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硬皮病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间患有的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可累积包括心、肺、肾和消化道等多器官系统。本病对孕妇和胎儿均不利,治疗时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皮损范围及是否有系统损害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具体如下:
损害仅限于皮肤,局限性硬皮病者对妊娠影响不明显。
称之为系统性硬化症,不仅侵犯皮肤,还累及食管、胃肠道、肺及肾等全身多种脏器,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妊娠期高血压或胎死宫内的风险增加。
妊娠合并硬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存在争议,现多认为与感染、免疫反应、血管病变及血液流变学改变、遗传因素等因素关系密切。
部分患者有明显家族史,HLA-Ⅱ类抗原表达较常人明显增高。
不少患者发病前常有急性感染,包括咽峡炎、扁桃体炎、肺炎、猩红热、麻疹、鼻窦炎等。
大多数妊娠合并硬皮病患者均表现有雷诺现象,病理学显示,小动脉和微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
在患者体内可测出多种自身抗体,患者体内B细胞数增多,体液免疫明显增强,在系统型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阳性率高达50%以上,多数患者有高丙球蛋白血症。部分病例常与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或桥本甲状腺炎并发。
大多数孕妇在怀孕期间会处在内分泌失调的状态,所以部分学者认为雌激素异常与此病发作有关。
药物致病是诱发妊娠合并硬皮病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导致变态反应。
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
妊娠合并硬皮病患者属于罕见病,其预后不良,对胎儿影响较大。流产、死胎、早产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流产率可达23%~27%。妊娠合并硬皮病由于全身血管炎病变,使妊高征发生率明显增加。
当免疫力出现低下时,孕妇会特别容易受到细菌或者是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随后导致患病概率增加。
咽峡炎、扁桃体炎、肺炎、猩红热、麻疹、鼻窦炎等长期感染有可能导致硬皮病。
妊娠合并硬皮病的发病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炎或者变性,或者是增厚、纤维化,进而硬化还有萎缩的一些症状。此病症不单单是在皮肤表面的一种病症,还会引起整个身体系统的损害,比如肾脏、肺部、心脏等。
皮肤硬化前患者在受凉或紧张时,突然手足发冷、指(趾)端颜色苍白,继而变紫。外界刺激结束后10~15分钟,指(趾)端颜色变为正常,呈红色或斑点样杂色。此外,鼻尖、舌尖、口唇和耳垂等肢端部位也可出现寒冷诱发的苍白。
水肿期皮肤紧张变厚、皮纹消失、肤色苍白、皮温低、呈非凹陷性水肿;硬化期皮肤变硬、表面蜡样光泽、不能用手捏起。面部硬化呈面具脸、鼻尖似鹰嘴、口唇变薄收缩呈放射状沟纹、口裂小;萎缩期皮肤变薄呈羊皮纸样、皮下组织、肌肉萎缩硬化紧贴于骨骼,形成木板状坚硬感。
妊娠合并硬皮病还可累及肌肉骨骼、心脏、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
当疾病累积到骨关节时,患者会表现出关节痛和关节炎,主要会导致患者出现活动受限,关节强直等症状。
如果累及到肺部,是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疾病已经累及到食管时,是会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累及心脏可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急、心律失常等症状。
还可能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发热(温度偏高)、消瘦、抵抗力下降等。
早期出现吞咽困难,胃肠道动力下降可以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可以出现肺间质的病变,肺间质纤维化严重者可以出现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以出现明显的喘憋,容易合并肺部感染。
心脏病变较为常见,可以出现心肌的病变、瓣膜的病变、心包的病变,患者可以出现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
肾脏病变也较常见,多数的患者缓慢进展为慢性肾功衰竭,少数患者病情急进性发展,可以迅速发展成为恶性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妊娠合并硬皮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发展较快,症状较重,所以早期及时就医十分必要,越早诊断治疗,其治疗效果越好。
如果有雷诺现象,如突然手足发冷、指(趾)端颜色苍白,继而变紫。外界刺激结束后10~15分钟,指(趾)端颜色变为正常,呈红色或斑点样杂色等症状随时就诊。
定期产检,如果自身免疫抗体异常立刻进一步检查,对症治疗。
已经确诊妊娠合并硬皮病者,应立即就医。
当妊娠期间患者,或者是女性患者表现出皮肤肿胀、变硬等情况时,需要及时选择皮肤科、急诊科、妇科、产科就诊。
当患者出现关节疼痛、运动受限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
什么时候开始有皮肤变硬?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还有以下症状?(如皮肤变硬、水肿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存在过治疗?
怀孕已经有几周了?
