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失禁症,又名布洛克-苏兹贝格综合征,为X连锁显性遗传病。大多患者发生位于Xq28的基因NEMO(核因子κB必要调节基因)缺陷。主要累及女性,伴眼、牙、骨骼和神经系统异常。色素失禁症首先表现为患者出生1周左右的躯干两侧的荨麻疹样、水疱样疣状皮炎病变,继而表现为躯干、上臂及大腿等部位的色素性斑疹,色素可持续数年,消退后不留痕迹,或稍留淡的色素脱失斑。
绝大多数是女孩,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发生,常有某种先天异常。有的有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受性别限制。紫外线照射、病毒感染也会导致本病。
X连锁显性遗传,位于Xq28的基因NEMO缺陷,该基因有10个外显子,80%多患者因外显子4~10缺失所致。
日光中含有较多的紫外线,强日光照射及照射时间较长的人群。
病毒感染后的人群,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使患者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
色素失禁症绝大多数患者是女孩,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发生,常有某种先天异常。有的有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受性别限制。男女发病率约为1∶20。
存在色素失禁症家族病史的人群:该病为X连锁显性遗传病,若存在色素失禁症家族遗传病史,发生该病的可能性较大。
患者出生后1周出皮肤损害,罕有出生后2个月发病。病程可分为四期。症状有水疱、乳头瘤样增生、色素沉着、毛囊萎缩等,还会出现假性斑秃、指甲损害等其他症状,容易并发眼部损害、骨骼损害等并发症。
又称水疱大疱期,水疱成群或线状排列,以臀部和躯干两侧为重,可伴有光滑的红色结节或斑块,持续2~6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高达50%。
又称疣状增生期,若水疱期发生在宫内,患儿在出生时即有此病损害,在水疱损害处发生线状疣样或乳头瘤样增生,持续约2个月。
又称色素沉着期,患儿在3~6个月出现色素沉着,呈涡轮状和螺旋状,主要位于躯干。色素沉着系基底细胞内黑素散落入真皮内所致,而非黑素细胞功能增加。因此,称色素失禁。
色素沉着在16周龄后逐渐减退,呈色素减退或缺失的萎缩性条带并可伴毛囊萎缩。并发眼、牙、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
色素沉着逐渐减退后可伴有毛囊萎缩出现假性斑秃。
多表现为甲营养发育不良、甲缺损、甲畸形。
约占30%,表现白内障、斜视、视神经萎缩,蓝色巩膜、渗出性脉络膜炎等。
骨骼异常少见,如并指(趾)、多肋、骨瘤、偏身萎缩及牙齿缺陷;出牙延迟或部分无牙。
表现智力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癫痫、痉挛性四肢麻痹、短臂、短腿等。
当患者的皮肤出现不明原因水疱时应该及时就医,就诊于皮肤科、眼科等科室,并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但要与疱疹样皮炎、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等进行鉴别。
皮肤出现不明原因水疱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皮肤出现奇形怪状的色素斑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甲营养不良、眼病、牙齿脱落或畸形、毛发稀疏及癫痫、麻痹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皮肤科。
出现青光眼等眼部症状症状去眼科。
出现癫痫等神经症状去神经内科。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多久了?
家里人有类似症状吗?
什么情况下病变会加重?
自家在家有没有吃过、用过什么药?
