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瘙痒症特指局限于肛周皮肤及会阴部,仅有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性的皮肤病,通常呈阵发性顽固性瘙痒,一般仅限于肛门周围皮肤,有时也可蔓延至前阴、后阴及阴囊部。患者虽经搔抓可一时缓解瘙痒症状,但搔抓引起的血痂、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皮肤损害。日久可形成瘙痒-不良刺激-更瘙痒的恶性循环,使局部症状更加严重。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瘙痒症与继发性瘙痒症。
不伴有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瘙痒为主要症状,需排除肛周器质性疾病后方可诊断。
产生于原发性疾病及各种皮肤病,伴有明显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和原发病变,瘙痒常是原发病变的一个症状。如肛瘘、肛门湿疹、湿疣、神经性皮炎、肛管直肠肿瘤、蛲虫等引起的肛门瘙痒,均属此类。
肛周瘙痒症的发生与痔、直肠脱垂、肛瘘、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感染、外科手术、接触性皮炎、药物等有关。
痔、直肠脱垂、肛瘘、肛裂、外痔、肛乳头肥大、肛管黏膜外翻、直肠绒毛息肉、皮肤化脓性大汗腺炎。
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细菌感染如淋病、梅毒、结核病、红癣;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癣菌;寄生虫感染如蛲虫病、阴虱、疥疮。这些疾病病灶刺激,导致肛门周围分泌物增多及渗液,刺激皮肤发炎而引起瘙痒。
如全结肠切除小肠肛管吻合术、小肠或结肠肛管吻合术、经肛门直肠息肉切除术、储袋成形手术等。引起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和直肠缺如,导致肛门渗液及大便次数增多,而出现肛门瘙痒。
肥皂、去污剂、漂白剂、香水、玻璃纤维、局部麻醉药等使用刺激皮肤导致接触性皮炎。
屑癣、肛门湿疹、硬化性苔藓、单纯苔癣、扁平苔癣、黏膜白斑病、外阴鲍文病、乳腺外佩吉特病。
石蜡油、秋水仙碱、奎尼丁、四环素、蛋白同化激素、红霉素。
糖尿病、梗阻性黄疸、尿毒症。
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香料、浓茶和咖啡、烈性酒等)或特异性蛋白质食物(如海鲜、野生动物等)。
肛周瘙痒症也有可能由于卫生习惯不良,不及时清洗肛周及会阴,隔裤搔抓摩擦,可使瘙痒加剧。着装不良,穿着窄小的衣裤,或穿质地不适的内裤如某些化纤织物或厚实而粗糙者,使臀围汗液不易散发及摩擦也可诱发肛门瘙痒。
儿童的肛门瘙痒以蛲虫病患者居多,雌性蛲虫蠕出肛门排卵,形成机械刺激引起肛门瘙痒。
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5%,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习惯安静和不常运动的人多见。
20~40岁的中青年。
不爱运动,习惯安静者,长期压迫肛周皮肤。
久坐不动者使得肛周皮肤长期受到摩擦,例如出租车司机、办公室文员等。
长期饮食过于辛辣刺激者,刺激肠道,导致肛周不适。
生活习惯不良者,如长期不及时清洗肛周及会阴,隔裤搔抓摩擦,或穿着内裤过于窄小或材质不舒适。
肛周瘙痒症的常见症状在早期、中期和严重时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瘙痒,长期发病且严重情况下可出现皮肤损害和肛周感染。
肛门瘙痒症的临床表现为只在肛门的一侧或小块地方感觉不适或轻度瘙痒,逐渐瘙痒加重。长期不愈,则会蔓延到阴囊或阴唇。
夜晚则会加重,如虫爬蚁行感,或如蚊虫叮咬、火烤状,令人难以入眠。精神紧张、饮食、饮酒或吃海味食品可引起瘙痒发作,每次数分钟或数小时,有的则持续瘙痒不止。
瘙痒时轻时重,无定时,抓搔后可使局部皮肤出血、糜烂、刺痛。久而久之可引起神经衰弱、精神萎靡不振、厌食、失眠。
肛周瘙痒症患者出现肛周瘙痒,持续不缓解时应到医院就诊,通过查体、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可明确诊断,需与肛周湿疹、老年性瘙痒症进行鉴别。
突然出现肛周瘙痒难忍,持续不缓解,伴有肛门出血或粪便渗漏、搔抓出血、渗液,影响睡眠和生活时,应及时就医。
仅有肛门瘙痒症状者可就诊皮肤科,伴有肛肠疾病如痔、肛瘘等疾病的患者可就诊肛肠外科。医生在明确原发病后可能建议到相关科室就诊,如糖尿病患者需到内分泌科进行治疗。
出现瘙痒有多久了?
瘙痒症状会出现在特定时候吗?(如吃药、情绪激动时等)
您是否有其他肛周疾病史?(如痔疮、肛瘘、直肠脱垂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糖尿病、风湿病、内分泌紊乱等)
您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怎样的?(喜欢吃辛辣刺激吗?穿内裤过于窄小或面料不舒适吗?)
