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鳞状上皮癌是最常见的阴道恶性肿瘤的类型。好发于高年组的妇女,发病年龄高峰在50~70岁,60岁以上者占半数。阴道鳞状上皮癌可能均由阴道上皮内肿瘤(VAIN)期,经微小浸润癌发展为浸润癌的全过程。阴道原发性鳞状上皮癌只有在确定无子宫颈癌或外阴癌存在时,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阴道鳞状上皮癌,与子宫颈癌连续的阴道癌应归于子宫颈癌,而与外阴癌连续者则属于外阴癌。
阴道鳞状上皮癌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长期黏膜刺激或损伤、盆腔放射治疗、病毒感染、免疫抑制、雌激素缺乏有关。好发于高龄女性。
慢性刺激所致原发性阴道鳞癌常发生于后穹隆,可能与子宫脱垂患者使用子宫托长期刺激慢性损伤阴道黏膜可能会导致阴道痛。
据相关报道约有20%的患者曾经有盆腔放射治疗史,宫颈癌经放射治疗后,约有0.18%~1.55%发生原发性阴道癌。40岁以下盆腔放射治疗的妇女,阴道癌的发生率较高。
由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年轻阴道癌患者主要病因与宫颈癌一样为HPV感染。约有1%~3%的宫颈癌患者可同时或迟发阴道癌。
凡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和人工性的免疫抑制患者,癌的发生率较高。阴道癌亦不能例外,其发生率在免疫抑制患者较高。
阴道鳞癌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阴道黏膜上皮萎缩,为致癌因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关。
阴道鳞状上皮癌是最常见的阴道恶性肿瘤。好发于高年龄组的妇女,发病年龄高峰在50~70岁,60岁以上者占半数。目前缺乏相关统计学数据。
有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史,发生于年轻妇女者,其病因可能与宫颈病变有关,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有密切的关系。
直系亲属有阴道癌病史者,患阴道鳞状上皮癌的几率增高。
绝经后或老年妇女,雌激素缺乏,有增加患病的风险。
进行过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易诱发阴道鳞状上皮癌。
阴道鳞状上皮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在体检时发现。随着肿瘤的增生,可以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阴道口的钝痛等。如果有恶臭排液等说明合并感染,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
阴道癌最常见症状为阴道流血、白带增多,可以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以及不同程度阴道排液,可为水样、米汤样或混血白带,合并感染则为脓样、恶臭。大约60%患者追溯病史有无痛性出血,20%白带增多,有或无血染。
当结节坏死形成溃疡时,出现水样或血性分泌物、阴道不规则流血、性交出血或绝经后流血。
如合并感染,有恶臭排液等阴道鳞状上皮癌症状。有出现肿瘤压迫膀胱、尿道、直肠等症状或其它远处转移症状,则说明疾病已发展到晚期。
早期癌可无明显的症状,或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和阴道出血。
随着病程的发展,阴道癌灶的增大、坏死,可出现阴道排恶臭液、无痛性阴道出血。
肿瘤向周围器官和组织扩展,累及尿道或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血尿和排尿困难;累及直肠可出现排便困难或里急后重;阴道旁、主韧带、宫骶韧带受侵犯时,则出现腰骶部的疼痛。
当癌灶侵犯膀胱或者直肠后会出现阴道直肠瘘或阴道膀胱瘘。
恶性肿瘤合并有远处转移时出现身体极度消瘦、浑身乏力等恶病质表现。
晚期患者肾功能出现障碍,与使用化疗药物造成肾脏损害有关,甚至发生肾性贫血。
阴道鳞状上皮癌发病率较低,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平时体检尤为重要。对于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已经确诊为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要高度警惕癌变可能,一旦发现,立即就诊。
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异常增带多者,应及时就医。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阴道上皮内瘤变,应立即就医接受治疗。
已经确诊阴道鳞状上皮癌患者,需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出现白带异常增多,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膀胱、直肠转移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泌尿外科等。
若明确诊断出阴道鳞状上皮癌,可到肿瘤科就诊。
因为什么症状来就诊的?
有无接触性阴道流血?
