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狭窄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胃窦处狭窄、变形出现的胃部功能障碍性疾病。本病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与胃内病变和胃外病变有关。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营养不良,可导致幽门梗阻的并发症。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手术等多种方式治疗,预后与病因有关。
胃窦狭窄的主要病因与胃内病变和胃外病变有关,好发于胃病患者、饮食习惯不良者等人群。此外,精神心理因素和不良饮食习惯也会诱发胃窦狭窄。
胃窦浸润型癌、慢性胃溃疡、胃窦部的化学性烧伤、胃窦炎、胃结核、胃窦部周围粘连等。据报道,胃窦部的器质性狭窄中,癌性狭窄占34.5%,慢性胃溃疡和胃窦炎占61.2%,而在良性病变中以胃溃疡和胃溃疡伴胃窦炎最多,占87.8%;单纯性的胃窦炎较少,占9.7%。
胃窦临近器官病变也可对胃窦进行压迫造成狭窄,如胰腺肿瘤、横结肠肿瘤等。
与长期精神压力大、心理健康状态差有关,会引起胃部运动功能异常,可能诱发胃窦狭窄。
与长期暴饮暴食、刺激性饮食和不规律饮食有关,对胃功能及胃黏膜都造成严重损伤,诱发胃窦狭窄。
胃窦狭窄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发病率尚无准确的流行病统计数字。
胃部病变是胃窦狭窄的病因之一,此类患者属于高发人群。
长期饮食习惯不良会诱发胃窦狭窄,此类人群发病率较高。
胃窦狭窄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可有呕血、便血、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幽门梗阻是胃窦狭窄的常见并发症。
患者自觉上腹部不适,可有嗳气、反酸,部分患者出现规律性的腹痛,与进食相关,部分患者腹痛无规律,少数患者可在右上腹部触及包块。
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多在进食后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患者因腹部不适出现食欲差、进食少的表现,可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的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呕血、便血、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
胃窦狭窄继续进展可导致幽门梗阻,患者出现持续腹胀、腹痛、上腹部打嗝、反酸,餐后加重。大量呕吐呈现酸味和酸味食物,呕吐后腹部症状减轻。严重频繁呕吐可导致失水或碱中毒、低氯、低钾、营养不良等。
当患者出现腹痛、呕吐、营养不良等症状及时就诊消化内科,行幽门螺杆菌检查、胃液分析、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注意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息肉、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相鉴别。
当出现腹痛、呕吐、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腹部频繁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持续性呕吐、脱水、晕厥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
当患者出现持续性呕吐、脱水、晕厥的症状去急诊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呕吐、营养不良)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有什么加重或缓解因素吗?
饮食习惯如何?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
有无长期精神压力大的情况?
优点是特异高,可接近100%,且能进行定量分析,缺点是不能鉴别既往感染及正在发病的病人,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原理是HP在体内产生尿素酶,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由受试者服下后,即分解产生带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气标本,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或用气体核素质谱仪检测标记的二氧化碳,灵敏度极高,可定量,患者无痉挛,方法简单快速,对检测HP是否根治十分可靠。因14C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目前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
原理是HP具有丰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反应变成碱性,由pH指示剂显色,该法简便,快速,灵敏,但有些细菌亦会有尿素酶,因此有假阳性可能。
取胃黏膜活组织作HP培养,该法准确可靠,但培养费时。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以银染色法最佳,检测率高,结果可靠。一般对确诊HP,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均为阳性。治疗后长期随访,连续两次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加上血清内抗HP抗体滴度进行性下降持续1年以上,作为治愈HP的”金标准”。
是指抽取胃液进行有关指标(如胃酸)的测定和检查,从而判断胃液是否正常。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分析不但能反映一个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而且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甚至对胃癌的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明确胃窦狭窄的病因。
胃肠道的血管造影对诊断胃肠道血管病变、肿瘤浸润等都具有诊断价值。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次晨空腹至放射线科接受检查。如不禁食,胃内容物可影响胃肠形态的观察;服某些药物则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幽门梗阻患者应先洗胃,抽净胃内容物后再检查。
X线钡餐检查又叫X线钡餐造影,指的是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X线透视时它可将胃的轮廓清楚地显示出来。X线钡餐检查能够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此外,近十多年来,消化道X线钡餐双重造影有了很大的进展。
胃镜检查是目前对胃病最有诊断价值和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视野广、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及时,资料可靠,治疗方便等特点,可用于诊断胃溃疡、胃炎及十二指肠和食道的疾病。检查时,医生直接将镜身从患者口腔送入,经食道到达胃腔内,这样就能直接观察到胃内黏膜的情况,清楚地看到有无溃疡,有无出血,鉴别良恶性溃疡,辨别是胃息肉还是胃癌等等。
胃窦狭窄的诊断需要依据以下几点:
腹痛、呕吐、营养不良的典型症状;
影像学检查可见胃窦部受压、变形、狭窄;
内镜检查可见胃窦狭窄表现。
本病表现为饭后上腹饱满、嗳气、反酸、恶心、食欲不振,症状为主症,当借助上消化道X线检查、纤维胃镜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与胃窦狭窄相鉴别。
该病又称胃腺瘤,常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以中老年为多见,较小的腺瘤可无任何症状,较大者可见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恶心、呕吐,有时可见黑粪。胃腺瘤需与隆起型早期胃癌相鉴别,需进一步经胃镜活检予以确诊与胃窦狭窄相鉴别。
占胃恶性肿瘤的0.5%~8%,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除上腹部饱胀、疼痛、恶心等非特异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见贫血、乏力、消瘦等,有30%~50%病人可见持续高热或间歇热,胃镜下组织活检将有助于诊断与胃窦狭窄相鉴别。
