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裂是一种先天畸形,一般是在胚胎发育的第1~7周期间,颜面部的发育出现异常,鼻中或侧突及于其下端所分化出的两个球状突,不能按正常的发育过程在中线部位左右两侧互相融合所形成畸形。一般鼻裂可以分为鼻正中裂和鼻侧裂两种类型,主要依赖于手术整形进行治疗。
是指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两个球状突未能在中线部位左右两侧互相融合所导致而形成的畸形。且畸形程度较轻者,临床表现为鼻小柱和舆尖部增宽,正中出现一个构形凹痕,鼻翼软骨和鼻侧软骨向外方移位。而畸形程度较重者,两鼻孔间距离增大,鼻下部完全分裂为较为对称的两个部分,鼻梁部又宽又平,且出现眶距增宽的形态。
是指患儿的一侧或者双侧的鼻翼局部出现全层裂口,且裂隙两侧的鼻翼可有轻度移位和变形。
鼻裂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导致鼻子不能正常发育,鼻子出现畸形。该病好发于孕检时发现胚胎发育不正常的患儿、遗传基因携带者,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也会导致鼻裂的发生,比如母体病毒感染或营养缺乏。另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鼻子的正常发育。
鼻裂主要是由于鼻粱中线存在深沟,将鼻型分隔成两个部分,或者由于在胚胎期间发育异常,使得鼻背部变宽,鼻子无法正常发育而出现裂沟。还有的鼻裂患儿会出现特殊类型的鼻裂,称为双鼻畸形,即有双鼻。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孕妇经受过强度较高的辐射,服用过某些化学药剂,亦或是居住地附近存在化工业污染,则可能会有影响胚胎发育,诱发鼻裂畸形的形成。
在一些特殊的条件的影响下,因母体营养缺乏、病毒感染等,影响母体的健康状况,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引起畸形的发生。
鼻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如果小儿出生后有鼻裂的话,经过治疗后,复发风险为4%。且鼻裂畸形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鼻裂的发病率母系患儿后代比父系患儿后代高。一般来说,父系患儿的后代发生率为3%,母系患儿的后代发生率为14%。在母亲怀孕期间,如果母亲有鼻裂畸形,那么婴儿也容易患鼻裂畸形。
往往有家族史的患儿,在出生时由于可能携带鼻裂遗传基因,因此是本病的好发人群。
鼻裂通常是指双侧或单侧的鼻孔间有一个沟形凹痕,凹痕可位于鼻子的正中或者偏左侧或者偏右侧的部位。一般来说,鼻裂可分为鼻正中裂和鼻侧裂。如果畸形程度较严重者,也会出现一些其他颜面部的畸形,如唇腭裂,酒糟鼻为鼻裂患儿常见的并发症。
在胚胎的第7周期间,两个球状突未能在中线部位左右两侧互相融合所导致。轻度畸形者的鼻小柱和鼻尖较正常增宽,两侧闭孔间距离增大,正中有有沟状凹痕,沟较深者可呈双重鼻头,鼻翼软骨和鼻侧软骨向外方移位。重度畸形者的鼻下部位于下中线上,完全分离为两个部分,鼻中隔增厚或为双中隔,两侧鼻骨不分离,两个鼻孔远离,鼻梁扁平,眼距增宽。
患儿的一侧或者双侧鼻翼局部出现全层裂口,裂隙两侧的鼻翼可有轻度移位和变形。
可伴有其他颌面部畸形,比如唇腭裂。
本病一般不影响生理功能,在医疗水平较差地区,对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来说,当无法承担手术费用使,患儿可遗留严重的颜面部畸形,影响美观,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出现。
鼻裂患儿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引起的,一旦检查发现有异常迹象,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就医时应正确选择就诊科室,畸形情况较严重可选择整形外科、畸形程度较轻可以选择耳鼻喉头颈外科。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该做的检查,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便于确认相应的手术方案。就诊时,鼻裂应该与鼻裂和鞍鼻鉴别诊断。
本病为先天性畸形,一出生即可发现,在生产医院接受治疗即可,如该医院不具备手术条件,可与婴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遵医嘱转院。
如果鼻裂畸形的情况较轻,可以选择耳鼻喉头颈外科进行就诊。
如果鼻裂畸形情况的情况较严重,应该选择整形外科就诊。
有没有家族史?
孕妇是否做过产前诊断?
孕妇在怀孕时期是否有服药史、吸毒史?
孕妇有无病毒感染?
孕妇是否接触X光幅射线?
