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来了原始体腔上皮,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属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一种类型,属于良性肿瘤。病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等有一定关系。主要症状是腹胀、腹部包块,肿瘤增大后,压迫周围组织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便秘等。确诊后治疗措施主要是手术为主,术后预后良好。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根据生长形态不同分为,单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单性浆液性囊腺瘤,是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分伴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发病原因不是很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内分泌、遗传因素等有关系。主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长期高胆固醇饮食者,有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乳腺癌的家族成员容易发病。可能与环境因素和持续排卵有一定关系。
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发生改变是该病的主要病因,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内分泌紊乱可能导致上皮持续存在损伤,此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诱发肿瘤。
研究发现卵巢上皮性肿瘤可能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大多数患者都具有遗传发病的特点,因为临床发现5%~10%卵巢上皮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饮食习惯具有地域性,饮食中胆固醇含量高的地区发病率偏高。
服用促排卵药物能增加卵巢肿瘤的风险,持续排卵导致卵巢表面细胞反复损伤及修复,容易诱发肿瘤。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多为单侧,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年轻患者很少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可能与持续排卵有关。
主要临床发现此病有家族史或遗传史,因此发现有以上癌症的家族成员中高发。
不恰当的饮食结构,可能诱发此病,临床发现饮食胆固醇含量高的地区发病率偏高。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肿瘤增大时以腹胀、腹部肿块为主,随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频、尿急、便秘,甚至会出现破裂、感染、蒂扭转等并发症。
肿瘤压迫周围组织,会导致肠蠕动变慢,出现腹胀。
出现腹部肿块,初期小的肿块一般触摸不到,随着肿块的增大,逐渐可以触及。良性肿瘤表面光滑、活动度较好。
肿瘤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会出现尿频、尿急、便秘的症状,当肿瘤增大占据盆腔、腹腔时,压迫膀胱,会出现尿频、尿急,不伴有尿痛的膀胱刺激症,压迫直肠导致肠蠕动缓慢会出现便秘。
患者在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进而出现休克的症状。考虑多数因为瘤体比较长,活动度好,需要立即治疗。
随瘤体的增大,囊壁逐渐变薄,突然受到外力,如妇科检查和性生活等,导致破裂。出现腹痛、腹腔出血、腹膜炎等症状。随瘤体的增大,囊壁逐渐变薄,突然受到外力,如妇科检查和性生活等,导致破裂。出现腹痛、腹腔出血、腹膜炎等症状。
较少见,多继发于蒂扭转或破裂。也可来自邻近器官感染灶,如阑尾脓肿的扩散。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腹部肿块及白细胞升高等。
肿瘤迅速生长尤其双侧性,应考虑有恶变可能,并应尽早手术。
患者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腹部触及包块,伴有尿频、尿急、便秘等需要及时就医。患者突然下腹痛、面色苍白伴出冷汗,需要立即就医。可就诊于妇科或急诊科,并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但要与单纯囊肿、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进行鉴别。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便秘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突然下腹剧痛、面色苍白、伴出冷汗,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出现剧烈腹痛,可能拨打120到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
目前是否伴有尿频、尿急、便秘?
有无性生活史?
家中其他成员是否患有卵巢癌、乳腺癌、输卵管癌?
常规查体,初步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形态。妇科检查时会发现球形、大小不等,表面光滑的包块,多数是单侧,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准确率90%以上,方便、经济、无创伤,可以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超声检查囊性,壁薄,囊内有清亮液体,可以直接诊断卵巢囊肿。
80%以上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CA-125高于正常值,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早期不升高,不作为独立诊断。
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体内的肿物,吸取腹腔液体或者是取活检做细胞学检查。
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浆液性单层柱状上皮,够明确诊断。
患者可出现腹胀、腹部触及包块等临床表现。医生根据患者病史、体征以及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腹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进行判断。超声检查见囊性、壁薄、球形、表面光滑、囊内有淡黄色清亮液体,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柱状上皮可以明确诊断。
单发或多发的小囊肿一般小于5厘米,圆形或卵圆形,内无间隔组织或软组织成分。CA-125不升高,多伴有月经失调。观察1~3个月可能会消失,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CA-125可高于正常值,不会自行消失,故可以鉴别。
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体积较大,表面光滑,灰白色。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黏液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柱状上皮,可见杯状细胞、嗜银细胞,而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囊性,直径>1cm,表面光滑,壁薄,囊内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浆液性单层柱状上皮。通过术后病理学检查可以鉴别诊断。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生育要求以及肿瘤有无恶性改变来制定。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大多行卵巢切除术或者是肿瘤剔除术。绝经后女性大多行子宫全切术加附件切除术,治疗大约1~2周,术后定期复查。
根据情况可对症治疗,出现感染者可给予抗感染治疗。选用抗生素可根据药敏试验,避免形成耐药,常用药物有头孢类。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手术切除范围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以及对侧卵巢情况。年轻患者有生育要求,可行卵巢肿瘤剔除术。
单侧肿瘤可以行卵巢切除术,双侧肿瘤应行剔除术,尽可能保留生育功能,绝经后女性可做子宫加附件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应剖检肿瘤,必要时做速冻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注重防止肿瘤破裂,囊液流出,避免瘤细胞种植于腹壁。巨大的肿瘤,可穿刺放液,缩小后取出,放液速度慢,避免出现休克。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是良性肿瘤,确诊后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出现蒂扭转、破裂、感染未及时治疗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患者手术后需要定期复诊。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能够治愈。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一般不影响生存期。
手术后1~2个月复诊,检查血常规、超声检查,排除感染或是复发。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患者手术后注意饮食以容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为主。多喝水促进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不能饮酒和吃辛辣刺激食物。
手术后进食以容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为主的食物,多吃点新鲜蔬菜、瘦肉、鸡蛋、鱼等。术后头三天胃肠功能虚弱,需流质饮食。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包括各种食糖、糖果、甜点心、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
每天多喝温水,建议饮水量2~3L,多喝水可以促进代谢。
建议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伤口局部黏膜充血。
注意刀口敷料干燥无渗血、渗液。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遵医嘱服用药物。
不能下床者在床上适当肢体活动或翻身,预防肠粘连的发生,能下床活动的患者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身体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病情复发。
当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平时注意不盲目服用促排卵药物,避免引起内分泌失调。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和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的几率。定期查体,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
定期检查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以做到早发现。
发现盆腔包块每三个月复查超声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手术治疗。
坚持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不盲目服用促排卵药物,避免引起内分泌失调。
平时注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免疫力下降。
4843点赞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313-319.
[2]张玉梅,张卫平,苏琳等.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8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