)/10万,患病率约为5‰,每年会有约65万新发的癫痫患者。
老年癫痫好发于本身患有疾病者,如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糖尿病等患者。
老年癫痫好发于有遗传因素者,遗传因素可影响老年癫痫易患性。
老年癫痫发作可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发作表现不尽相同,病人发作时常可有意识模糊、面色苍白、手足抽搐等症状。
部分单纯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抽动,多见于一侧眼脸、口角、手或足趾,也可波及一侧面部或肢体。
部分单纯感觉性发作,躯体感觉性发作常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感和针刺感,多发生在口角、舌、手指或足趾,特殊感觉性发作可表现为视觉性(如闪光或黑朦等)、听觉性、嗅觉性和味觉性,眩晕性发作表现为坠落感、飘动感或水平或垂直运动感等。
自主神经性发作,出现苍白、面部及全身潮红、多汗、立毛、瞳孔散大、呕吐、腹痛、肠鸣、烦渴和欲排尿感等。
精神性发作,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记忆障碍、情感障碍、错觉、复杂幻觉等。
复杂部分性发作仅表现为意识障碍,或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自动症。在癫痫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意识模糊状态下出现的具有一定协调性和适应性的无意识活动。还可以表现为意识障碍与运动症状,表现为开始即出现意识障碍和各种运动症状,特别在睡眠中发生。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双侧强直后出现阵挛是此型发作的主要临床特征。从发作到意识恢复约历时5-15分钟。
强直性发作,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等,如发作时处于站立位可剧烈摔倒。
阵挛性发作,双侧对称或某一肢体为主的抽动,幅度、频率和分布多变。
失神发作,特征性表现是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正在进行的动作中断,双眼茫然凝视,呼之不应。
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遍及全身,也可限于某个肌群或某个肢体,常成簇发生,声、光等刺激可诱发。
失张力发作,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突然降低导致垂颈(点头)、张口、肢体下垂(持物坠落)或躯干失张力跌倒或猝倒发作,持续数秒至1分钟。
老年癫痫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认知障碍,可表现为患者记忆障碍、智力下降、性格改变等。在癫痫发作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喉痉挛或者口腔分泌物增多,导致患者窒息或者猝死。
当患者出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手足抽搐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当地正规医院就诊,做脑电图、神经影像学、实验室等检查进行诊断,并需与晕厥、假性癫痫发作、发作性睡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本身具有可能出现癫痫的相关疾病,并且出现肢体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异常感觉、恶心、头晕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昏迷、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癫痫持续发作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应到急诊科就诊。
目前出现了什么症状?
这些症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否有家族史?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医生如何诊断的?
做过哪些检查?
是诊断老年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脑电图对发作性症状的诊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明确癫痫的诊断及分型和确定特殊综合征。在部分正常人中偶尔也可记录到痫样放电,因此,不能单纯依据脑电活动的异常或正常来确定是否为癫痫。
包括CT和MRI,可确定脑结构异常或病变,对老年癫痫及癫痫综合征诊断和分类颇有帮助,有时可作出病因诊断,如颅内肿瘤、灰质异位等。功能影像学检查如SPECT、PET等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脑局部代谢变化,辅助癫痫灶的定位。
无论患者有无老年癫痫,代谢异常均可导致癫痫发作,所以急性癫痫发作患者应接受血液分析以评估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葡萄糖、钙、镁和肝功能。
老年癫痫是多种病因所致的疾病,其诊断需遵循三步原则为首先要确定是否是癫痫,其次是明确发作类型,最后要尽可能查明原因。
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2次或2次以上痫性发作,可诊断为老年人癫痫。脑电图及与之有关的检查是诊断癫痫很关键的辅助检查。老年癫痫的脑电图异常多表现为局灶性慢波活动,而痫性放电则较其他年龄组少见。
明确类型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症状性癫痫常见原因为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
颅脑CT、MRI等对发现这些病因有很大帮助。
为脑血流灌注短暂全面下降,缺血缺氧所致意识瞬时丧失和跌倒。多有明显的诱因,如久站、剧痛、见血、情绪激动和严寒等,胸腔内压力急剧增高,如咳嗽、哭泣、大笑、用力、憋气、排便和排尿等也可诱发。常有恶心、头晕、无力、震颤、腹部沉重感或眼前发黑等先兆。与老年癫痫发作比较,跌倒时较缓慢,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有时脉搏不规则,偶可伴有抽动、尿失禁。少数患者可出现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但与痫性发作不同,多发作于意识丧失10秒钟以后,且持续时间短,强度较弱。
又称癔症样发作,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是由心理障碍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可有运动、感觉和意识模糊等类似癫痫发作症状,难以区分。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相应的痫性放电和抗癫病治疗无效是鉴别的关键。但应注意,10%假性癫痫发作患者可同时存在真正的癫痫,10%~20%癫痫患者中伴有假性发作。
可引起意识丧失和猝倒,易误诊为癫痫。根据突然发作的不可抑制的睡眠、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及猝倒症四联征可鉴别。发作性睡病常有明显的四联症,而老年癫痫没有。
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临床症状多为缺失症状(感觉丧失或减退、肢体瘫痪)、肢体抽动不规则,也无头部和颈部的转动,症状常持续15分钟到数小时,脑电图无明显痫性放电,而癫痫前述危险因素不突出,癫痫多为刺激症状(感觉异常、肢体抽搐),发作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极少超过半小时,脑电图上多有痫性放电。