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
身体一侧或两侧的皮肤开始发生奇形怪状的淡灰、灰褐或灰黑的色素斑,呈点状、线状、条状、环状或多角形等各种形态,可像墨水洒在皮肤上,或像喷泉飞溅,或像成群蚂蚁爬行,或像大理石的花纹,没有一定的排列形式,也无一定的分布部位,最常见于躯干。
初起时有风团及水疱,水疱在表皮内,伴有显著的海绵形成及很多嗜酸性细胞,小团表皮细胞作螺旋状排列,真皮内有包括嗜酸性细胞的炎性浸润。以后,棘层肥厚,常有乳头瘤状增生,角化过度,表皮内螺旋状排列更明显。在末期,真皮上部有大量嗜黑素细胞,基底层有空泡样变性。基底层色素减少,但也可增加。
X连锁显性遗传,大多患者的缺陷基因NEMO(核因子κB必要调节基因)位于Xq28。该基因有10个外显子,80%多患者因外显子4~10缺失所致。
红斑期时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显著。
有助于及早发现眼部,骨骼及神经系统病变。
明确患者血液内各项指标的情况,通常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可出现增加。
明确眼底有无异常变化,如出血点、血管迂曲等,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根据新生女婴出现线状或成群水疱、大疱,以及随后出现的疣状增生及涡轮状色素沉着等症状即可诊断。
根据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变化因皮损不同而异。从而确定疾病进展情况。
其皮损是不易破裂的水疱,往往聚集成群,还有丘疹、红斑、大疱等皮疹,一般都有剧痒。
病儿在出生时,皮肤已成片地糜烂起疱,以后愈合时有显著的瘢痕形成。口腔黏膜有严重的损害,气管、直肠及尿道都可起疱糜烂,以后因瘢痕形成而狭窄。
皮损是奇形怪状的色素减少斑,没有炎症或水疱,多半只发生于女孩而可为色素失禁症的一型,又称为伊藤黑素减少病。
无特殊疗法,水疱炎症期注意预防继发性感染,病情重者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注意伴发眼、牙、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皮损通常在4~5岁时开始消退,有的患者直到青年时期才能痊愈。
一般本病无特殊治疗,除一些原有的并发症外,无其他不适。针对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一些对症药物治疗。
病情严重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为首选。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
水疱期如果怀疑有感染应用抗生素软膏,比如夫西地酸或者莫匹罗星软膏。
疣状增生期可以外用维A酸软膏,配合水杨酸软膏或者尿素软膏软化角质。
为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发生肌肉抽搐、僵直等癫痫症状的患者。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该方法可使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避免纤维增生使视网膜脱离。
晶状体摘除手术∶患有白内障患者可考虑行该手术,恢复视力。
智能训练:若患儿发生智力低下,应选择该方法,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
本病无特殊治疗,色素沉着终于自然消失,皮损通常在4~5岁时开始消退,有的患者直到青年时期才能痊愈。到成年期除一些原有的并发症外,无其他不适。注意观察病情,若有红斑、水疱等症状复发的情况及时就诊。
本病能治愈,通常在4~5岁时消退,最晚青年时期痊愈。
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一般不留有后遗症,但如果并发眼部、骨骼、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可能会遗留有相关后遗症如眼病、毛发稀疏、癫痫等症。
建议第一年每3个月到儿科及眼科复诊一次,1~3岁时每半年复诊一次,3岁以后每年复诊一次。若有红斑、水疱等症状复发的情况及时就诊。
患者的日常护理足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即可。需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
辛辣食品易生燥热,不利于病情恢复,少吃辣椒、蒜。
加速身体循环代谢,有利于及疾病康复。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色素失禁症治疗后的效果与是否并发眼部、骨骼、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有关,平时注意预防继发感染。主要监测脑部、眼部及牙齿三大器官症状,避免滥用药物。
在水疱期应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可外用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抗生素软膏。
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清洁。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
多食健康食品,增强身体抵抗力。
皮肤干性的,选用乳剂或杏仁密等化妆品,滋润皮肤。
夏季避光日晒,适当使用防晒霜。
主要监测脑部、眼部及牙齿三大器官症状。
脑部建议出生后到一岁内,至少进行一次脑电图检查,以及一次头颅核磁检查,必要的时候进行头颅核磁血管造影检查。
眼部同样建议出生到一岁以内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同时常规进行小儿眼科复诊。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建议第一年每3个月到儿科及眼科复诊一次,1~3岁时每半年复诊一次,3岁以后每年复诊一次。若有异常,根据相关医生建议进行复诊监测。
牙齿若有异常,建议定期到小儿口腔科进行诊疗。癫痫和眼底血管增生,虽然没有办法防治,但是目前都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建议色素失禁症患儿务必积极复诊,定期检查,积极配合治疗。
疾病可自愈,并且不留后遗症,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此病具有自限性,不要随意滥用药物,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色素失禁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若家族中有人有过相关疾病史,要引起重视,尽早做基因检测。此外,通过生活管理,避免紫外线照射、病毒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若家族中有人有过相关疾病史,要引起重视,尽早做基因检测,判断疾病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外出要涂抹防晒霜,携带遮阳伞。
避免病毒感染,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
4792点赞
[1]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80-882.
[2]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1178-1181.
[3]陆晶,范妮,陈维宁.新生儿色素失禁症1例报告[J].医学前沿,2019(22):120-12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