检查对鼻子的功能及外观的影响程度,鼻内检查,查看鼻中隔有无增厚或为双中隔,查看两侧鼻骨有无分离。
便于与正常的鼻咽部组织相对比。
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比正常鼻咽部的结构功能,再对病理部分做一个评估和预测。
观察患儿鼻正中裂或鼻侧裂的症状,明确患儿属于鼻中裂和鼻侧裂的哪一种类型。
通过体格检查来了解有无其他合并的畸形。
通过影像学检查,与正常鼻咽部进行对比,即可清晰的展现出鼻咽部的病理表现。
在诊断上,需要注意鼻裂与鞍鼻相鉴别。
如果是鼻裂畸形,临床表现上常有眶距过宽,属于先天性发育畸形。
如果是鞍鼻俗称塌鼻梁,是指鼻梁比正常的高度低、鼻背呈不同程度的凹陷,但鼻尖上翘呈马鞍状。且鞍鼻多由外伤、感染引起,见于先天发育畸形。
鼻裂治疗主要以矫形手术纠正为主,以不影响鼻子的正常功能和外观为目的。鼻中裂治疗主要以鼻裂修复术为主,鼻侧裂的治疗可以由鼻裂修复术和鼻翼缺损修复术相结合。
本病无需药物治疗。
对于鼻正中裂的情况,其治疗方法应根据裂隙的大小及严重程度而定。手术时,首先沿沟形凹痕的两侧缘做一个切口,再进行切除凹陷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而后通过切口向左右剥离,以便能充分暴露鼻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然后将互相分离的软骨向中线牵拉并缝合。如果切除皮肤后,两侧皮肤的对合情况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额部皮瓣旋转,再造鼻头、鼻背以及鼻根。然后对额部皮肤进行一个预测,如果额部皮肤过紧,取瓣后会出现创面直接缝合困难,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行额部扩张术,再用扩张的额部皮瓣修复鼻部缺损。如出现鼻梁高度不够的情况,可同时行骨或软骨组织移植充填垫高。且如果两眉间相隔较远时可以行两侧眉内侧端的Y-V手术,并向中线推进,以达到缩小眉间宽度的目的。
鼻侧裂,当鼻侧裂的范围不超过鼻尖时,治疗方式大多不能直接采取简单的沿裂缘做切口、分层缝合的方法修复。一般需要将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将移位的组织复位,切除变形的组织,再按照实际创面的大小,在耳郭的适当部位取复合组织进行游离移植。耳郭复合组织带蒂移植若缺损宽于1.5cm,则应该行耳郭复合组织岛状瓣修复术,可以参见“鼻翼缺损修复术”。鼻侧裂所形成的缺损,也可用局部皮瓣、游离植皮、额部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
对于鼻翼上方缺损,先进行切除疤痕,再进行植皮加压。
对于鼻翼边缘缺损,选取最理想的复合移植物材料即耳轮组织,其质量、厚度、弹性、色泽均与鼻部组织极相似,而且如果所需要的移植片宽度不超过1.5cm,则耳壳的变形并不引人注意。
切除缺损处的疤痕并将其下部剖开,向下翻入鼻腔,可以作为部分衬里,同时可以达到扩大组织接触面的目的,使移植片容易存活。
在切取耳壳耳轮外缘之复合组织之前,需要仔细量好所取的组织片的大小,实际选取的组织片应该要比所需的略大一点为最佳。然后切取组织,将耳轮的缺失处相对缝合,在手术后耳壳将会略变小一点,无美观上的不良后果。
将取下的耳轮组织,在缺损处仔细的缝合。内层的皮肤和鼻前庭的皮肤相缝合,但不缝合软骨,外层皮肤最后缝合。术后1周开始进行换药,假如此时移植片已呈暗红色,则2~4天内将逐渐变为鲜红,说明它已经存活,待10天后取出所填之纱条,拆线可安排在稍后几天。
在正规医院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鼻子的外观以及功能。鼻裂预后较好,不影响自然寿命。治疗出院后,应该按时到医院进行复诊。
鼻裂患儿应在合适的时机到正规医院就医,做治疗手术后可以治愈。
该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一个月进行一次复诊,检查鼻子外观以及鼻子功能有无影响,若复诊一切正常,而后可三个月、半年、一年复查一次。
本病患儿只需要进行母乳喂养即可,母乳可满足婴儿的影响所需,如果是大月龄患儿,听从主治医师意见添加辅食。
鼻裂患儿的日常护理多注意饮食的搭配和禁忌,同时应多注意患儿的心态,积极调整心态,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心理障碍。
对于小儿患者,家属不应该虐待、遗弃患儿,并选择合适的机会为患儿进行治疗。
如出生的孩子为鼻裂,可早期予鼻颚裂专用奶嘴给予孩子喂养,待孩子长大至2~3岁以后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进行血常规的化验,监测机体术后白细胞的数量,监测有无炎症的发生。
鼻裂主要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因素等引起,在怀孕和生产之前都要做好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做好孕检,孕妇注意做好产前诊断,定期产检,并且要注意预防病毒感染。
检查有无遗产基因携带,注意一点,即使患儿经手术治疗后外观恢复正常,但患儿本身还是具有相应的遗传基因,注意下一代做好相应的遗传诊断。
对各种电离辐射应该做好避免和防护工作。
怀孕期间注意避免病毒感染,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检查出遗传病的携带者,应该采取适当的指导措施。
做好产前诊断,检查有无遗传基因携带。
积极治疗疾病,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加强环境保护,避免不适当解除变剂水。
4289点赞
[1]孙虹,张罗主编.耳鼻喉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76.
[2]王士美,陈军,王思明.先天性鼻裂1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
[3]孙长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