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神经痛指的是胫后神经分布区域扩展的神经疼痛,胫后神经在出口处分为外侧和内侧足底神经,但胫后神经痛的原因多而复杂,需要综合治疗。主要表现为踝部疼痛、踝部刺麻感。本病主要好发于足踝外伤、肥胖的人等。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可以采用止痛、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能够引起胫后神经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踝部肌腱滑膜炎、胫后神经继发压迫,或是静脉瘀滞、水肿等,好发于有足踝外伤的人、肥胖的人。
足功能异常与炎性关节炎引起的踝部屈肌腱滑膜炎,炎症刺激可引起胫后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
胫后神经受肿瘤、囊肿等压迫,会出现继发胫后神经痛。
静脉瘀滞和水肿,也可能会引起胫后神经痛。
胫后神经痛暂无资料显示具体的发病率。
有陈旧性足踝外伤、慢性足踝部位劳损的人,容易出现胫后神经损伤,引起胫后神经痛。
肥胖的人足踝压力过大,很容易出现关节炎症,累及胫后神经,引起胫后神经痛。
胫后神经痛患者会出现踝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以及会出现局部的感觉障碍,如果疼痛严重,或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并发足部肌肉废用性萎缩。
踝部疼痛 踝内与踝周围(往往扩展到足趾)烧灼或针刺样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时减轻。站立,行走或穿鞋时疼痛出现。
轻叩或触诊胫后神经在内踝下侧受压或外伤的部位常产生远端的刺麻感(Tinel征)。
胫后神经痛的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因为疼痛患者处于被动体位,踝部肌肉缺乏锻炼,引起肌力下降,久而久之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
普通人群出现踝部疼痛、足踝周围出现感觉异常,应及时就诊于骨科,在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后,完善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胫后神经痛,注意与风湿病、静脉炎相鉴别。
普通人群出现踝部疼痛、足踝周围出现感觉异常,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筛查病因。
已经确诊胫后神经痛患者,若出现疼痛加重,足踝活动受限,应该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疼痛,影响踝关节功能,可前往康复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踝关节部位疼痛有多久了?
疼痛是持续性的还是一过性的?
近期是否有踝关节外伤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观察局部是否有肌肉萎缩、肿胀、畸形,轻叩或触诊胫后神经在内踝下侧受压或外伤的部位时,常产生远端的刺麻感(Tinel征),是本病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通过胫后神经的神经肌电图检查,观察胫后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静止或收缩时候的电活动,以及通过电刺激来观察是否有神经传导异常。
通过踝关节X片检查来明确是否有骨质异常,以及是否局部有炎症等其它病变。
轻叩或触诊胫后神经在内踝下侧受压或外伤的部位时,常产生远端的刺麻感( Tinel征),是胫后神经痛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如使用电刺激出现神经传导异常,助于胫后神经痛的明确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大小关节均可累及,应该与胫后神经痛相鉴别,胫后神经痛多累及患侧踝关节,而风湿性关节炎以对称性关节痛居多,晨僵和雷诺征是重要的伴随症状,通过免疫学检查可资鉴别。
胫后神经痛还应该与下肢静脉炎相鉴别,胫后神经痛会出现踝关节部位的烧灼样疼痛,而下肢静脉炎的患者会出现沿浅静脉走行,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通过血清学检查、血管造影可资鉴别。
胫后神经痛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需长期间歇性治疗,一般可以采用止痛、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以及选用偏振光、冰敷等理疗,也可以采用神经阻滞疗法。
休息,活动时利用支具保持足在内翻位置,以减少胫后神经的张力。
患者需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修复。
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对症,如塞来昔布、布洛芬等。
胫后神经痛患者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胫后神经痛的患者可以选用偏振光治疗,偏振光具有穿透性强的作用,能够起到快速止痛的目的,可以用于急慢性胫后神经痛。
如是因为滑膜炎引起的胫后神经痛,可以使用冰敷来缓解症状,可以减少或者是减缓组织胺的释放,减轻无菌性的炎症渗出,减轻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起到缓解疼痛症状的目的。
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胫后神经阻滞疗法,以达到长时间镇痛的目的。
胫后神经痛患者经积极治疗是能够治愈的,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但部分患者容易复发,建议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3、6月复诊一次,以便观察病情恢复情况。
胫后神经痛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一般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有部分患者容易复发。
胫后神经痛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胫后神经痛患者无相关后遗症发生。
胫后神经痛疾病控制后,患者应注意保养,应在第1、3、6月复诊一次,如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应该及时就医。
胫后神经痛的患者饮食应清淡、营养为宜,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不宜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促进疾病的恢复,患者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梨子、苹果、猕猴桃、白菜、菠菜等。
胫后神经痛的患者应疼痛,运动量下降,不应吃辛辣刺激、肥甘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避免出现肠蠕动减慢,出现便秘。
应指导胫后神经痛的患者服用止痛和营养神经的药物,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平时也穿较软的鞋子,同时家属要积极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监测病情变化。
换用比较软的鞋子,减少对脚的摩擦。
复诊时复查胫后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否出现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
胫后神经痛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活动不便,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家属应该注意和患者沟通,及时安慰和鼓励患者,并指导患者适当的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个人患者使用甲钴胺、塞来昔布等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应注意观察,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肥胖者、有足踝部位劳损的人以及踝部滑膜炎的患者,应每年进行X线检查,对于胫后神经痛的预防有一定帮助,同时应该我们要注意劳动和运动中保护足踝部位。
肥胖者、有足踝部位劳损的人以及踝部滑膜炎的患者,应每年进行X线检查,以便观察骨质情况。
在劳动、运动中注意足踝部位的保护,避免因外伤导致踝部屈肌腱滑膜炎、静脉水肿等引起胫后神经痛。
肥胖者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踝关节有过大的压力,引起胫后神经痛。
4537点赞
[1]刘金锋,陆丽娟主编.疼痛病学诊疗手册.骨骼肌与关节疼痛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68-369
[2]刘延青,崔健君.实用疼痛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5-346
[3]陈孝平.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2-16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