接诊医生应视诊肛周皮肤,本检查为判断局部皮肤是否有增厚、糜烂等现象,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若想明确继发性肛周瘙痒症病因,需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尿糖、血糖、糖耐量试验及活组织和涂片等检查。
皮肤变态实验可用于检查皮肤对食物和真菌有无敏感反应,结肠镜检查可排除肿瘤疾病。
肛门瘙痒症根据患者出现顽固性肛门瘙痒,体格检查发现局部皮肤增厚、糜烂等现象,即可明确诊断。
肛周湿疹患者常在肛周出现多形性、对称性皮损,渗出发痒、病变界限不清楚。而肛门瘙痒症患者以瘙痒为主,无渗出液,仅可看到皮肤抓痕、血痂,严重者可见皮肤苔藓样变和辐射状皲裂。
老年性瘙痒症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瘙痒以躯干四肢为主,亦可波及会阴部及肛门,长期搔抓后皮肤后可发生湿疹样改变。可能与年老皮肤萎缩、干燥和变性有关。肛门瘙痒症常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瘙痒以肛周皮肤为主,亦可波及会阴部。
肛门瘙痒症的治疗原则是若能找到病因应首先除去病因,然后才考虑对症处理。关键在于局部与全身的详细检查,逐步寻找与肛门瘙痒的有关因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好转后,肛门瘙痒将逐步减轻。对于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肛门瘙痒症,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采用局部注射药物或手术疗法。
抗组胺类药物多使用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因肛周瘙痒症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表皮内游离的神经末梢受物理化学的因素刺激,导致局部组织胺激肽等化学介质释放。作用于神经末梢,产生痒觉,故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但是苯海拉明、异丙嗪中枢活性强、受体特异性差,故可引起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表现出“(困)倦、耐(药)、(作用时间)短、(口鼻眼)干”的不良反应。此外,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工作期间不宜使用。
樟脑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以缓解肿胀,并有止痛、止痒的作用。
在肛周瘙痒区皮内点状注射亚甲蓝,使得皮内神经末梢失去感觉,达到止痒的效果。本品不能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鞘内注射,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应用本药剂量过大,可引起溶血,用药后尿液可呈蓝色。此外,肺水肿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手术治疗适用于肛门瘙痒症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反复发作者、肛周皮损不明显者。肛周有感染性皮肤病或者肛周皮肤有破损、渗液、结痂等情况不宜手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术区消毒铺巾,分别在距肛缘2cm处各做一月牙形切口,切除瘙痒明显皮肤。同时潜行分离并破坏皮下感觉神经末梢,充分止血,以4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术后预防感染,1周拆线。切口不宜太深,皮下潜行分离充分,以免切口张力过大裂开。
在肛门正前后位距肛缘1.5cm处,切开皮肤,切口长1.0cm,以蚊氏止血钳自切口进入,充分围绕肛门做钝性分离,离断皮下神经末梢。止血缝合,术后预防感染,1周拆线。离断皮下神经末梢范围根据瘙痒范围而定,要保持术区引流通畅,预防感染。
分别在肛门两侧距肛缘2.0cm处各做一弧形切口,并沿切口向两侧行皮肤游离,断皮下浅层感觉神经末梢。充分止血,皮肤复位,间断缝合,术后预防感染,1周拆线。
可用红外线、紫外线照射肛周患处,或采用X线、同位素32磷贴敷等方法,淀粉浴、矿泉浴有一定疗效。
肛周瘙痒症因分类不同,预后也与所区别,继发性肛周瘙痒症继发于肛周疾病,有明显致病原因,容易治疗。原发性肛周瘙痒症不易治愈,也易复发。
肛周瘙痒症能否治愈要根据疾病分类及具体病因判断,继发性的可以治愈,原发性的不易根治,容易复发。
肛周瘙痒症患者积极正规采取治疗后,对其生存时间无影响。
治疗结束后,遵医嘱视病情恢复情况决定复查时间。
肛周瘙痒症的病人要清淡饮食,尽量少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诱发过敏的高蛋白食物,多饮水,摄入充足的蔬菜、粗粮等含纤维素的食物。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特异性蛋白质食物,如辣椒、鱼、虾、蟹等。
忌饮酒,多饮水。
宜饮食清淡,摄入足量蔬菜、粗粮等。
肛门瘙痒症患者日常需要注意肛周卫生,更换棉质贴身衣服,减少化纤对皮肤的刺激,同时不要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瘙痒时尽量不要抓挠。
肛周瘙痒症的患者应保持合理运动,有助于肠道的蠕动,保证肛肠的正常工作,减少肛周瘙痒症因其他肛肠疾病加重。
遵医嘱正确外用或口服药物,尤其是口服药物,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很重要,不要突然停药或自行过早换药。
勤修剪指甲,避免搔抓患处,抓挠会进一步刺激皮肤。
穿棉质较为宽松的内裤,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天清洗更换,放在太阳下暴晒,定期换新,避免穿着紧身裤。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喝水,防止便秘。
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或香味的肥皂。
肛周瘙痒症没有明确的可预防因素,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规律作息、合理增加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糖尿病、肛肠疾病等原发疾病。
每天清洗,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燥,但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
内裤每天清洗更换,放在太阳下暴晒,定期换新,避免穿着紧身裤。
衣物和床上用品尽量使用纯棉制品,减少或避免毛织、化纤制品。
舒缓心情,避免焦虑、烦躁等情绪波动,压力和精神紧张也会诱发或加重瘙痒。
4900点赞
[1]高凤岐等主编.新编临床肛肠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6):474-476.
[2]柏连松,张雅明主编.柏氏肛肠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98-301.
[3]于永铎主编.中国肛肠病诊治彩色图谱大全[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05-107.
[4]陈杰,陈威,陈孝主编.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3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588.
[5]杨宝峰,陈建国主编.药理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