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黑变病又称焦油黑变病、苔藓样中毒性黑皮炎,是指长期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为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皮损主要累及面部,开始于颧颞部,逐渐波及前额、颊、耳周及颈侧,少数可累及上胸和臂部。初为红斑,日晒后有瘙痒感,数月后逐渐出现弥漫的色素沉着,可呈灰褐色或深褐色,境界不清。
职业性皮肤黑变病由多种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引起,常见主要病因是致癌物对皮肤的长期接触,好发于从事接触焦油和石油沥青等高危产品的人群,内分泌紊乱、抵抗力低下、精神因素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职业黑变病因皮肤对致病物的长期接触导致,主要致病物包括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焦油和石油沥青,其中含有的挥发物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其他致病物含有刺激皮肤的酚、萘等多种物质,可引起皮炎,沥青所含有的吖啶、蒽等光感物,使皮肤对光线过敏进而患病。
内分泌紊乱、抵抗力低下、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本病。
职业黑变病占职业性皮肤病2~5%,散发于各个行业。国内报道有接触煤焦油、沥青、汽油、染料及橡胶等发病患者,多数在接触工龄15年以上发病。多发生于中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
从事接触焦油和石油沥青等高危产品的人群,因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致病物质导致。
职业黑变病主要症状为发病前轻度瘙痒、红斑,反复发作后可发生弥漫性或网状色素斑,呈淡褐色至深褐色。同时伴有毛细胞血管扩张痤疮样损害、黑色苔藓样毛囊性小丘疹及轻度皮肤萎缩,有时会伴发头痛、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
局部轻度潮红肿胀,少量糠皮样鳞屑,轻痒。
炎症渐退后,出现网点状色素沉着斑,渐融合成淡褐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斑片,覆有少量粉末状鳞屑,为特征性“粉尘”外观。焦油类物质引起者,皮损内可见痤疮样丘疹或毛细血管扩张,数年后色沉斑逐渐变淡消退,或转入萎缩期。
皮损呈异色样改变,可出现轻度萎缩,毛细血管扩张。
常伴有头痛、头晕、疲乏无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矿物油引起的皮肤黑变病,前臂会伴有毛孔角化现象。
长期反复发作会引起慢性皮炎,皮肤苔藓化,继发色素沉着。
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阵发性红斑和痒感,呈网状或以毛孔为中心的斑点状皮损,面颊、四肢、躯干至全身色素沉着较明显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血清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活检等结合临床表现来明确诊断,要注意本病要与Addison病、色素性化妆品皮炎、Civatte皮肤异色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有职业暴露史,如长期接触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当面颊、四肢、躯干等部位出现呈网状或以毛孔为中心的斑点状皮损,伴有(或不伴有)红斑、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患者可选择到皮肤性病科就诊。
职业是什么?
工作环境是怎么样的?
有职业暴露吗?(如长期接触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皮肤瘙痒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就医前有自行用过什么药物吗?
用于疾病的初步诊断,视诊主要观察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皮肤破损、溃疡、出血等异常表现,触诊主要是检查皮损的质地、有无触痛等。
有助于和某些色素性皮肤病如血色病、扁平苔癣、色素性荨麻疹等进行鉴别。
血清中的部分指标变化可供参考,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可以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来测定患者血液中血清铜的浓度,一般可以看到浓度升高的情况。
根据典型皮损结合职业接触史、病理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有职业暴露史。
色素沉着前或初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红斑和瘙痒,待色素沉着较明显时,这些症状即减轻或消失。
皮损形态多呈网状或斑(点)状,有的可融合成弥漫性斑片,界限不清。有的呈现以毛孔为中心的小片状色素沉着斑,少数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和表皮轻度萎缩。颜色呈深浅不一的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等。
在色素沉着部位表面往往有污秽的外观,色素沉着部位以面颈等露出部位为主,可以发生在躯干、四肢或呈全身分布。
Addison病(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为内分泌疾病,表现为血压、血糖低,尿17-酮皮质类固醇含量低,因此必需检查内分泌指标以区别两病。另Addison病色素沉着为古铜色,多在皱褶处,有黏膜受累表现。
因化妆引起,发生在化妆部位,色素沉着在眼周、鼻两侧、颊部或额部。边界清楚,呈淡褐色或淡黑色,弥漫片状或网状,部分病人有轻度瘙痒。根据病史、皮肤受损部位一般即可鉴别。
面部和颈侧片状网状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为棕红色或青铜色斑点,密集成网状,网间有萎缩白斑点及毛细血管扩张。皮疹表面光滑,偶见细薄糠屑,无自觉症状,与季节、日光无关。职业黑病变会受日光影响。
