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苔藓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是一种毛囊漏斗角化异常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毛囊角化性丘疹,伴有不同程度的毛囊周围红斑,皮肤呈鸡皮样外观。该病病因不明,与遗传有很大关系。皮疹在青壮年达最高峰,随着年龄增长,即使不治疗也会缓解。
是毛发苔藓累及了面部和额部,甚至眉毛的久性红斑和毛囊角化性小丘疹。丘疹中央的眉毛变细、折断,愈后留有萎缩性点状瘢痕伴永久性眉毛脱落。
皮疹由面部逐渐累及头皮、躯干和四肢,角蛋白堆积在毛囊口,毛囊萎缩,导致脱发。
主要累及面部,对称分布,大量密集毛囊萎缩,皮肤呈蜂窝状即虫蚀状外观。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第12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维生素的缺乏、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障碍及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50%~70%的患者有遗传倾向,伴有可变的外显率。其发病与18号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易位和缺失有关系,在女性患者提示为X连锁显性遗传型。
本病常认为可能与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C缺乏有关。
本病在青春期临床表现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病率高且临床表现较重,提示内分泌异常对本病可能有影响。
有学说认为本病与毛囊漏斗部角化细胞黏附障碍有关。
皮肤卫生状况不佳、油脂过多、水分不足等容易诱发此病。
有过敏性或异位性体质者、营养不良者,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的人及寻常型鱼鳞病患者容易并发此病。
环境的湿度低、空气干燥,以及焦油、油脂等某些刺激物,也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在所有种族约有50%的人可发生毛发苔藓,轻型患者常于儿童期发病,至青春期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皮疹可逐渐好转,故本病可视为生理性。
学童中发病数为2.7%~4.5%,发病年龄10岁之前为51%,11~20岁为 35%,21~30岁为 12%。
本病多见于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人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毛发苔藓的典型表现为毛囊口角质栓或与毛孔一致的角化性丘疹,伴有不同程度的毛囊周围红斑,皮肤呈鸡皮样外观。
本病常于儿童期发病,青年期是高峰阶段,随后渐渐减轻。
皮疹为针头大小顶端尖锐的毛囊性小丘疹,正常肤色或暗红色。丘疹顶部有一个灰褐色或灰白色的圆锥状角栓,其中可见一根毳毛穿出或蜷曲在内。剥除角栓后留下一个微小的杯状凹窝,不久又从中长出新的角栓。皮损发生在毛囊口,不融合,散在或簇状分布,外观呈鸡皮状。
好发于上肢、肩胛及股臀,偶发全身。
病程经过缓慢,冬重夏轻。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瘙痒。
毛发苔藓患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无需治疗,不危及生命安全。但是其皮肤损害外貌形象,因此当患者自觉毛发苔藓对外观有所影响,或者症状较重时可就诊进行治疗。
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出现瘙痒等不适感时,需积极就医。
当皮肤损害较为严重,角质栓明显,且发生感染,进而出现炎性痤疮样脓疱和丘疹时,需积极就医。
患者自认毛发苔藓对外观形象有一定影响时,需积极就医。
大部分患者先考虑去皮肤性病科室就诊。
有无瘙痒等不适感觉?
出现皮肤损害的持续时间?有无进行过治疗?
既往有无内分泌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库欣综合征)有无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
有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中有无与毛发苔藓相似症状的家属?
