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是引起弓形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先天性弓形虫感染与妊娠关系密切,母亲在妊娠期受到弓形虫染后,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导致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及神经系统损害。
先天性弓形虫病感染又称垂直感染,初次感染弓形虫的孕妇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是先天性致畸的重要传染源。胎儿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母亲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孕妇在孕期感染弓形虫,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患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病。
喜欢或经常吃生冷食品,包括蔬菜、水果,特别是喜吃生肉的孕妇,非常容易感染寄生虫。经常接触动物,喝未经高压高温消毒过的牛奶,也是患病的危险因素。
弓形虫病呈全球流行。我国属于低感染区,感染率为0.09%~34%,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目前在我国几乎各省、市、自治区均证实本病存在。正常人群感染率多在10%以下,特殊人群如肿瘤患者、精神病患者、先天性缺陷婴幼儿、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率较高。而先天性弓形虫病通过胎盘传染,孕妇在妊娠期初次受染,无论为显性或陷性,均可传染胎儿,一般只传染一次。孕早期获得弓形虫感染,胎儿感染率为17%左右,且死亡率较高;孕晚期获得弓形虫感染,则胎儿感染率为65%,此时胎儿已发育成熟,受到损害较少。
孕妇感染弓形虫,经胎盘传染给胎儿而患先天性弓形虫病。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好发于母亲喜欢吃生食、喜欢喝未经煮沸的水、长期跟猫狗等宠物密切接触的儿童以及母亲孕期已经感染弓形虫的儿童。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热、皮疹、肺炎、肝脾大、黄疸等。还包括先天性畸形、精神运动障碍和眼部的病变。
可发生早产、宫内生长迟缓、黄疸、肝脾大、发热或体温不稳、皮肤紫癜、皮疹、肺炎、心肌炎、肾炎、淋巴结肿大等。
可出现前囱隆起、抽搐、角弓反张、昏迷等脑膜脑炎的症状和体征。脑积水可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逐渐发生,有时是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唯一表现。
最常见的是脉络膜视网膜炎,为一侧或双侧眼球受累,还可有小眼球、无眼球等。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可出现黄疸和肝大,肝边缘变钝,暗绿色,肝切面小叶界限不清。还可有发热、多形性皮疹、肺炎、脾大和消化道症状等临床表现。
孕妇感染弓形虫而未经治疗,可传染给胎儿而患上先天性弓形虫病,因此当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女性出现疑似弓形虫病症状(多脏器损害)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出现发热、贫血、呕吐、肝脾肿大、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婴儿出现肌强直、抽搐、痉挛及麻痹无法活动应立即就医。
先天性弓形虫病患者多到感染科就诊。
若新生儿还有其他症状,可到儿科就诊。
就诊原因是什么?
是否有以下症状?(发热、呕吐、皮疹、肺炎、精神萎靡、智力障碍)
是否有与猫科动物接触历史?
是否进行过弓形虫病检测?
母体是否患有弓形虫病?
标本可用普通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悬滴法等镜检弓形虫滋养体,但成功机会较小;或用小白鼠分离法、组织培养法,易找到虫体,但较复杂。
孕妇初次感染弓形虫后,血液中出现抗体,感染早期是大分子IgM抗体,以后则为小分子的IgG所代替。IgM阳性代表急性弓形虫感染,而慢性感染则缺乏特异性 IgM,如果在胎儿脐静脉血中查出IgM 阳性,说明胎儿有宫内感染。目前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人血清弓形虫 IgG、lgM抗体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重复性。
弓形虫循环抗原(TCA)是弓形虫速殖子的代谢产物,感染数日后即可在循环中出现,血清或体液中TCA的检出具有早期急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常用双抗体 ELISA 法、生物素-亲合素 ELISA法、葡萄球菌A蛋白斑点结合法等。这些方法敏感、特异、快速。
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优于其他方法,用PCR法对标本进行弓形虫特异基因片段扩增,只需少量标本就可捕捉到血症期的虫体DNA,其灵敏度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但其较高的假阳性率已引起人们重视。
已有研究表明,为了能在产前对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弓形虫感染作出快速诊断,可以每两周作一次超声检查,特别要注意观察胎儿大脑的半径/球室之比、胎盘的横径,有无腹水、肝肿大以及颅内钙化。
临床出现脉络膜视网膜炎、脑积水、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等可考虑本病。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IgM阳性或IgG在第二周内有四倍以上增长。
在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中找到原虫即确立诊断。
对确诊为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目前首选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联合用药。两药均使虫体核酸合成障碍而抑制其生长,故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可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及发育。两药均使虫体核酸合成障碍而抑制其生长,故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可与弓形虫核糖核酸结合抑制转运核糖核酸(tRNA),使蛋白合成障碍,产生抗虫体作用。
可渗入眼组织中,对弓形虫引发的眼部疾病有较好疗效。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以药物治疗为主,无手术治疗。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患者预后是否良好,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受累的器官。孕期感染可致妊娠异常或胎儿先天畸形。先天性弓形虫病的预后较差,未治疗者病死率为12%。免疫功能低下者患弓形虫病易发生全身播散,有相当高的病死率。单纯淋巴结肿大预后良好。
能,但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很难治愈。
该病病死率较高,若不接受治疗短期内即可死亡。若积极治疗可能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会遗留后遗症。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数年后可逐渐出现心脏畸形、心脏传导阻滞、耳聋、小头畸形或智力低下。
具体复诊时间与患者病情有关,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患者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不食用生或半生的肉、蛋、奶等食品,进食前食物宜进行高温杀菌。因患病人群多是新生儿,且为母乳喂养,所以母体更要健康安全饮食。
喂奶期母亲忌吃未煮熟的肉蛋奶和其他半生食物,忌吃辛辣油腻食物。
婴幼儿奶粉要加热,忌吃生冷食物。
婴幼儿辅食宜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患者要注意坏境、饮食、个人卫生,孕期少接触猫科类动物,少接触生的食物。对新生儿要进行抗感治疗,按时按量按疗程给宝宝服药。
对肌强直、痉挛的患儿应每天对患儿肢体进行按摩和伸展,防止出现肌肉萎缩症状。
对于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拍背,注意卫生,以防褥疮出现。
患有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病的新生儿应定时定期到医院进行病情复查,密切关注身体各器官的运作情况。
先天性弓形虫病患者要保持乐观心情,此类患者可能会出现畸形,若患者有自卑心理,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
患儿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服药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如高热、呕吐、痉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孕期妇女或患病儿饮食上注意食用全熟食物,饮用煮沸过的水和纯净水清洗过的水果;不接触猫狗等宠物,避免吃动物接触过的被污染的食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孕妇应定期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首次检测的孕期为10~12周,阴性者须在妊娠期复查2~3次,以便及时治疗。如确定有孕期感染,必须与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对胎儿的危害,并应考虑人工流产。复查阴性者,应于足月时再进行第3次检测。对孕妇进行治疗可降低新生儿出生时的亚临床感染率。
注意日常卫生,养宠物者,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生熟分开。
养宠物家庭应注意用熟肉喂养宠物,每天定时清理动物排泄粪便。
操作过刀、蔬菜、菜板等,以及接触过生肉的物品要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洁。
如有急性感染证据,应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及时去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按时用药,定期到医院监测病情,防止弓形虫传染胎儿。
4957点赞
[1]李兰娟,王宇明主编.感染病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王宇明,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段义农等主编.现代寄生病学-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9.
[5]吴圣楣,陈惠金,朱建幸,储淞雯主编.新生儿医学[M].2006,515.
[6]王雪,鲁利群主编.儿科学[M].2013,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