有无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
大小便有无排出困难?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可在阴道镜下观察病灶位置、大小等情况,可以镜下取病灶活检,行组织活检进行鉴别。肉眼病变可呈溃疡状、乳头状或结节状。光镜下细胞形态与其它部位发生的鳞癌相似。
是确诊的金标准,可以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有助于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可以除外子宫及双附件疾病,帮助诊断疾病。
可以明确病灶浸润深度,有无盆腔其他脏器转移。
病期较晚者,均需行尿道-膀胱镜、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以排除癌灶侵犯这些器官。
确定是否有阴道炎症,对于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妇检发现阴道肿物,切取送病检即可确诊。但如果阴道充血,表浅糜烂则应涂片送细胞学检查或借助阴道镜进行活检。在肿瘤接近宫颈或宫颈可疑受侵,应阴道及宫颈分别取活检送病理。应做B超或盆腔CT,以了解盆腔或腹股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如宫颈息肉或者宫颈肌瘤脱出宫颈口,也会有接触性阴道流血表现,一般妇科检查可以鉴别。
如子宫内膜癌,也会有阴道异常分泌物增多,一般取组织活检可以鉴别诊断。
阴道鳞状上皮癌治疗通常采用联合外部和盆腔内放疗。局切除适用于小的肿瘤,根治性手术选择性用于位于阴道上1/3或后壁的病例。该病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局部晚期或已经发生转移的阴道癌需要行化疗。化疗在阴道癌治疗中的应用方式有单独化疗、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化疗联合手术、放疗及靶向治疗等,可使用顺铂、氟尿嘧啶、紫杉类药物。
因为阴道癌病灶接近膀胱和直肠,手术的作用是有限的。
Ⅰ期患者病变累及阴道上段后壁,如果患者以前没有切除子宫。应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和阴道上段切除,切缘至少距离病变1cm,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若子宫已切除,可进行阴道上段广泛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年轻患者需放疗者治疗前用腹腔镜进行卵巢移位、手术分期、切除任何增大的阳性淋巴结。
ⅣA期患者,特别是有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者,这些患者适合进行盆腔脏器去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或者术前放疗,如果肿瘤侵犯阴道的下1/3,应考虑切除两侧腹股沟淋巴结。
放疗后中央型复发者,通常需要行盆腔脏器去除术。
大多数阴道癌患者将选择放疗,包括远距离放疗和腔内放疗。Ⅰ期和Ⅱ期患者单纯使用腔内放疗已足够,大的病变需要5000cGy的外照射剂量来缩小原发肿瘤并治疗盆腔淋巴结。之后进行腔内放疗,可改善局部控制,总剂量不少于7000cGy。如果累及下1/3阴道,应该放疗或者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阴道癌联合放化疗的报告非常有限,但是对于控制中央性肿瘤可以应用氟尿嘧啶或顺铂。
阴道鳞状上皮癌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紧密相关,与癌的分化关系不大。因其紧邻尿道膀胱及直肠,而阴道不同部位淋巴引流也不同,并且血管及淋巴管丰富、吻合支多,故本病治疗有一定困难,疗效也较差。大多数患者复发发生于治疗后的一年内预后较差。阴道上部的肿瘤易局部复发,而位置较低的肿瘤更易发生盆腔壁和远处复发。
阴道鳞状上皮癌属于恶性肿瘤,目前尚不能治愈。
总体而言阴道鳞状上皮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0%~50%。
阴道鳞状上皮癌术后一个月做阴道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之后根据医生医嘱定期复查。
阴道鳞状上皮癌患者应注意高蛋白饮食,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补充,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少食用刺激性食物。
宜进食高蛋白饮食,如蛋、奶、肉类等。
限制饮酒,每天食盐<6g。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进食如胡萝卜、橙子、猕猴桃等食物。
严格限制各种油炸类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肝脏、肾脏负担。
阴道鳞状上皮癌患者的护理以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此外保持外阴清洁,定期复查,避免病灶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定期复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平时注意休息,切记劳累。
在医师指导下坚持锻炼,并长期坚持,增强身体免疫力。
术后一个月复查,根据医嘱定期复查妇科超声等检查,以防肿瘤复发。
注意避免阴道受到慢性刺激,避免服用免疫抑制剂,行放疗者应注意复查局部肿瘤新发或复发。
阴道鳞状上皮癌较少见,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绝经后老年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尤其是妇科检查,如妇科超声、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对于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者,要定期复查阴道镜,除外阴道上皮内瘤变甚至是发生癌变。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适当锻炼,注意饮食均衡,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加强性生活时的个人及性伴侣的个人卫生。
4994点赞
[1]韩红,巩明琴.阴道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J].甘肃医药,2009,28(04):315.
[2]殷学军,竹琴,殷路.宫颈/阴道细胞学鳞状细胞癌前病变的观察与探讨(二)[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06):19-20+45-2.
[3]杨洁清,周秀荣.阴道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3(04):275.
[4]林仲秋.FIGO/IGCS妇科恶性肿瘤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二):阴道癌[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8,35(2):151.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中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087-208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