全身体格检查主要获得患者皮肤损害的特征,即视诊可观察到皮肤损害的大小、数目、颜色、界限及边缘、形状、表面、部位及分布等,触诊可了解皮肤损害是坚实或柔软、浅表或深在,有无浸润增厚、萎缩变薄、松弛或凹陷,局部温度是否正常,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无压痛等
取典型的皮肤损害处的皮肤标本,进行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有助于诊断疾病。
根据发病于儿童或青春期,上臂外侧或大腿伸侧出现孤立不融和的角化性丘疹,即可有初步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毛囊口扩张,内含角质栓,栓内可含一根或多根的卷曲毛发,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可有轻度炎性细胞浸润,即可明确毛发苔藓诊断。
毛发苔藓最初症状较轻,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当症状较重时,需要选择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
可局部外用3%~5%水杨酸软膏、10%~20%尿素霜或12%乳酸铵洗剂,以软化或溶解角质,改善症状。
维A酸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分化与脱落及抑制角化过程等作用。
果酸能纠正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促进毛囊口的角栓脱落,使毛囊漏斗部引流通畅,有效防止皮脂堆积、堵塞毛囊口;可刺激真皮胶原纤维增生及重新排列,使皮肤的含水量增加。果酸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红斑、水肿、刺痛、紧绷,以及脱屑等局部过敏反应和伤性损害。
病情严重者可联合外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或维A酸类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治疗,需要治疗者可以给予药物和物理治疗,通常无手术治疗。
传统激光包括剥脱性激光和非剥脱性激光,非剥脱激光可在真皮产生可控的热损伤,减少了剥脱性激光的并发症。但缺乏真正的创面愈合反应,其效果受到明显限制,代表激光是半导体激光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营血亏虚,以至血虚生风,风胜则燥,肌肤失养所致。因此宜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为治则。利用针刺补法取穴,配伍病变邻近的经穴,可达到和营卫、通血络的作用。同时针灸具有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毛发苔藓是一种慢性自限性疾病,自儿童期或青春期起病,大多患者无自觉症状,一般无需治疗。皮疹可持续数十年,大多患者皮肤损害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预后好。
目前对于毛发苔藓无需治疗,且大多数患者的皮肤损害现象会随年龄增长,进而逐渐消失,无须过于担心。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疾病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毛发苔藓的患者一般无需治疗,症状较重接受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者,遵从医嘱每2周至半年不等进行复诊,调整用药,复诊时由医生进行视诊即可。
该病病因考虑与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缺乏有关,因此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多食用富含这些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同时减少食用辛辣、高脂、高盐食物。
多喝水,保证皮肤水分充足。
食用优质蛋白,加强营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香蕉、苹果、绿豆等食物。
尽量减少食用高盐、高脂的食用,如腌制食品类、油炸食品类等。
毛发苔藓的患者应做到正确的日常护理,可以改善皮肤外观。因此做好皮肤护理工作,保持皮肤水润,在清洗和护理时注意保护皮肤。
平时应讲究卫生,纠正不良习惯,注意皮肤的正确护理和保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不仅增强体质,也能保持皮肤健康,提高皮肤的抗病能力。
避免日晒,做好防晒工作,夏季外出打遮阳伞,暴露部位涂抹防晒霜等。
避免使用劣质以及导致自身过敏的产品。
多饮水,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加湿器,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沐浴后使用保湿霜。
使用温水洗澡,而不是热水;洗澡时间不要过久,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及沐浴露。
不穿紧身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
避免自行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刺激性强的药物,长期大量外用该药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及毛囊炎等,故慎用。长期大面积外用还可导致系统吸收,而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
避免自行挑破毛囊角栓,既无助于改善皮疹,更有可能继发感染。
毛发苔藓当前病因不明确,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暂时没有明确的预防手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到皮肤疾病与环境、精神以及生活习惯的关系,从这三方面着手,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病风险或减轻症状。
当前社会的高压力,快节奏导致人们精神紧张,是皮肤病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人们应该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学会释放工作压力和放松精神,调节生活节奏。
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生活工作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某些重金属、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类物质等和食用的蔬菜、水果中所含的某些激素、抗生素、农药等成分。
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毛发苔藓发病的原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等。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或有毒性的外用药物,严格遵从医嘱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和维A酸软膏等药物。
外出注意防晒,尤其是夏天,可打遮阳伞或涂抹防晒霜,避免长时间的暴晒。
洗澡不宜过于频繁,建议使用温和的沐浴露,不要使用碱性较强的沐浴产品。
4124点赞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张建中.皮肤性病学八年制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何秀娟,陈爱军.毛发苔藓的治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7(06):461-4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