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睫状体挫伤是由于机械性钝力(如砖头、拳头、球类、跌撞、车祸以及爆炸的冲击波等)作用于眼部所引起的虹膜、睫状体损伤的常见眼外伤。由于钝挫伤力量、作用部位、持续时间等不同,临床表现不一样,多单眼发病。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预后多数良好。
虹膜瞳孔缘及瞳孔括约肌撕裂,出现不规则裂口;可以引起瞳孔扩大,对光反应迟钝。虹膜根部离断可见虹膜根部半月形缺损,瞳孔呈现“D”字形,可出现单眼复视。睫状肌或其支配神经损伤可以引起调节麻痹、近视力障碍。
多是由于虹膜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量多少不定,多会自行吸收痊愈。出血量大,可以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如果角膜内皮损害,加之高眼压,可引起角膜血染,即角膜中央盘状棕黄色,严重者影响视力。
由于睫状肌的环形纤维与纵形纤维分离,虹膜根部向后移位,前房角加宽、变深,称房角后退。有前房积血的病例,在积血吸收后多能查见不同程度的房角后退。少数病人、房角后退较广泛,在伤后数月或数年,因房水排出受阻而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称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因此,对于大范围的房角后退,要定期观察眼压。
外伤可以引起睫状体分离,并导致防水分泌减少。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前房变浅、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黄斑水肿等表现。长期的低眼压可以引起黄斑和视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
虹膜睫状体挫伤的致病原因即为眼部遭受外界暴力,出现损伤,根据不同的外伤、受力方向、外界力量的不同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挫伤,如眼正前方的钝性冲击,容易引起前房角后退,常见的暴力因素为砖头、拳头、球类造成撞击伤,爆炸的冲击波损伤,跌倒、车祸可造成的二次损伤。
虹膜睫状体挫伤是常见的眼外伤病,可以发生于各年龄段,儿童、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
本病可以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其中以儿童、青壮年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因为这两类人群发生外伤几率较高。
虹膜睫状体挫伤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是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虹膜根部断裂,瞳孔大小、形态、光反应等异常;外伤性前房出血,外伤性睫状体脱位或半脱位,外伤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挫伤可以引起一过性眼压升高,甚至继发性青光眼。
因虹膜瞳孔缘及瞳括约肌断裂,出现不规则裂口,或虹膜基质纵形裂口。
虹膜根部离断,虹膜根部有半月形缺损,瞳孔呈“D”字形,可出现单眼复视。有的整个虹膜从根部完全离断,称外伤性无虹膜。
瞳孔括约肌受损,表现为外伤性瞳孔扩大,多为中度,瞳孔不圆,光反射迟钝。
睫状肌或支配神经受损时,常伴有调节麻痹,近视力出现障碍。
出血较多时前房完全充满血液,可呈黑色。前房积血多能自行吸收。但当积血量大,或在吸收中出血,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患者因角膜内皮损害、高眼压和出血多,会引起角膜血染,角膜基质呈现棕黄色,中央呈盘状浑浊,以后渐变为黄白色,长期不消退。
大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轻度眼胀、头痛、视蒙等症状。
患者眼压升高时,可出现青光眼性视乳头凹陷、萎缩和视野缺损。
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外伤性低眼压,患者进而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前房变浅、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黄斑水肿及星状皱纹、眼球变短等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可伴有视力模糊、畏光、眼睑酸胀疼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早期无症状,有的数年后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等。
虹膜睫状体挫伤可以引起反应性炎症反应,表现角膜后沉着物、房水细胞闪辉、虹膜后粘连等。
虹膜睫状体挫伤前房出血长期不吸收或者因为眼压高,可以引起角膜血染,表现角膜基质呈现棕黄色,角膜中央呈现盘状混浊,一般会缓慢消退。
虹膜睫状体挫伤引起房水代谢障碍,影响晶状体代谢,可以引起晶状体混浊而发生白内障。挫伤也可以直接引起晶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
虹膜睫状体挫伤一旦发生尽早就医,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医生通过眼外伤病史、眼科常规检查,必要时采取辅助检查(如眼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有眼部外伤史患者一定要及时到眼科就诊。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房水出血、瞳孔扩大不圆,并出现“D”形瞳孔,偶有视觉模糊等症状,高度虹膜睫状体挫伤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虹膜睫状体挫伤的患者,若出现前房大量出血、眼压高、角膜血染等,应遵医嘱认真治疗,定期随诊。
虹膜睫状体挫伤需要到眼科就诊,限于医疗条件可以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什么时候发生的外伤?致伤经过和性质?是否处理过?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看东西模糊、单眼复视、眼睛酸胀疼等)
是否合并全身其他损伤?
