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后视神经炎是视神经眼球后段的炎症,是青壮年人最易罹患的致盲性视神经疾病,多是由于特发性脱髓鞘、感染、自身免疫等引起,表现为患眼急剧视力下降,眼球转动时疼痛,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视野缺损为中心暗点。按照病变部位不同分为轴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周围实质炎、横断性视神经炎。在恢复期,可以使用较大视标检查到中心暗点。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急性者预后好,慢性预后差。
可以继发于局部炎症、某些全身疾病、多发性硬化等,反复发作视野的中心暗点多次形状不一,患眼各项症状在室温增高或者热水浴时可能加重。
比较少见,视力逐渐下降,视野周边缩小,多见于中毒疾患。
病灶侵入视神经整个横断面,很快病眼会完全失明。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病因较为复杂。国内视神经炎病因以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最常见,结核和梅毒感染是较常见的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病因。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等人群。精神刺激、创伤、预防接种等可能诱发或加重视神经炎。
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确切的病因不明,故又称为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很可能是由于某种前驱因素,如上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病毒感染、精神打击、预防接种等引起机体的自身免疫,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视神经髓鞘,导致髓鞘脱失而致病。国内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患者具有遗传易感性,部分患者与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相关。
局部和全身的感染均可以累及视神经而导致感染性视神经炎。局部感染包括眼内、眶内、口腔、鼻窦、中耳和乳突以及颅内感染等,均可通过局部蔓延直接导致视神经炎。全身感染如白喉、猩红热、肺炎、痢疾、伤寒、结核、化脓性脑膜炎、脓毒血症等全身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均可以进入血液,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视神经炎。病毒性疾病如流感、腮腺炎、带状疱疹等以及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都可以引起视神经炎。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干燥综合征等,均可以引起视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
氰化物、甲醇、重金属等中毒导致。
异丙嗪、洋地黄等药物会损害视神经。
精神刺激、创伤、预防接种等可能诱发或加重视神经炎。
球后视神经炎是眼科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15年内,约60%的患者被临床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局部或者全身的感染可以累及视神经而导致感染性视神经炎。
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等疾病的患者。
氰化物、甲醇、重金属等中毒。
如使用异丙嗪、洋地黄等药物。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色觉异常、视野损害,可伴有闪光感、眼眶痛,特别是眼球转动时疼痛,可并发视神经萎缩。
典型症状是视力急剧下降,眼球转动时疼痛,还有色觉异常或者视野损害。客观体征为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患眼瞳孔扩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者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眼底多无异常改变。
典型症状是与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类似,但无明显的自然缓解和复发的病程,通常可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而好转。
可伴有闪光感、眼眶痛。部分患者可以有一过性麻木、无力、膀胱和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平衡障碍,提示存在多发性硬化的可能。有的患者感觉在运动或者热水浴体温升高时,视力下降加重。
是球后视神经炎最常见的后遗症,患者不同程度会发生视神经萎缩。
如果未进行及时治疗,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害,导致视力永久性下降或失明。
患者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球转动时疼痛,还有色觉异常或者视野损害时,需要到眼科检查,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科影像学检查、脑脊液等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需要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毒性或者代谢性视神经病变等鉴别。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视力下降,并出现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眼球转动疼痛,一过性盲目、无力等症状,高度怀疑球后视神经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球后视神经炎的患者,若视力恶化,应立即就医。
患者考虑到眼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如一过性麻木、无力、平衡障碍等,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视力下降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看东西模糊、眼球转动疼痛、色觉异常、视野缺损等)
是否长期服用异烟肼、洋地黄等药物?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中心视力、周边视野、色觉、视觉对比敏感度等检查为诊断、了解病情程度提供重要信息。
检眼镜检查可见视盘充血水肿、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等,是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单眼视神经病变最可靠的客观检查。双眼病情程度不一样也是敏感指标。
视觉诱发电位视神经炎患者表现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视神经炎患者90%视觉诱发电位异常,而视力恢复后仅仅10%转化为正常。视觉诱发电位在鉴别伪盲、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颅内肿瘤压迫等疾病也有重要意义。
头颅MRI可以早期诊断多发性硬化,也可以帮助鉴别颅内疾病以及副鼻窦情况。MRI发现脱髓鞘。眼眶脂肪抑制序列MRI可显示视神经信号增粗增强,有助于辅助诊断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有助于鉴别视神经肿瘤、眼眶炎性假瘤等疾病。
有助于为视神经脱髓鞘提供依据。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IgG合成率增高、寡克隆区带阳性以及髓鞘碱性蛋白增高,均提示神经脱髓鞘。
OCT能定量测量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视杯中央凹陷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厚度等,也为视神经炎随访、评估、诊断、鉴别、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视力下降,眼球转动时疼痛,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
