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是由立克次体感染使结膜中的小血管扩张、白细胞向损伤部位聚集,导致结膜炎症,会出现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并不严重,但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属于感染性结膜炎,是被立克次体感染所致,好发于从事疫区工作者、野外作业农民,居住环境差以及眼部不卫生者,其诱发因素主要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立克次体感染,立克次体为细胞内寄生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立克次体感染使结膜中的小血管扩张、白细胞向损伤部位聚集,导致结膜炎症。
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经常用手和袖子擦眼睛,易受到立克次体感染导致出现立克次体性结膜炎。
到水质不洁净的地方游泳,易受到立克次体感染导致出现立克次体性结膜炎。
吸烟、酗酒、熬夜、压力过大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结膜的自我防御能力会下降,易受到立克次体感染导致出现立克次体性结膜炎。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可以发生于世界各地,传播迅速,无性别、年龄差异,常发生于温度较高、蚊蝇较多的夏、秋季,一般是5~10月份。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再接触到被感染者的眼睛而发病,可感染单眼或双眼。这种接触传播最常见的方式是用不干净的手接触眼睛,其他方式还包括共用毛巾、共用眼部化妆品、游泳接触脏水等,也可通过蚊、蝇等昆虫传染。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好发于从事疫区工作者、野外作业农民,居住环境差以及眼部不卫生者。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症状明显,患者常出现眼睛发红、分泌物多等症状,未波及角膜者视力一般不受影响,其并发症包括视力受损或失明、干眼症。
指结膜的血管扩张,但不会渗血,也不发生细胞浸润。
患者清晨醒来,可能出现眼睑被分泌物黏住的情况。
血管扩张时的渗出液进入球结膜下组织,导致结膜水肿,严重者突出于睑裂之外。
单纯的结膜上皮损伤不会导致瘢痕的产生,只有损害累及基质层才形成瘢痕。早期的瘢痕化表现有结膜穹隆部缩窄和结膜上皮下纤维化。
结膜肉芽肿,结膜上生有肉芽肿,即边界清楚的突起,较少见。
当病情累及角膜出现角膜溃疡、瘢痕,会使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生成结膜瘢痕时会造成眼睑和眼珠粘连、眼睑变形或继发干眼,出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症状。
当普通人群出现眼睛发红、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加时,建议及时就诊于眼科,进行结膜分泌物涂片和培养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为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注意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免疫力低下者进行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立克次体性结膜炎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普通人群出现眼睛发红、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加等疑似结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为克次体性结膜炎的患者,若病情严重、迁延不愈甚至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为传染性疾病,也可去感染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是单眼发病还是双眼发病?
目前有什么症状?(如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是否有外出工作史?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史?
首先检查患者的视力,然后用光学仪器检查患者的眼睑、结膜、角膜,看是否有水肿、瘢痕、出血等。
本方法可确定是否为立克次体性结膜炎,在患者病情严重或治疗效果不好时采用。
革兰染色和姬姆萨染色初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结膜的炎症反应特点,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的可能为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检查中可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症反应细胞,通过它们数量和形态上的不同用于辅助诊断。
对于治疗反应极差和多次不明原因复发结膜炎的患者可能有帮助,用来排除肿瘤性疾病。
最常用于立克次体感染诊断的方法为外斐试验(通过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阳性率为70%~80%,但特异性较差。
首先根据患者的发病过程和出现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临床表现可初步判断。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通常是双眼发病,并可累及家人。
在结膜分泌物中培养出立克次体即可确诊为立克次体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由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症。患者的结膜分泌物为脓性、黏液性,甚至分泌物会糊住眼睛使患者睁眼困难。
病毒性结膜炎是由人腺病毒株、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症。患者的结膜通常有水样分泌物,常伴有耳前淋巴结的肿大和压痛,或者同时存在类似感冒的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通常是由外界的物理性刺激(如风沙、烟尘、紫外线等)和化学性损伤(如医用药品、酸碱或有毒气体等)引起的结膜炎症,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方式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控制炎症,恢复或维持正常的视功能,治疗潜在的全身性疾病以及防止或减少眼部受损,患者治疗周期一般为7天左右。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所有可导致结膜炎加重的因素,使用人工泪液可稀释病原体,润滑眼表,缓解干涩、发痒等症状,另外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
当患者出现全身性的感染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情况下活动不受限制,但避免用眼过度。
为治疗立克次体性结膜炎的首选药物,属于广谱抑菌剂,对立克次体也有抑制作用,对四环素过敏者禁用。
为抑菌性广谱抗生素,立克次体对其敏感,通过阻止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对氯霉素过敏者禁用。
可以起到滋润眼睛的作用,有效缓解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眼部不适的症状。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发生结膜瘢痕,导致眼球和眼睑粘连或眼睑变形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主要是清洁,常用生理盐水等溶液。不建议在家自行冲洗,操作不当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交叉感染。
因结膜炎的分泌物较多,如果遮盖患眼,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于结膜囊内,且遮盖后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结膜炎加剧。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的预后比较好,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能治愈,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且无相关后遗症发生,建议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1~2周后去医院复诊一次。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能治愈。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使用药物治疗1~2周后去医院复诊,以确定是否有改善或者痊愈,一般不需要做额外特别的检查。
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无特殊的饮食禁忌,保持正常饮食即可。
眼部的日常护理对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恢复都很重要,需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的清洁,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同时若症状无好转或加重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最好停止使用隐形眼镜。
注意手部和眼部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经常洗手。
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眼部化妆品、洗漱用具。
洗头时注意不让脏水流入患眼,当单眼有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时,不要用同一块毛巾触碰另一只眼。
患者近期不要游泳,避免公共活动。
可以佩戴太阳镜减少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若立克次体性结膜炎患者眼睛红肿、视物模糊等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结膜分泌物增多或者变得浑浊、黏稠,请马上就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时注意个人防护是预防立克次体性结膜炎发生最有效的措施。
健康用眼,注意卫生,睡眠要充足以保持健康状态。
外出旅游者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受到寄生微生物(如立克次体)感染,导致立克次体性结膜炎发生。
4850点赞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Kanski临床眼科学/(英)坎斯奇(Kanski),(英)保令(bowling)著,赵培泉译.第7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3]李凤鸣,谢立信.中华眼科学.中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