胃窦狭窄的治疗主要是对原发病的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多数患者选择药物治疗,对于恶性肿瘤导致的胃窦狭窄需要结合手术、化学药物及放射治疗,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这个药物适于胃溃疡导致的胃窦狭窄患者,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旨在缓解疼痛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并发症。
这个药物适于幽门杆菌感染的胃窦狭窄患者,四联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联合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属于广谱抗生素,对多数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适于合并感染者,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每次用药前均需试敏,避免出现过敏的不良反应。
这个药物适于幽门杆菌感染的胃窦狭窄患者,四联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联合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属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应范围广,对细菌有很好的杀伤作用。不良反应不常发生,即使发生,也较温和且短暂。
这属于胃黏膜保护剂,有助于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不宜与多酶片合用,否则两者疗效均降低。
这属于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适于胃功能异常导致的胃窦狭窄。不良反应轻微,可见腹泻、腹痛、口干、皮疹、倦怠、头晕等。
胃窦肿物切除术适于胃窦部的良、恶性肿瘤导致的胃窦狭窄,通过手术彻底切除可有效缓解胃窦狭窄症状,达到根治作用,一般没有后遗症。
目前放射治疗方法进展很快,如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γ刀)及调强放疗等。放射疗法可引起疲乏、胃纳减退、低热、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和癌肿坏死液化形成空洞等放射反应和并发症,应给予相应处理。
化疗适于恶性肿瘤导致的胃窦狭窄,常见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药物,如5-氟脲嘧定、卡培他滨和替吉奥。还有伊立替康、奥沙利铂、顺铂以及紫杉类,包括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
胃窦狭窄的预后与患者的病因有关,多数良性疾病导致的胃窦狭窄预后较好,一般可以治愈且不影响自然寿命,多数无后遗症,恶性疾病导致的胃窦狭窄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决定预后。患者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
胃窦狭窄能否治愈与病因有关,多数良性疾病导致的胃窦狭窄,如胃溃疡、胃窦炎等都能治愈,恶性肿瘤导致的胃窦狭窄,如胃癌、胰腺癌等一般不易治愈。
胃窦狭窄患者的生存期与病因有关,良性疾病导致的胃窦狭窄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恶性肿瘤导致的胃窦狭窄患者生存期会明显缩短。
胃窦狭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一般没有后遗症,部分患者因手术会有一定的消化功能障碍。
良性疾病导致的胃窦狭窄患者治疗结束后每年复查一次内镜检查和幽门杆菌检查即可,恶性肿瘤导致的胃窦狭窄患者术后半年需要每月复查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学检查,若无复查无异常,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即可。
胃窦狭窄患者的饮食需要以保护胃黏膜为主,避免进食不易消化、对胃黏膜损伤的食物。日常减少摄入坚硬、粗糙、辛辣刺激、油炸、生冷及多渣食物。
避免吃坚硬、粗糙类的食物,这类食物中的花生、核桃仁等粗粮胃溃疡患者不能吃。患者胃黏膜脆弱,这些食物容易摩擦溃疡面,此外还会增加胃的负担,增加胃酸分泌。若有需要进食这类食物,可以碾碎再进食,容易消化,减轻胃部负担。
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辣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另外,不要吃过甜、过咸的食物,因此做饭时要少放盐、醋等调味料,这些调料的浓度过高会直接损害胃黏膜,不利于溃疡面的修复。
避免吃油炸食物,油炸食物属于高脂肪食物,这类食物人吃了以后胃部难以消化,因此不断分泌胃液,使胃部负担加重。
避免吃过冷、过热、生硬的食物,过热的食物进入胃中,会刺激溃疡面,诱发胃出血;过冷、过硬的食物则容易造成胃肌痉挛,不易消化,胃负担加重。
避免吃多渣食物,对于健康的肠胃来说,多渣食物有助于清肠排毒,但是对于胃窦狭窄患者来说,多渣食物粗糙且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的伤害很大,因此应避免吃油煎、油炸以及粗纤维较多的韭菜、芹菜、豆芽、圆白菜、白萝卜、腊肉以及各种粗粮,可以吃经加工制成的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
胃窦狭窄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伤口清洁、卧床休息和按时服药,患者通过观察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无缓解进行病情监测,家属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若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胃窦狭窄患者术后注意伤口周围的清洁与消毒,注意经常更换纱布和衣物,避免出现感染,术后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和渗液,注意及时处理。
胃窦狭窄患者术后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伤口裂开,卧床期间家属可以按摩腿部,避免出现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
胃窦狭窄患者需要按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加减药物或突然停药,了解药物并发症,若服药期间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患者通过观察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无缓解进行病情监测,术后每年复查影像学检查及内镜检查监测胃窦部有无异常。
部分患者因身体不适及对病情不了解出现恐慌,家属需要及时告知患者疾病性质及治疗方式,取得患者配合。
部分需要定期放、化疗的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复查血象,若出现血细胞异常或肝肾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胃窦狭窄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胃部及周围器官的疾病,患病者及时治疗,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对于胃病患者、饮食习惯不良者等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
对于胃病患者、饮食习惯不良者等高危人群需要每年进行胃镜检查,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作用。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日常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适度运动。
避免长期精神高度紧张,适度放松心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患有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等疾病者需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避免疾病进展导致胃窦狭窄。
4593点赞
[1]单连喜.钡餐检查胃窦部良恶性狭窄的X线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000(006):3578-3578,3579.
[2]刘学军,贠新泉.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内窥镜诊断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001(002):140-141.
[3]万艳,邓晓钟,白艳霞,etal.早期胃癌误诊为异位胰腺1例[J].癌症进展,2017,015(007):846-84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