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中毒是指进食鱼胆而引起的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损伤肾脏、肝脏、心脏、胃肠道系统,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至今为止,无特殊解毒剂,若抢救不及时,病死率极高。
鱼胆中毒多由进食鱼胆而引起,多好发于生食鱼胆者。
鱼胆胆汁含有组胺、胆盐及氰化物,这些胆汁毒素可导致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鱼胆中毒好发于我国南方各省,导致鱼胆中毒者多为淡水养殖鱼类,如青鱼、鲢鱼、鲤鱼、草鱼、鳙鱼、鲮鱼等。
生食鱼胆者容易好发。
鱼胆中毒患者起病较急,早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晚期则进展为少尿、无尿、双下肢水肿及乏力、纳差、肝脏肿大等肝肾损害表现,可出现中毒性肝炎等并发症。
多发生在服鱼胆后1~14小时,通常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以上腹痛或脐周痛明显,为绞痛或隐痛,患者可有腹胀气、肠麻痹、肠鸣音消失、麻痹性肠梗阻或应激性溃疡等发生,可出现呕血或黑便。
多在服鱼胆后1~4天出现,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腰痛。严重时出现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鱼胆中毒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60%~80%,是鱼胆中毒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常见且严重的器官损害,占鱼胆中毒死因的91.7%。
多在服鱼胆后2~3天出现,表现为乏力、纳差以及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区叩击痛,偶有腹水、肝昏迷,严重者进展为急性肝衰竭。
头晕、头痛、嗜睡、烦躁不安、四肢麻木、神志模糊、谵语、抽搐癫痫、昏迷等。
心动过速或过缓、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等。
畏寒、发热、全身皮疹、贫血、溶血等。
鱼胆中毒较严重的,可出现肝大、黄疸、少尿、蛋白尿、血尿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可以并发急性爆发性中毒性肝炎,甚至导致肝性脑病,同时可以因为肾功能损伤可能进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当患者有进食过鱼胆,并在进食鱼胆数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应立即至急诊科检查就诊,并进行血液生化(肝肾功能)、凝血检查、血电解质等检查,注意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有生食鱼胆史。
进食鱼胆数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数日内出现腰部疼痛、血尿、少尿,甚至无尿、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少数患者可有头晕、手脚及口舌麻木、皮下出血点甚至昏迷。
当使用鱼胆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比较严重的患者应选择重症医学科就诊。
有无消化系统病史?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血尿、少尿甚至无尿、腰部疼痛、肝区胀痛、黄疸、颜面及双下肢水肿等症状)?症状持续多久了?
服用过什么药物?有无药物过敏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有误食何物,是否生食鱼胆?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有正常或有轻度白细胞增高的现象。
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颗粒管型尿等。
可见血清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符合肝、肾损伤或肾功能衰竭表现。
通过检查可知患者有心肌损伤或心律失常的表现。
可检查凝血功能有无异常。
了解体内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情况。
多数患者存在肝、肾增大,有弥漫性回声增强等表现。
有进食鱼胆史。
服用鱼胆后数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病情严重者数日内出现黄疸、肝肾疼痛、血尿、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颜面及双下肢水肿等肝肾功能损伤。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出血点、头晕、口舌及四肢发麻、甚至昏迷。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生化示血清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
通过以上表现可确诊为鱼胆中毒。
患者常有胆绞痛史,疼痛部位多位于右上腹,Murphy征阳性,超声检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即可确诊。
多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呕吐以及停止排气、排便,肠鸣音亢进,有典型的肠型及肠蠕动波,X线检查可见肠内积气和气液平面。
多有长期消化性溃疡病史,表现为剧烈腹痛和急性腹膜炎表现,查体肝浊音界消失,腹肌紧张,X线检查见膈下有游离气体即可确诊。
在鱼胆中毒的治疗中并无特殊解毒剂,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排毒、早期短程大剂量激素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措施,多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尿量减少的患者记录24h尿量,给予适当补液,维持尿量在100mL/h以上。监测电解质,防止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鱼胆中毒性物质吸收较缓慢,入院后应立即给予清水洗胃,服用72h内有消化道症状者,均有洗胃必要。洗胃后可给予植物油、牛奶、生鸡蛋水保护胃黏膜,有腹泻症状者,可给予活性炭加硫酸镁导泻。服用72h后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给予保护胃黏膜及活性炭+硫酸镁导泻。
目前认为应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例如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可抑制机体对毒素的敏感性,拮抗鱼胆汁毒素作用,对抗血管通透因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预防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水肿。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保护胃黏膜,首选药物为甲泼尼龙。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但尿毒症期应慎用激素。
给予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减少胃酸分泌,减轻消化道黏膜损伤。
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维生素C、肌苷、维生素B、细胞色素C等促进能量代谢,减轻炎症因子及过氧化物损伤,增加细胞修复能力。
鱼胆中毒多无手术治疗方式。
鱼胆中毒无特效解毒方法,严重中毒时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洗胃、导泻及内科治疗基础上可及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
确诊为鱼胆中毒后应该立即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胆汁中大部分物质为小分子及中分子物质,血液透析可以清除细胞炎症因子及氢氰酸、组胺、鲤醇硫酸酯钠等毒素,血液灌流能吸附胆汁酸盐、胆红素及部分变性蛋白质分子、细胞分解产物等。血液净化初期1~2天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快速清除毒素,后期可根据肾功能情况维持透析至肾功能恢复正常,过早停止透析治疗会引起病情反跳。
重度鱼胆中毒给予CVVH治疗,持续且缓慢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物及中、小分子物质,治疗效果明显。中毒早期即出现肾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适合用CVVH治疗。
血浆置换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毒素和多种炎症介质及免疫复合物。可以在2~3h快速改善内环境,对于合并急性肝衰竭、循环不稳定或低血压危重的患者都可以采用。血浆置换不能代替血液透析或CVVH治疗,而且没有资料证明血浆置换优于CVVH的治疗效果,因此血浆置换仅限用于合并重度肝衰竭的患者。
鱼胆中毒患者不能彻底治愈,但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若中毒严重者,则影响寿命,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查。
鱼胆中毒不能彻底治愈,需长期服药治疗。
鱼胆中毒中毒较轻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中毒严重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自然寿命。
鱼胆中毒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遵医嘱出院后一个月进行复诊。
鱼胆中毒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食鱼类时禁忌进食鱼胆等鱼的内脏。
鱼胆中毒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重要脏器的指标变化,主要针对预防并发症、对症护理、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生活需要等方面开展,尤其肾脏护理更应重视。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中毒后多数患者存在后悔、焦虑和恐惧心理,需要给予充分讲解毒物的性质、中毒后常见的症状等,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系列等检查,还要注意其他重要脏器的指标变化情况以尽快对症治疗。
已经昏迷的中毒患者禁止人工洗胃,以免呕吐物进入气道引起窒息。
中毒严重且病情进展至尿毒症的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短程大剂量冲击治疗。
预防鱼胆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食用鱼胆,无法早期筛查。
接受知识宣教,纠正进食鱼胆能够养生治病的错误观念。
避免生食鱼胆,处理鱼类的时候要把鱼胆切除扔掉,即使是无毒的鱼胆也不能食用。
4782点赞
[1]刘春,孙建平,张娟,田建元.急性鱼胆中毒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43+248.
[2]崔荣刚.急性鱼胆中毒86例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9):153.
[3]刘章锁,陈江华.危重急症血液净化治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314-3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