也表现为面部色素沉着斑,但皮损呈淡褐、黄褐色,蝶形分布于额部、面颊、眉、口周及鼻部,境界清楚,无炎症反应。本病冬轻夏重,与日晒、内分泌紊乱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
职业黑变病一般可使用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抑制黑色素细胞生成,可对色素沉着重者可局部治疗。必要时需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原则为避免继续接触致病物,脱离致病原,治疗周期一般为10天。
停止接触致病物质。
皮疹渗出、红肿明显者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外擦氧化锌油。
大量维生素C有抑制黑素细胞生成的作用,可用大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进行每个疗程的治疗。并可配合多种维生素治疗,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烟酸的饮食,大量维生素A可破坏黑素体的溶酶体膜的稳定性。
对色素沉着重者可局部治疗,外用3%氢醌霜或5%白降汞软膏。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时疗程应短,不宜超过1~2周,尤其在面部使用时,应少量、短程应用。以免产生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等局部不良反应,造成难治的、有碍美容的激素依赖性面部皮炎。
职业黑变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面及四肢有褐色斑片、食少纳差、食后腹胀、全身无力、倦怠、便溏。
健脾益气、调和气血。
白术、白扁豆、陈皮、黄芪、党参、当归、红花、鸡血藤、甘草,也可服人参健脾丸。
面色灰黯不华,全身疲倦无力,腰膝酸软,女子月经量少甚至停经,舌质淡或微红,苔薄白无苔。
调和阴阳、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加减,畏寒、乏力、腰痛者,加肉桂、附子。
消遥丸、知柏地黄丸、白凤丸等。
职业黑变病一般能够治愈,且不影响自然寿命,但要注意本病治疗结束后要定期去医院复诊血清学检查。
职业黑变病一般能治愈,皮肤恢复比较缓慢。
职业黑变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治疗结束后7~14天去医院复诊血清学检查,长期持续治疗,具体根据医生建议而定。
职业黑变病受饮食影响不大,主要需注意发病期间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等,辛辣、甜食均会导致皮肤愈合速度减慢。
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有抑制黑色素细胞生成的作用,应多食用。
忌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从而加重瘙痒等症状。
忌甜腻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会影响治疗效果。
忌咖啡、烟酒,咖啡因和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影响皮肤屏障的修复。
职业黑变病的患者在发病期间注意皮肤的保护,保持受损部位皮肤清洁干燥,保持皮肤的完整性不受损害,同时心理不要过分紧张,注意饮食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中应注意严格防晒,可以配合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物理防晒如戴帽子、口罩、打遮阳伞,化学防晒如涂擦防晒霜。
若患者初期红斑、水疱的炎症期,应避免搔抓。若皮肤瘙痒可用冰块冰敷,还可外用止痒霜,如清凉油。若皮肤破溃,应用碘伏消毒,预防感染。
加强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及手套进行工作,还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避免接触致病物。
检查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破损。
职业黑变病患者需注意远离致病物质,避免再次接触引起疾病复发。
职业黑变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加强个人防护,适当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日光照射,多食用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对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应定期筛查。
对于在高危场所进行作业,长时间接触危害物的人员,可定期体检,早期筛查。
改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沥青、煤焦油类产品的接触机会,安装通风、吸尘设备,降低车间中烟尘、粉尘浓度。
加强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及手套,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上涂擦防护剂,以夜间及阴天进行为佳。
紫外线可刺激皮肤中的黑色素,应尽量减少日光照射。
维生素C有抑制黑色素细胞生成的作用,因此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4459点赞
[1]金泰廙.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0-762.
[2]吴霞,胡雅婷,杨月元.职业黑变病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9):970-970.
[3]贾芸玲,孙杰,王兴刚.药物面膜综合治疗职业黑变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3(01):23-24.
[4]陈捷,韦建华,覃卫平.20例职业黑变病临床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005):398-398.
[5]付庆斌,兰红新,王浩岩.临床实用医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4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