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小儿气胸从早产婴儿到年长儿均可发生,可为自发性气胸或继发于疾病、外伤或手术后。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患儿可突然感觉到患侧胸痛,因气体进入胸膜腔刺激末梢神经所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后,会造成部分肺组织萎陷,导致呼吸不顺畅,进而表现为胸闷及呼吸困难。
小儿自发性气胸病因不明,诱因包括剧烈咳嗽、哮喘、喘憋、哭闹、排便、跳跃用力过度等,起病急骤,临床症状较重,大部分患儿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的症状,且患儿年龄越小,休克发生率越高。
小儿继发性气胸通常继发于疾病、外伤或手术后。
当胸膜腔和外界大气有交通时,如胸廓外伤或手术,空气经壁层胸膜进入胸腔时,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破裂或支气管胸膜瘘,空气从气道或肺泡逸入胸膜腔均可造成小儿气胸。
直接损伤如暴力击打、骨折等,以及间接损伤如胸部的医疗操作等导致胸膜腔与外部相通。
肺发育不良、肺部感染、呼吸道严重梗阻、肺结核等可导致肺组织损伤,进而导致气胸。
小儿气胸发病率低,10岁以下儿童约占所有气胸患儿的7%,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
由于年长儿童自身活泼爱动的性格易造成外伤继发气胸。自身由于对药物知识的缺乏,导致误食腐蚀类药物致食管溃烂,使空气逸入胸腔。
肺部有原发疾病的人群,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小儿气胸的发病率较高。
小儿发生气胸时,胸膜腔内负压消失,失去了对肺的牵引作用,使肺失去膨胀能力,表现为肺容积缩小、肺活量减低、通气功能障碍,以及低氧血症。大量气胸时,胸膜腔内甚至变成正压,对肺产生压迫,同时引起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患儿常突然感觉到患侧胸痛,因气体进入胸膜腔刺激末梢神经所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后,会造成部分肺组织萎陷,导致呼吸不顺畅,进而患儿表现为胸闷及呼吸困难。如果气胸范围较大,可致胸痛、持续性咳嗽、憋气和发绀,出现呼吸减弱。少量气胸时患儿可无症状。
部分患儿患侧胸廓隆起,肋闻隙饱满,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当患儿胸腔内大量积气,特别为张力性气胸时,可见肋间饱满,膈肌下移,气管与心脏均被推移至健侧,同时气促加重,严重缺氧,脉甚微、血压降低,发生低心搏出量休克。
一般情况下源于在肺部的感染,常见于婴幼儿。如果当孩子的肺部有肺泡或者是小支气管破裂的现象,气胸就会形成。若后期病情加重,则会引发脓气胸。
孩子患有气胸,后期得血气胸的几率较大,血气胸即胸膜腔内有血液流出。
气体进入纵隔组织内导致纵隔气肿,纵隔气肿可进入颈部引起皮下气肿。患儿会出现气短、血压降低等症状。
胸膜炎是因为病菌感染胸膜导致的,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
小儿气胸轻者可能没有症状,但是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可导致休克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尽快就医。
患儿表现为胸疼加重、胸闷气促、心前区不适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若患儿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脓气胸、纵隔皮下气肿、胸膜炎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胸外科、小儿外科等。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呼吸困难、呻吟、烦躁不安和发绀等)
症状出现多久了?
最近腹部是否受伤过?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胸痛、持续性咳嗽、憋气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如果气胸量大,体检常能确定诊断。医师用听诊器可以听到一侧胸壁正常呼吸音消失,叩诊可闻及鼓音。当空气在胸部皮肤下聚集时,可触诊或听诊到爆破音。
可协助诊断,明确是否存在气胸,并排除其他疾病。
如血常规,可用于评估是否存在感染征象。
胸部X线片或CT检查显示气胸线是确诊小儿气胸的主要方法。若病情危重无法搬动做X线检查时,可行诊断性穿刺,如抽出气体,可证实小儿气胸的诊断。
小儿小容积的气胸,如气胸占胸腔容积不到20%,不治疗经过1~2个月空气即自行吸收。对于胸膜疾病在保守治疗失败后,无手术条件者,如复发性气胸,行胸腔镜介入治疗是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及时治疗患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最主要的药物治疗为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对于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又称胸廓造口术、胸腔管手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外科手术。通过引流胸膜腔内气体,使胸膜腔漏口闭合或愈合,消除病因。
通过对漏气部位进行烧灼、结扎或缝合达到关闭漏口的目的。
对于容积小于20%的气胸可保守治疗,患儿需平躺休息,必要时吸氧治疗。
小儿气胸如能诊断及时,正确治疗一般皆可治愈,且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会危急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之后,多数患儿可以治愈该疾病。
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
婴幼儿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需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多选择高蛋白饮食、粗纤维素食品。
小儿气胸发病治疗期间,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性食物易引起咳嗽,剧烈的咳嗽会导致气胸病情进一步加重。
可鼓励患者适当多饮水,多吃青菜、香蕉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因大便用力过大而导致小儿气胸再发或加重。
小儿气胸的护理贯穿整个病程,患儿需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如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密切观察:术后家长应密切关注引流瓶情况。同时观察患儿是否有急促、胸闷等症状。如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预防感染: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减少与人群聚会的机会,防止肺部感染。
年长儿童如果血压平稳,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
小儿患气胸的几率较高,若肺炎患儿未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会引发气胸,故婴幼儿应少去人员密集处,提倡母乳喂养,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人群,流行季节不去公共场所,患病要做到早诊早治,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特别是麻疹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注射,以减少继发肺炎的发生。
积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等小儿常见病,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小儿衣着合适,不过厚或过薄,包裹婴儿不要过紧,居室内要每天定时开窗换气,加强早产儿及体弱儿的保健和护理。
4807点赞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
[2]杨军改,杨玉南.外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