视野检查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视野损害,典型的为中心暗点或者视野向心性缩小。
视觉诱发电位表现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
视盘虽然较红并稍隆起,但多不超过1~2天,且终身不变,无视盘周围视网膜出血及渗出。裸眼或者矫正视力正常、视野正常,视野有轻微改变,主要特点是视盘没有血管遮蔽,以此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鉴别。
视力骤然严重下降,眼球运动无疼痛,视盘灰白色肿胀,视野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缺损或者下方或者上方缺损,一般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患者年龄多在55岁以上,血沉加快和血C反应蛋白增高有助于与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鉴别。
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双眼同时或者先后急性无痛性视力下降,伴有中心视野缺损以及色觉障碍,视盘旁浅层毛细血管明显扩张,但是无荧光素渗漏,视盘水肿,随后视神经萎缩,属于线粒体遗传性疾病,线粒体DNA点突变有助于诊断,如DNA11778、14484、3460等位点突变,以此鉴别。
如酒精中毒、营养不良、药物中毒等,一般是进行无痛性双眼视力严重下降,而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多出现眼球转动时疼痛,以此鉴别。
球后视神经炎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不一样。脱髓鞘视神经炎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感染性视神经炎抗感染治疗是关键。自身免疫性相关性视神经炎除糖皮质激素治疗外,强调个性化的其他免疫抑制剂。脱髓鞘视神经炎、感染性视神经炎一般需要短期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炎需要长期持续治疗,时间长达1年以上。
需要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疗法配合口服泼尼松治疗。患者就诊时为急性发病,既往无多发性硬化或者视神经炎病史,采取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疗法并且逐渐减量。MRI提示多处脱髓鞘病灶,除上述治疗外,持续6个月干扰素治疗,减少多发性硬化复发。如MRI正常,仍然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加速视力恢复。
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针对病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支持疗法。
针对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正规、全程的糖皮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鼻源性球后视神经炎需要及早施行鼻内筛窦和蝶窦开放术,手术前后需要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可用于重症视神经炎且恢复不佳患者的急性期,包括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特别是AQP4抗体阳性者或者频繁复发者。
在以上免疫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对于降低视神经炎复发、减少激素治疗副作用,促进视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
如B族维生素(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对视神经炎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部分脱髓鞘球后视神经炎有自愈倾向,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复发并缩短病程。反复发作的多发性硬化性视神经炎预后不良,球后视神经炎预后差;感染性视神经炎预后好;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预后差。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需要根据病情定期复查。
脱髓鞘视神经炎多数可恢复正常,感染性视神经炎经过治疗可以改善,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炎经过治疗可以改善。
本病正规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脱髓鞘视神经炎需要至少每个月复查一次;恢复期可3个月复查一次。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炎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
球后视神经炎目前无针对性饮食宜忌,在炎症期饮食需要以清淡为主,恢复期可以增加营养,以便提高机体免疫力。
炎症期忌吃油炸、油煎食物,不吃肥甘厚腻饮食,如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大蒜等。
不吸烟、不饮酒,每天食盐<6g。
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可以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如苹果、橙子、梨等。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为主,避免反复发作或继发视神经萎缩。密切观察视力、视野、色觉等改变,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患者需遵医嘱正确使用。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在炎症期多休息患眼,避免剧烈活动,恢复期可以适宜运动。
避免着急、生气,调整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密切观察视力、视野、色觉等改变,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特别注意免疫抑制剂引起的毒副作用。
由于球后视神经炎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对于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球后视神经炎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筛查,一般从20岁开始。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年筛查一次。
日常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过度用眼,如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等。
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长时间服用异烟肼、洋地黄等有损视神经的药物。
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是脱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眼周围局部感染灶等,避免球后视神经炎发生。
稳定情绪,充足睡眠,预防感冒。
4850点赞
[1]崔浩,王宁利,徐国兴.眼科学.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357-360.
[2]刘家琦,李凤鸣,吴静安,等.实用眼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77-478.
[3]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3.
[4]贺丽萍.急性球后视神经炎32例用药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89-90.
[5]王彦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12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