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壁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四周被子宫肌层包围与子宫腔及输卵管管腔不相通,子宫没有憩室及小囊先天畸形。随着胚胎生长发育,胚胎绒毛植入子宫肌层,极易侵蚀肌层血管引起子宫破裂。
子宫壁妊娠的病因可能与子宫内膜缺陷、子宫腺肌病、子宫浆膜层缺损、胚胎误移植因素有关。
患者往往有多次宫腔操作史(人工流产、清宫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或曾行剖宫产,使受精卵自内膜完全植入到子宫肌层,或子宫瘢痕内种植。
炎症使部分浆膜破坏形成缺损,使受精卵游离出输卵管,在盆腔内游走,从子宫浆膜缺损处植入肌层内。
胚胎移植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误将胚胎植入子宫肌层。
胚胎通过异位子宫内膜的窦道进入子宫肌层。
子宫壁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其病发生率估计为1:30000次妊娠。该病的发生与人种、地区并无明显关联。
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剖宫产史、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子宫内膜炎症的女性。
子宫壁妊娠临床表现为停经6~8周,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其他症状如急性腹腔内出血可表现为肛门坠胀、剧烈下腹痛甚至晕厥与休克。
多有6~8周停经,但有20%~30%患者无明显停经史,或月经仅过期2~3天。
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色黯红,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碎片排出。
急性腹腔内出血导致的晕厥与休克:子宫壁妊娠易导致子宫破裂,引起腹腔急性内出,首先表现为肛门坠胀、剧烈下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越多越快,症状出现也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当孕龄期妇女一旦有停经、不规则阴道流血、肛门坠胀、剧烈下腹痛,甚至晕厥与休克需及时就医,尤其是曾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更加警惕 ,及时就医。
近期有性生活的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延迟不来者,早孕试纸测定阳性,须及时就医检查尿/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阴道超声等,确认是否妊娠并排除子宫壁妊娠。过去有多次宫腔内操作及剖宫产史的女性须格外警惕。
停经后出现少量不规则出血,或伴轻微腹痛者,应及时到院检查确认宫内妊娠或子宫壁妊娠。
有停经史,突发剧烈腹痛大汗淋面色白、头晕、晕厥等症状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家属带其前往附近的急诊室。
病情平稳者去产科。
若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腹痛大汗淋面色白、头晕、晕厥等症状,可到急诊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
最后一次月经时间,此次月经是否有延迟?
过去是否有怀孕或者生育、人工流产、清宫术及剖宫产史?
有没有生育打算?
是否有阴道流血,若有阴道流血,阴道流血出血量多少?
是否有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治疗的经历?
是否曾经有盆腔炎等疾病?
平时避孕方式?
是否在服用特殊药物?
包括对外阴、阴道、宫颈以及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输卵管、卵巢的检查。
停经40天和60天分别作超声检查,了解胚囊种植部位和胚芽发育情况。
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
正常未孕女性的血内不含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妊娠发生时胎盘合成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女性在怀孕初期体内的孕酮含量应该持续增高,因此可以通过前后两次的检测值来进行对比。
若B超检查阴性,无法诊断,需盆腔核磁共振进一步确诊。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来自宫腔的少许血液,宫颈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子宫稍大、质软、有漂浮感。
子宫腔、双侧附件区及盆腔均未探及妊娠囊,于子宫肌层内显示妊娠囊(或包块)回声,其与子宫腔不相通,四周可见肌层包绕,妊娠囊内有时可见卵黄囊、胚芽甚至胎心搏动。若B超检查阴性,需盆腔核磁共振进一步检查。
是目前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检查显示β-hCG升高。
血清P水平偏低,但在孕5~10周时相对稳定,单次测定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出血性或混杂密度信号肿块,血管丰富,增强扫描厚壁环形强化,边缘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先兆流产腹痛一般较轻,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基本相符,阴道出血量少,无内出血表现。B超可鉴别。
黄体破裂多发生在黄体期,或月经期。但有时也难与子宫壁妊娠鉴别,特别是无明显停经史,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常需B超、盆腔核磁共振辅助诊断。
宫角妊娠提示病灶与宫腔内膜关系密切或相连,可在同一水平切面显示,子宫肌壁回声均匀;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腔回声不相连,故与宫角附近肌层内的子宫壁妊娠鉴别困难。
滋养细胞肿瘤侵犯肌层时,子宫肌层内可见不均匀回声区域或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但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异常升高,且多有葡萄胎病史、人工流产史等等。
表现为子宫肌层内异常回声区,多呈低回声,边界清晰。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检测为阴性。
子宫壁妊娠处理原则是手术清除妊娠,修补子宫,如宫壁破损严重需做子宫切除,可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也可经阴道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行保守治疗。
当出现肛门坠胀、剧烈下腹痛,甚至晕厥与休克等急性腹腔内出血症状时,需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探查。
甲氨蝶呤注射:若能确诊子宫壁妊娠,满足以下情况可使用甲氨蝶呤注射液阴道局部用药或腹腔镜下病灶注射,但效果一般不理想。
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阴道B超示包块直径<4.0cm,或有胎心搏动的包块直径<3.5cm。
B超检查盆腔未见游离液体。
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5000mIU/mL。
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能够每周随访。
无明显的肝、肾、血液方面的合并症。
手术治疗:采用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开子宫肌层行取胚术后缝合肌层。
子宫破裂严重者需行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壁妊娠一旦确诊就应展开积极的检测与治疗,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要防止发生肌壁间妊娠囊破裂而导致腹腔内大出血,使患者晕厥、休克甚至面临死亡风险。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可治愈,确诊子宫肌壁妊娠后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患者可先行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效果不确定。但经过手术治疗后都可以根治。
及时确诊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治疗后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摄入不足,则机体抵抗力降低。注意术后和药物保守治疗期间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
子宫壁妊娠治疗术后当天应该禁止饮食,以输液为主,排气后可进流食,一两天之后可转为半流食,以后逐渐转为普食,未排气之前,尽量不要喝牛奶、豆粉、藕粉,以免引起胀气。饮食应该以容易消化为主,由于机体在术后胃肠道蠕动较慢,容易造成大便干燥,同时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预防以及改善大便干燥的情况。
子宫壁妊娠药物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清淡饮食,但是一定要吃高蛋白饮食,可多吃些鸡肉、猪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豆类制品等。药物治疗期间适量摄入新鲜的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利于减少甲氨蝶呤的药物副作用。
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需严密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定期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B超检等,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手术治疗术后需观察伤口恢复情况,需注意休息、及时复查。
术后禁止性生活和盆浴1个月。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盆腔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及劳逸结合。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加大负压。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重点监测手术伤口是否出现红、肿、痛、流脓、破溃。1个月后门诊复查,如有阴道出血、腹痛等不适随诊。
无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应科学避孕,尽量避免意外妊娠后人工流产等宫腔内操作;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盆腔炎症,及时、彻底地治疗妇科炎性疾病。
科学避孕,建议习惯使用安全套。无避孕措施的不卫生性生活或反复流产,均容易引发输管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安全套可以预防感染,如输卵管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一旦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尽量阴道分娩,避免行剖宫产术。
注意个人卫生,包括日常卫生和性卫生,每天清洁外阴,换洗内衣裤,限制性伴侣数量。
5021点赞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疾病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金庆跃,程瑞峰,妇产科护理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