通过检查患者皮肤、肌肉等情况,可以更好的确定患者皮肤肿胀、硬化肌肉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通过检查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的现象以及贫血的程度。患者会血沉增快,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通过检查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蛋白尿,一般可以在镜下看到红细胞和管型。
患者呈现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部分患者血中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血清钾、氯、尿素氮与肌酐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抗着丝点抗体和抗SCL-70抗体,它们都是妊娠合并硬皮病的特异性抗体,可出现于妊娠合并硬皮病患者的血清中,抗RNP抗体也可见于硬皮病患者。
妊娠合并硬皮病患者往往显示牙周膜增宽;食管、胃肠道蠕动消失,下端狭窄,近侧增宽,小肠蠕动减少,近侧小肠扩张,结肠袋呈球形改变;指端骨质吸收;两肺纹理增粗,或见小看囊状改变;软组织内有钙盐沉积阴影。
对称性手指及掌指或跖趾近端皮肤增厚、紧硬、不易提起。类似皮肤改变同时累及肢体的全部、颜面、颈部和躯干。
指端硬化,硬皮改变仅限于手指。
指端凹陷性瘢痕或指垫变薄,由于缺血指端有下陷区,指垫组织丧失。
双肺底纤维化,标准X线胸片双下肺出现网状条索、结节、密度增加,亦可呈弥漫斑点状或蜂窝状,并已确定不是由原发于肺部疾病所致。
具备上述主要指标或2个以上次要指标者,可诊断为妊娠合并硬皮病。
继发于感染,多自颈后皮肤深层呈坚实性硬肿,渐延至面部、躯干及肩臂部,无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变化、萎缩和雷诺现象等。
剧烈活动后发病,表现为四肢皮肤肿胀、绷紧并伴有肌肉压痛、松弛。无雷诺现象,无内脏病变,抗核抗体阴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皮肤活检也可鉴别。
主要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有雷诺现象,如果存在,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检查确定疾病。
妊娠合并硬皮病的早期治疗的目的在于阻止新的皮肤和脏器受累,而晚期的目的在于改善已有的症状。然而妊娠阶段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治疗该病需要兼顾母体与胎儿的安全性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紊乱,可以通过逆转升高的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炎症反应。
选择性促进肺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可导致继发性肺动脉血压下降和心输出量增加。
松弛素是妊娠期黄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组织重建和抗纤维化作用,可使皮肤变薄,皮肤活动度、手伸展度、功能状况得到改善,其相关副作用有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逆性贫血、药物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感染。
尿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激活纤溶酶原。患者治疗后皮损和雷诺现象的严重程度都有改善,关节活动度也有好转。组织活检显示治疗后皮肤受累情况减轻,结缔组织密度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电镜显示胶原纤维的直径更规则,毛细血管内皮增厚,胞饮作用减少。
低分子右旋糖苷为血浆增容剂,易从尿中排出,故扩容时间较短暂。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和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减轻指(趾)尖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但效果仅能持续数周。
维生素E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改善末梢血管的血流循环。
丹参注射液具有抑制皮肤和内脏器官成纤维细胞增生、防止组织硬化的作用。
脉络宁具有改善皮肤硬化、色素沉着、雷诺现象和关节损害的作用。
对于出现病情加重不能继续妊娠或流产的孕妇,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清宫术、钳刮术,以减少继续妊娠对孕妇的伤害。
妊娠合并硬皮病的皮肤受累范围和病变程度为诊断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而重要脏器累及的广泛性和严重程度决定它的预后。有内脏受累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怀孕后约1/3患者病情恶化,严重者可因肾病或心肺疾病造成死亡。
本病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不能完全治愈,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该病症状严重可能各个器官受累,影响自然寿命,5年生存率和症状是否严重息息相关。
需要长期监测相关指标,出院后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各种免疫指标等。
妊娠合并硬皮病食管受累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尤为明显,所以注意饮食的调理是十分重要的。
指导患者进食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戒烟、戒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出现雷诺现象。
要少食多餐,餐后取立位或半卧位,避免反流性食管炎。进食过程应细嚼慢吞,少量多餐,改食普通软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食欲。指导坐位用餐或抬高头部,餐后勿立即平卧。
营养不良者应积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免疫力降低。
对妊娠合并硬皮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疾病知识、用药指导与副反应观察、预防感染、作息与活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与生活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加强生活与皮肤护理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有效,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
定期对病室进行清洁,同时通过定时通风的方式来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通过该方式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鼓励患者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冷水,清洁后涂抹易形成通透性保护膜、抗氧化的护肤品。疾病的发展会导致患者末梢循环差,指导患者正确保暖,如佩戴绒毛手套或发热手套、使用热水袋等,使用过程中需指导其避免温度过高,以防烫伤。
指导患者不要长时间压迫局部皮肤,避免发生压疮。鼓励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不正确的体位,以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孕期需动态观察皮肤改变、水肿、贫血、免疫指标,如妊娠顺利,应在孕34周住院观察。
激素应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加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等反跳现象。
休息与活动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受凉、感染,出现不适随时咨询或就诊。
硬皮病就目前来讲尚缺乏特效的药物进行根治或缓解病情进展,也无特效方法进行预防,但是同其他很多慢性疾病一样,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可以进行预防。
妊娠期孕妇要定期做好产检,定期检查全身查体及免疫指标、血常规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产检时要详细询问孕妇的既往病史,包括感染史等。
孕妇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特别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添保暖设施。
孕妇要防止外伤注意保护受损皮肤,即使是较小的外伤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预防妊娠合并硬皮病就要戒烟,注意生活规律性,保证睡眠时间。
孕妇要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
4453点赞
[1]谢幸,孔北华.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0-73.
[2]刘艳秋,刘淮,袁慧珍.妊娠合并系统性硬化病的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06):427-43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