既往有否无其他的病史?
除了远视力,还要查近视力(瞳孔损伤和睫状体损伤均影响近视力);查有无单眼复视(虹膜根部离断、晶状体脱位均出现单眼复视)。
是基本的眼科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眼前部病理性改变,也可以判断病情预后。
虹膜睫状体挫伤检眼镜眼底检查可以了解眼底视网膜、视神经有没有损伤,也是了解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以及程度的主要诊断依据。
虹膜睫状体挫伤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眼前节病理性改变,如前房角、房水出血、睫状体分离、晶状体脱位。
医生通过了解眼外伤病史、临床检查所见(房水混浊、瞳孔形态、前房出血、晶状体混浊或脱位等)加上眼B超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
本病发生前有眼部外伤史,临床表现明显,故一般不需要鉴别。
虹膜睫状体挫伤患者通过综合治一段时间,患者的症状会改善乃至痊愈。由于虹膜睫状体挫伤的临床表现是多样化的,治疗需要针对具体病症治疗,一般是药物和手术治疗。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积极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并长期观察。
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适用于外伤后早期发生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同时局部或全身给予抗炎治疗。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如激素性眼压高青光眼、并发白内障,全身胃肠道反应、骨质疏松、内分泌障碍、精神异常、柯兴征等。
具有抗炎作用,主要是局部滴眼液使用,注意局部角膜的毒性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针对眼压升高或者继发性青光眼,可短期或长期使用降眼压药,以减少房水生成,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滴眼液可引起心动过缓、对有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患者禁忌使用。
适用于虹膜根部离断引起的“D”形瞳孔的患者,后者可会引起复视,并影响美观。
适用于虹膜睫状体挫伤引起的前房出血的患者,因血量大、不易吸收故考虑本手术;伴有眼压高的患者需要前房冲洗术或者凝血块切除术,避免引起角膜血染或者视神经损害。
睫状体挫伤出现睫状体分离导致的眼压降低,使用糖皮质激素、阿托品滴眼液治疗无效时,需要睫状体缝合术治疗,以减轻眼底的水肿、出血,并改善眼压,避免视力损伤。
外伤性青光眼降眼压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虹膜周边切除术或者小梁网滤过手术,根据病情决定,避免青光眼盲目发生发展。
前房积血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半卧位,一般需要一周以上时间。避免运动,防止再次出血。
虹膜睫状体挫伤预后良好,患者通过合理、规范的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多数可缓解或治愈,并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虹膜睫状体挫伤的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多数可治愈或改善。
虹膜睫状体挫伤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虹膜睫状体挫伤患者在外伤早期每天复查一次;随病情缓解稳定后,可酌情每周复查一次。
患者应注意勿食较硬食物,避免加重眼内出血,少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饮食。
患者宜食用高蛋白、高能量的物质,如瘦肉、牛奶等,可以为机体提供营养。
可进食水果、蔬菜等,如苹果、梨、橘子、西红柿、冬瓜等,富含维生素C,利于病情改善恢复。
不吃辛辣刺激食品,不吃肥甘厚腻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动物内脏等。
虹膜睫状体挫伤患者需加强护理,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给予患者知识宣教,还需定期随诊观察眼部变化及转归,以便及时处理。
病人要了解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注意正确服用。
前房出血早期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眼球,防止再次出血。病情恢复可以进行适量活动。
可使用聚光灯泡进行前房、角膜血染、瞳孔形态等病情观察,并进行记录。
虹膜睫状体挫伤前房出血需要特殊观察,病情恶化需要及时眼科检查,调整治疗方法,确保眼睛安全。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外伤,对于高危人群(儿童、青少年以及从事危险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进行运动或对抗性训练等人群),平时多进行安全宣教,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可预防或避免眼外伤的发生。
安全宣教是预防虹膜睫状体挫伤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家长看好儿童,使儿童避免参加危险活动。
在危险环境工作的人们,如高空作业的工人等,工作期间需要注意安全,配戴防护眼镜。
4865点赞
[1]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周忠友,赵霞,高笙主编.眼科主治医师1059问[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05.26-27.
[4]蒋小红,李春梅主编;堂湘波,刘玉媛副主编;曲荣坤等编.眼科耳鼻咽喉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1.35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