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斜隔是临床上一种不算罕见的生殖道畸形,其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双子宫双宫颈,个别的可有单宫颈合并子宫纵隔,一片两面均覆盖阴道上皮的膜样组织,斜向附着于一侧的阴道壁,形成一个盲管把该侧的宫颈遮蔽在内,隔的后方与宫颈之间有一个腔称之为“隔后腔”。主要以痛经为临床表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盆腔包块及阴道流脓。
无孔型斜隔,斜隔上没有孔,即单侧阴道完全阻塞,两侧宫腔无交通。
有孔斜隔,斜隔上有一个小孔,往往会有隔后腔的引流不畅,即单侧阴道不全阻塞,两侧宫腔无交通。
无孔斜隔合并宫颈瘘管,两侧宫颈之间或隔后腔与对侧宫颈之间有瘘形成,也会引流不畅,即单侧阴道完全阻塞、两侧宫颈之间有瘘管相通。
阴道斜隔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原因是与苗勒氏管的发育有关,导致不同程度的双子宫、双宫颈及阴道畸形的发生。
胚胎发育时期,苗勒氏管的发育受到影响,女性生殖道的前身米勒管是左右对称的双侧性管道,通过中线融合、中隔吸收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在中线上形成单一的子宫体、子宫颈和阴道,这一过程可从胚胎5周起,至16周完成。在此期间如果受到致畸因素的影响,妨碍上述的进展,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双子宫、双宫颈及阴道畸形的发生。缺乏苗勒管抑制因子导致女性苗勒氏管双向生长,从而形成双子宫、双阴道。Hox和Wnt等基因突变,作为宫腔形态的监管者,与双子宫畸形有或多或少的关联,但是具体的基因突变机制尚未明确。
阴道斜隔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3.8%,占同期因生殖道畸形入院手术病例的3.7%,占所有先天性生殖道梗阻的7.4%,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阴道斜隔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因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尚未研究透彻,好发人群资料并不十分明确。
阴道斜隔主要以痛经为临床表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盆腔包块及阴道流脓。
青春期后月经来潮,由于斜隔阻挡,经血无法从阴道顺利排出,导致痛经。此外,阴道隔后腔长期积血,引起经血逆流至腹腔,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引起痛经症状。
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阴道斜隔的包块常位于宫旁、阴道旁、直肠的前下方。积液量多时可延及同侧输卵管,引起盆腔、下腹部积血出现包块。
当患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阴道流脓,阴道分泌物出现腥臭味。
膀胱压迫症状:尿失禁、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可能与盆腔包块压迫膀胱有关。
性生活困难:由于斜隔或阴道壁突出的肿块导致。
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等,常因宫腔、阴道的经血积聚时间过久致化脓引起。
月经淋漓不止,经期延长。
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常在检查时发现,多为肾缺如,以右侧常见,同时有对侧肾代偿性增大。
由于经血逆流导致。
由于患者未及时诊断和治疗,隔后腔长期积脓,当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时会引起盆腔感染。
长期的盆腔感染导致患者难以受孕。
阴道斜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早期治愈。如出现痛经、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出现月经淋漓不止、阴道分泌物腥臭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一经诊断明确,需及时行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了痛经,盆腔触及包块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了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请立即就医。
当患者出现了月经淋漓不止、阴道分泌物腥臭味、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也应立即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排尿困难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泌尿外科等。
年龄多大,是否有月经来潮?
是否有痛经史?
自己可触及腹部包块吗?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排尿困难、高热、恶心、呕吐等)
有没有排尿困难?
可提示双子宫及一侧子宫积血、宫颈扩张。
对生殖道畸形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公认。
可发现子宫畸形。
可发现脓性分泌物。
医生可根据详细病史以及典型症状结合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典型症状为痛经、盆腔包块、月经淋漓不止等,B超检查提示双子宫及一侧子宫积血、宫颈扩张。
又称处女膜闭锁,为胚胎期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窦上皮未能向前庭部贯穿所致。偶尔幼女因阴道内过量的黏液潴留,以致处女膜向外凸出而被发现。典型症状为青春期出现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检查可见处女膜向外膨隆,表面紫蓝色,无开口。肛腹诊时,能扪及阴道向直肠凸出的卵圆形偏实阴道积血块,甚至子宫、输卵管积血。阴道斜隔的典型症状为典型症状为痛经、盆腔包块、月经淋漓不止等,B超检查提示双子宫及一侧子宫积血、宫颈扩张。
阴道斜隔若大量阴道积血,呈椭圆形囊肿样图像,会误为卵巢囊肿。但仔细观察,阴道积血的无回声常位于盆腔中央,常伴双子宫及一侧宫腔积血,双侧卵巢回声正常,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容易鉴别。
阴道斜隔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行手术治疗,切除斜隔,引流脓液以及积血。
本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有阴道斜隔引起盆腔感染时,需对症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抗生素。
阴道斜隔的首选术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不适合无性生活的患者。这种手术宜在影像学提示隔后腔积血较多时或月经来潮时进行,手术的关键在于确定阴道斜隔在阴道的部位以及隔孔的位置。
采用宫腹腔镜联合,目前已成为青春期无性生活史的患者的首选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详细观察斜隔的分类,斜隔孔的位置,子宫形态,同时进行斜隔切除的治疗,在解除梗阻的基础上还可保护患者的处女膜。
除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一般不主张采用此术。除非患者无生育要求,且反复并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等情况下,可考虑单侧或者双侧的子宫切除术。对于合并斜隔侧子宫颈闭锁的病人,应行闭锁侧子宫切除术。
阴道斜隔多发生于青春期初潮后,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多良好。但是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可由于斜隔后腔积血或引流不畅,引发痛经,月经淋漓不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常继发感染,也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不孕和宫外孕的概率均升高。
阴道斜隔一般进行积极治疗可完全治愈。
阴道斜隔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时于门诊复查,确定伤口痊愈后可恢复性生活。
阴道斜隔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低盐、易消化饮食,如牛肉、排骨、菠菜、空心菜等,补充钙、铁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提高抵抗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不利于伤口恢复。
忌海鲜发物,如带鱼、虾、蟹等,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忌烟酒,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影响伤口的愈合及身体机能的恢复。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宜多进食高蛋白食物。
阴道斜隔患者应注意外阴阴道卫生,保持外阴干燥洁净,避免性生活,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外阴清洁,术后禁盆浴及性生活一个月,卧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排便困难。
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增加局部伤口的张力,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
出院1个月后应及时到门诊检查术后恢复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再次到门诊复查,经医生检查确定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恢复性生活。
术后8小时严密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脉搏、血压等,直至病情平稳。
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3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观察分泌物的量、颜色、性状以及有无异常气味。
保持外阴清洁,用碘棉球擦洗外阴,每天两次,勤换内衣裤。
早日下床进行肢体运动,学会有效深呼吸,术后第3天进行提肛训练,促进会阴部血液回流,利于炎症吸收,促进伤口愈合。
阴道斜隔是一种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目前暂无明确的预防方法。
对月经初潮时即有痛经出现的女性,及早行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出现痛经等症状时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4062点赞
[1]杨琛,于凤艳.中国超声医学杂志[J].2010:2611.
[2]华克勤.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J].2017:9912.
[3]谢幸,孔北华.妇产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