血糖水平低于2mmol/L时可产生局部癫痫样抽动或四肢强直发作,伴意识丧失,常见于胰岛β细胞瘤或长期服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史有助于诊断,而老年癫痫无胰岛β细胞瘤和糖尿病病史。
老年癫痫的治疗是长期性的,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拉莫三嗪和加巴喷丁,必要情况下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大脑半球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
抗癫痫药物治疗,在药物选择上继发性与原发性无明显不同,年龄上也无明显差异,可选择的抗癫痫药物包括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及托吡酯等。其原则是根据发作类型选药。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钠。肌阵挛发作首选是丙戊酸钠或氯硝西泮。部分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老年人由于所患疾病较多,抗癫痫药物选择应慎重。剂量应从最低限的开始剂量,缓慢增加药物剂量至病情得到控制。
常用的方法有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以及颞叶以外的脑皮质切除术、癫痫病灶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除此以外,还有迷走神经刺激术、慢性小脑电刺激术、脑立体定向毁损术等,理论上对于各种难治性癫病都有一定的疗效。采用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的发作,并有机会使患者获得发作的完全控制。
老年癫痫的预后与其发作的类型、病因有关。大发作预后较差,单纯部分性发作预后较好。大部分老年癫痫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很好的控制症状,可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基本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
老年癫痫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癫痫症状可以很好的控制。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不愈,治疗效果可能较差。
老年癫痫患者经过规范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老年癫痫患者经过手术和药物治疗后,应按时去医院复诊,一般为3个月复诊一次,后期病情稳定可半年复诊一次。老年癫痫的复诊主要进行脑电波、头颅MRI等检查,医生据此调整用药的量和剂型。
老年癫痫患者饮食应遵循医生建议,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要注意按时按量饮食、避免诱发癫痫的食物等,恰当的饮食对促进患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要按时按量饮食,因为暴饮暴食或过于饥饿易导致癫痫发作。
要避免一些容易诱发癫痫的食物,如刺激性食物中的烈酒、浓茶以及咖啡等。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些抗癫痫药物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病人维生素的缺乏。
老年癫痫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对症状的消除或疾病的恢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患者癫痫发作时注意做好防护,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患者应遵医嘱合理用药,用药要按时按量,出现不良症状要及时就医。
轻症患者可酌情进行活动,重症者应遵医嘱卧床休息,以减少环境刺激等不适。
患者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患者出现头痛、头部感觉异常等情况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出现为记忆混乱、行为怪异、意识混沌或无反应状态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老年癫痫患者多有孤独感、焦虑紧张、依赖、恐惧和消极的心理。患者感情交流受阻,情绪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拒绝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故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年癫痫的预防主要是远离危险因素,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如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预防脑外伤的发生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老年癫痫的发生。
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脑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导致大脑皮层炎症和水肿,引起癫痫发作。在后遗症期,由于脑实质内瘢痕形成和脑膜粘连,也能导致癫痫发作。所以颅内感染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如饮酒、吸烟、疲劳、精神压抑、暴饮暴食、感染性疾病、受惊发热、剥夺睡眠及有害的声、光刺激等。
注意身体保健,积极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老年性基础性疾病,避免这类疾病引起的脑血管意外发生,以减少脑血管病导致的继发性癫痫。
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由于行动迟缓和不便,造成跌倒、交通事故引起脑外伤而引发的癫痫,因此,外出应有陪护或做好安全防护。
老年人和癫痫病患者可以参加适量运动,以增加神经细胞的稳定性。但不要过于激烈,不能参加游泳、登山、跳水、赛车等运动,也尽量不骑自行车,防止发作时摔伤,或出现交通事故。
应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睡眠不足可诱发或加重癫痫发作。过度劳累使全身肌肉代谢加快,致使体内乳酸堆积,血液偏酸,过度脑力劳动使脑局部乳酸增加,血液偏酸,影响脑细胞正常活动,容易诱发癫痫发生。
4448点赞
[1]贾建平等.神经病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9-368.
[2]中国抗癫痫协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3-145.
[3]苗婵婵,高学军.老年癫痫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新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18,8(6):596-601.
[4]董碧蓉名誉主编;吴仕英,费新潮主编.老年疾病预防与康复保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07):305-31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