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束支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和肺梗死等。部分健康的青年人也可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常无症状,不需要治疗,如出现症状则多为原发疾病的症状。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可见于先天性心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出现血容量增加、感染、劳累或情绪激动、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因素时,也容易诱发本病。
右束支相对于左束支,较为纤细,单独的一支穿行于右室心肌间,因此,当出现缺血、右室结构改变、心肌炎症等情况时,相较于左束支更易发生传导阻滞,且可见于各年龄组。
如钠盐摄入过多,静脉液体输入过多、过快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出现风湿活动等。
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可诱发心肌炎等疾病引起传导阻滞。
如长时间体力劳动、暴怒等,可引起健康人短暂性的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常见于先天性心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和肺梗死患者,患者常因患有这些基础疾病导致心脏发生病理结构变化,右心负荷过重,心电图常表现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部分健康人(多为青年人),健康人也有可能发生,属于功能性紊乱,通常没有病理意义,具体原因不详,可能是由于发热、感冒、药物或腹泻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或作息时间不规律等。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常无症状,出现症状,则多为原发疾病的症状。
心悸、气急、咳嗽、咯血、胸痛、容易疲劳、头痛、头晕、昏厥、紫绀、下蹲习惯和浮肿等,婴儿病人还有吞咽困难、喂养不良、体重不增、呕吐、易出汗、易患呼吸道感染等。
心慌、气短、乏力、咳嗽、水肿、粉红泡沫痰等。
胸部憋闷、隐痛不适、乏力、气短等。
患者出现心慌、胸部隐痛不适、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注意与正后壁心肌梗死、直背综合征相鉴别。
健康人心电图频繁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健康人频繁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并出现心慌、胸部隐痛不适、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患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咳嗽、咯血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考虑去心血管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频发还是偶发?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胸闷、心慌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劳累后胸痛、头晕、头痛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主要的检测方法,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采用超声波来建立心脏的图像,观察心脏结构,包括心肌厚度是否正常,心脏瓣膜是否正常工作。心脏超声能够帮助医生发现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
检测患者的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是否存在异常或改变。
明确患者有没有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肺部是否存在病变。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根据以下几点明确诊断:
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
心电图出现特异性改变,QRS波群<12秒,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等。
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显示患者心脏结构或功能出现改变。
正后壁心肌梗死时表现为V1导联的R波增高,但偶见rSr型,其中V1导联T波直立更为多见,T波倒置仅见于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早期,可同时存在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
V1导联上可出现rSr型,通常r波较小,并且V1导联P波倒置类似左心房增大所致的P波倒置,而单纯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不会出现该情况。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主要是治疗原发病,根据病因和基础疾病治疗情况而定。对于传导阻滞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本病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
如果合并三分支阻滞,可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按照规定的程序发放电脉冲,通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使心脏搏动。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单独存在时预后良好。合并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预后与原发心脏病的损害广泛程度及心室功能有关。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根据其合并症的治疗情况而定,传导阻滞在原发病好转后有可能恢复,也有可能不恢复。
视具体情况而定,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且体质较弱者短期可能致死,健康人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定期检查,建议半年复查一次。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肥厚坚硬食物。
忌辛辣肥厚食品,辛辣肥厚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忌烟酒,长期吸烟饮酒是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的诱因。
宜食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补充营养。
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体力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以免病情加重。患者情况处理稳定之前需住院治疗,情况稳定才能回家疗养。
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应每日测脉搏。
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戒烟和吃健康的饮食。
患者要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定期检查。平时注意留意有没有症状出现,如果有症状,应立刻去医院就诊。
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时,建议积极进行心电图的检查。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暂无很好的预防方法,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
4792点赞
[1]李运清,徐鹤梅,冯珍珍.健康年轻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长期随访[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8):584-585.
[2]石蓓.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04.
[3]柏瑾.实用内科学.第十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8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