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即不自主的运动综合征、发作性舞蹈指划样动作,又称作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婴儿期起病,以突然快速随意运动激发的发作性肢体,或躯体任何部分的肌张力障碍、舞蹈和投掷、手足徐动等任何形式的组合。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属于先天性疾病。
本病主要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如脑外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性疾病,病因不明确。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离子通道异常可能是其共同的生理机制。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继发性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主要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
原发性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见,主要与2q染色体基因异常有关系。
神经损伤是继发性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常见原因,其具体机制尚未被阐明,可能与创伤后神经组织的损害有关。
是继发性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原因之一。
为继发性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原因之一,多发性硬化导致的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多表现为肌肉的持续收缩。
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损伤,如核黄疸、脑膜血管性梅毒、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等,均可能引起继发性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
注意力高度集中突然的动作是重要诱发因素,毫无准备的动作、匀速运动中突然加速、平稳运动中突然增加负荷、改变方向均可引起发作。
突然的惊吓、过度换气、紧张、焦虑、疲劳、月经、失眠、气候异常等非特异因素也可诱发。
婴儿时期发病,一般在五岁之前,极少在成年后发病,多为家族性。没有明显性别差异,各个地区都可以出现,偶有散发病例。父母一方患病,孩子患病率是50%。
有家族史、癫痫史的小儿。
因外伤导致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损伤的小儿。
多发性硬化患者。
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
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主要症状有四肢躯体不自由主的扭动、抽搐、站立不稳和古怪姿势等。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发作前有短暂的感觉性先兆,如漂浮感。
发作时表现四肢躯体不自主的扭动、抽搐,站立不稳、古怪姿势等。主要累及肢体,上下肢可同时存在,多为单侧肢体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或是数小时。
面部、四肢、躯干的肌肉麻木、紧绷等是本病出现最早的症状。
偏头痛、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视物重影等。
少数患者可能累及面部,肌张力异常而有语言障碍,累及到四肢可能会导致行走及双上肢功能障碍。
患者突然发病、肢体扭动、站立不稳,可能发生意外危险如摔伤。
患者持续出现不自主动作和感觉,容易导致发脾气、烦躁、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
患儿突然从静止到运动或改变运动形式时,出现不自主的动作,如舞蹈、抽搐、手足徐动、肌张力异常等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情绪变化后出现古怪姿势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突然改变运动形式出现舞蹈样动作、抽搐、扭动等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可就诊儿科、神经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四肢、躯体不自主抽搐持续多长时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等)
意识是否丧失?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家中其他成员是否有类似情况发生?
查看四肢、眼睑、瞳孔、视力等有无异常,若父母曾拍摄小儿患病时的视频,也会进行查看以明确诊断。
通过该项检查协助与癫痫疾病加以鉴别,该病患者无痫样放电。
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必要时直系亲属也进行检查。
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表现间歇性出现,发病时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肌张力不全、意识无障碍,有家族史等,结合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等多项检查正常的结果可以确诊。
癔病患者表现抽搐、痉挛、吞咽困难以及运动障碍,主要是暗示性强,暗示治疗有明显效果可以鉴别。
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时无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时导致大脑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因此可以鉴别。
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大多数为自限性疾病,患儿25岁后发病频率会明显下降。使用各种抗癫痫药物可有一定的疗效。
奥卡西平、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奥卡西平用于治疗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副作用小,要注意过敏。苯巴比妥作用快,常出现头晕,用久可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丙戊酸钠是广谱抗癫痫药,服用可能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左旋多巴、氯哌啶醇以及山莨菪碱等,减少部分患者的发作频率,特别是上述药物疗效不佳时采用。
对于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缓解肌张力障碍。
患者出现跌倒、外伤等需要对症处理。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不能彻底治愈,随年龄增长发病频率逐渐下降。经过正规治疗预后良好,对智力发育无影响,多数不影响寿命。
本病不能治愈,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
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寿命不受明显影响。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2~3个月复查一次。
目前对于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患儿的饮食暂无针对性宜忌,但饮食中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钙、蛋白质的食物,饮食尽量低盐,少放调味品,这些都利于病情恢复。另外,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其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尽量吃容易吸收的食物。
加强日常护理,防止意外发生。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减少刺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症状轻时可以适当活动,重时需要家属严密看护。发作时注意不要受伤,及时治疗。
给孩子创造合适的环境,避免突然惊吓。
遵医嘱服用药物,若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痛、共济失调等,应及时就医。
注意饮食,吞咽困难的患者要鼻饲。
患者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心理,需要定期给予心理支持。家长注意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能随意停药和改变剂量,服药时需要家长监管。
小儿发作性舞蹈徐动综合征属于遗传性疾病,常有家族史,没有很好的预防措施,在备孕前必要时进行相关的遗传病咨询。
有家族史的人群可以做基因检测,孕前进行优生优育检查,孕期定期做产科检查。
定期合理产检,孕期避免病毒感染。
有家族史的患儿必要时做遗传基因筛查。
4088点赞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362-365.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4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