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囊肿是由于蛛网膜破裂致使脑脊液在局部进行性聚集形成,是一种脑实质外非肿瘤性良性病变。多数情况下,蛛网膜囊肿是在头部外伤、巨颅症患儿或不明原因的头痛行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本病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反应迟钝等症状,治疗视病因而定,无特殊临床表现者,不需要进行治疗。有明显视力障碍及鼻漏者,大多主张手术处理,本病征预后与原发病因有关。
蛛网膜囊肿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颅内蛛网脓囊肿与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两型:
60%~80%患者可有临床症状,位于颅后窝、大脑深部和中线部位者常较早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和颅内高压。位于大脑半球凸面和颅中窝前部的囊肿常首先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症状性癫痫。患者头部轻微外伤后出现不易解释的临床症状者应考虑颅内蛛网膜囊肿可能。
脊髓型可位于硬膜外、硬膜内或神经鞘膜,引起相关神经根性症状、体征。
先天性发育异常是颅内蛛网膜最常见的原因,头部外伤、脑肿瘤、脑部感染、脑部手术等是本病的其他原因。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除先天性因素外,还可有由感染、椎管内出血、注射造影剂、腰穿损伤、椎管内手术等引起。
脑膜炎后因蛛网膜局部粘连而形成囊肿,囊内充满脑脊液。
损伤造成颅骨线形骨折,伴硬脑膜撕裂缺损,其下方蛛网膜下腔有出血或蛛网膜周围边缘处粘连,引起局部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引发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囊肿为颅内非肿瘤性液体积聚,在所有的颅内占位损害中占大约1%。
蛛网膜囊肿多数人可有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反应迟钝等症状,部分患者囊肿的体积较大,可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囊肿的发病部位不同,其典型症状也有所不同。少数人可有轻度偏瘫等症状,可引起脑疝、癫痫等并发症。
囊肿压迫易造成颅内压增高,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反应。
因蛛网膜囊肿压迫囊组织,引起发育缓慢及神经压迫,造成反应迟钝临床表现。
大脑凸面蛛网膜囊肿常见于婴儿或成人。婴儿凸面囊肿常见症状是头颅进行性增大,颅骨局限性膨出,两侧不对称,有时有癫痫发作。成年人凸面囊肿常见症状是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肢体活动障碍、进行性对侧轻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少数儿童病例可并发视器官障碍,其中主要有晶体和虹膜异常、严重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或视野缩小。
脑脊液鼻漏的发生率约7%~19.2%,多有头痛。
成人患者多无内分泌改变的症状或体征,部分可有垂体前叶和后叶功能减低,儿童可有下丘脑-垂体轴功能检查异常。
儿童病例可伴有骨骼发育不良综合征。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癫痫、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时应立即到神经外科就诊,需行CT或MRI、病理检查、脑电图等检查来明确诊断,蛛网膜囊肿注意需与脑穿通畸形及颅内上皮样或皮样瘤鉴别相鉴别。
如发现不明原因发生癫痫请及时就诊。
如发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反应迟钝、轻度偏瘫,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蛛网膜囊肿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颅内压增高、头晕、呕吐等症状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急诊科等。
症状时间长短,病史时间长短?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反应迟钝、轻度偏瘫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其他家族史?是否在外院进行治疗?
做过哪些检查,吃过什么药?
检查受累颅盖骨变薄向外膨隆,是否合并脑积水、脑室受压等情况,确定蛛网膜囊肿位置。
MRI可观察囊肿与脑脊液池间通畅程度,是评价脑脊液循环通路一个很好的方法。
病理检查为确切检查,是诊断蛛网膜囊肿的金标准。
脑电图可检查是否有脑部异常放电,确定是否为癫痫。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先天性者多发生于儿童。
先天性者好发于侧裂池、大脑半球的凸面、鞍上池和枕大池,极少数情况下可发生在脑室内。
MRI检查:蛛网膜囊肿呈类圆形或多边形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边缘光滑锐利,靠近颅骨时可见颅骨压迹,增强扫描时不强化。
脑组织缺失,脑脊液充填空腔,故腔与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CT扫描可以鉴别。
颅内上皮样或皮样囊肿,为实质性肿瘤,CT扫描与本症相同均示低密度区,但前者边缘锐利,一般无占位效应,由此进行鉴别。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辅助治疗等。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手术治疗主要清除病灶,药物治疗控制颅内高压及控制癫痫。
药物治疗以抗癫痫为主,常用药物为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乙琥胺、丙戊酸钠、地西泮,癫痫大发作使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小发作使用乙琥胺,丙戊酸钠皆可使用,地西泮主要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甘露醇主要用以控制颅内高压脱水,控制脑水肿。
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残余的囊壁再生长或是残端的再闭合是囊肿复发的根本原因,尽量多的切除囊壁是预防囊肿复发的根本方法。全切困难时也要做到壁层的大部切除,打通周围脑池,让囊液分参与脑积液循环。
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开窗便可满足手术需要,尤其适合鞍上池、四叠体蛛网膜囊肿患者。手术方法主要有单纯内镜囊肿造瘘术、内镜造瘘加部分囊壁切除术、内镜囊肿-脑室造瘘术。中颅窝是蛛网膜囊肿最接近脑基底池,便于应用神经内窥镜开窗囊肿脑池造瘘术。另外也有报道囊肿-失状窦分流术、囊肿切除术膜状腱膜下引流术、颞肌骨膜瓣填塞治疗蛛网膜囊肿,对消除囊肿、缓解症状也有不错的效果。
蛛网膜囊肿患者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大多可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一般应定期复诊CT及MRI。
蛛网膜囊肿患者大多可治愈。
蛛网膜囊肿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蛛网膜囊肿患者间隔3月复诊CT及MRI,必要时可行脑电图检查,如癫痫症状严重,必要时可行癫痫病灶切除术。
蛛网膜囊肿和饮食关系不大,一般无需特殊饮食。
蛛网膜囊肿患者护理应注意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防止二次受伤,避免剧烈运动,要及时监测脑内病变。
因此病需服用抗癫痫药,应了解各类抗癫痫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服用。
因术后可出现低压性头痛,可能导致晕倒,因此需要注意安全,家属注意保护患者,防止二次受伤。
蛛网膜囊肿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未做手术患者出现囊肿破裂。
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如蛛网膜囊肿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增高,发作情况严重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或再次出现颅内压增高情况,常规应3月行一次低剂量CT检查脑内病变情况。
蛛网膜囊肿患者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近期内勿沾水,勿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蛛网膜囊肿此病病因尚未明确,无有效预防措施,应每年体检一次,如发现不良症状应及时进行就诊。
所有人群均应1年体检一次,检查一次低剂量CT检查,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反应迟钝、癫痫等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蛛网膜囊肿此病病因尚未明确,无有效预防措施。
4229点赞
[1]王焕明,胡飞,邵强,等.颞叶蛛网膜囊肿继发癫痫的外科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12(3):199-201.
[2]王子德,朱玉辐,陆冬,朱一硕,马强,贾郡,路洋,杨长志,史梦乐.后颅窝蛛网膜囊肿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9):798-802.
[3]高亚峰,张义彪,马思贤.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3):167-16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