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脑膨出的发生常常是由于意外伤害导致头部严重外伤,使颅骨受损导致脑组织从缺口膨出或者骨碎片等进入颅内进而压迫脑组织膨出。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颅内组织水肿、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力增高,从而引起患者意识障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瞳孔散大。在治疗上,根据患者情况及时降低颅内组织高压,有感染的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决定疗程长短。对于颅骨出现损伤的患者,根据受损程度进行手术治疗。外伤后脑膨出患者经过及时、有效、正规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效恢复;但是此病经常是危急重症,再加上未经过及时有效治疗,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根据脑膨出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将外伤后脑膨出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
伤后一周内出现,无明显感染,治疗效果好。
受伤一周后出现,感染严重,治疗效果不好。
外伤后脑膨出的病因比较明确,往往是由于意外伤害导致头部严重外伤或颅脑手术引起。此外,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休克也可以诱发外伤后脑膨出。
外伤后脑膨出的发生最根本、最主要的病因是由于意外伤害或头部外伤接受手术治疗后导致头部严重外伤,颅骨受损导致脑组织失去头皮、颅骨等外部组织的保护,脑组织很容易出现水肿、脑出血、血肿形成等,促使局部组织从缺失部位膨出。
由于手术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微小血管出血等原因,使颅内出现迟发性的血肿,从而引起颅内高压等表现,增加了组织从缺失部位膨出的机会。
由于患者自身因素或者手术过程未妥善处理造成颅内组织发生急性肿胀,就会使组织从缺失部位膨出。
由于休克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继而颅内组织水肿引起颅内高压表现,使组织从缺失部位膨出。
本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外伤后脑膨出常常是由于意外伤害导致头部严重外伤引起,故而多发生于安全意识不强的人。
外伤后脑膨出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颅内组织水肿、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力增高,从而引起患者意识障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瞳孔散大。外伤后脑膨出可因颅内感染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
表现为头部出现持续性钝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和意识出现障碍,甚至可出现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大小不一,瞳孔对光反射不存在等。
主要表现为突然语言表达障碍、肢体运动协调障碍、抽搐等症状。
外伤后脑膨出常因外伤导致颅骨受损,颅骨外部组织缺失等引起颅内感染,从而出现以下并发症。
化脓性脑膜炎是严重的颅内感染之一,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典型症状是发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项强直、癫痫发作等。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典型症状是发热、头痛、呕吐等,有颈部抵抗感、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
由于颅内感染使静脉窦周围组织感染,细菌或带菌血栓随血进入窦内,使得窦内形成血栓及发生炎症。典型症状是寒战、发热、盗汗,并有头痛、呕吐等。
发生在脑室系统及其周围的颅内感染,常继发于颅脑外伤或手术(尤其是长期脑室外引流),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由细菌入侵脑室引起。本病发病早期以发热、颈项强直为主要症状,伴有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晚期以瞳孔改变、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
外伤后脑膨出属于危急重症,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散大等颅内压力增高表现,应该立即就医;对于严重头部损伤患者也应该及早就医,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及患者生命。
发现患者出现严重头部外伤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或者无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瞳孔散大,或者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无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出现严重外伤、意识障碍、瞳孔散大、昏迷优先考虑到急诊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是否有外伤史?在哪里受伤的?怎么受伤的?受伤多久了?
受伤后有没有做过相应的处理?做了哪些处理?处理措施是否有效?
以前有没有做过头部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怎么样?因为什么原因做的手术?做的手术方式是什么?
受伤后是否就医?去医院后做过哪些处理措施?做过哪些检查项目?
有没有其他疾病史?
主要用来判断患者外周血象情况,辅助诊断。头部发生外伤后可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患者外周血象多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清中C-反应蛋白增高。
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是否有颅骨骨折碎片、颅内金属异物等,进一步判断因异物引起的外伤后脑膨出。
通过头部CT可以显示定位脑膨出位置以及周围脑组织肿胀、出血等损伤情况,可依据CT扫描表现对疾病做出诊断。
有头部外伤史、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脑组织膨出等疾病特征表现后,即可对本疾病进行确定诊断。
血常规检查等可发现感染。
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膨出性质。
先天性脑膨出是非后天因素造成,出现时间较早,无明显的外伤史,可与外伤后脑膨出直接鉴别。
外伤后脑膨出主要是对症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及时降低颅内组织高压,有感染的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决定疗程长短。对于颅骨出现损伤的患者,根据受损程度进行手术治疗。
常用脱水剂是甘露醇,在脑膨出情况发生后,颅内压常常增加,运用甘露醇静滴可以增加水的排泄,有效降低颅内压力。
常用头孢曲松,在发生感染后采用静脉给药,用药持续时间要足够长,必要时可根据病情,采取鞘内注射给药方式、脑室内注射或脓腔内注射的给药方式,以控制感染的发生,防止患者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脑室炎、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窦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从根源上使病情得到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照医嘱,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自行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主要目的是减低颅内压力,在疾病初期脑组织膨出移位会压迫其他组织,引起颅内压力增加。此时情况危急,若不及时降低颅内压力,患者将发生生命危险。此手术通过去除部分骨瓣可以有效快速降低颅内压力。
对于外伤后脑膨出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组织有出血或者血肿等。此时需要开颅用吸引器来清除颅内血凝块或者止血,防止脑组织出血肿胀,进一步增高颅内压力。
针对外伤后脑膨出患者急性期,由于颅内压力增加,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此时吸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血氧浓度,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很重要。
有些外伤患者可能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此时给予补液治疗,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对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也有重要意义。
常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有利于膨出的脑组织复位。
外伤后脑膨出患者经过及时、有效、正规的治疗,通常可以治愈。但是此病经常是危急重症,处理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
部分患者能治愈,若出现疾病持续进展,最终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外伤后脑膨出经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但若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死亡。
应每一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头部CT等项目。
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不利于疾病恢复,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非手术患者和手术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一致,也应先进行清淡饮食,如稀饭、面汤等。随着患者病情的恢复,可遵医嘱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若为糖尿病患者,同时忌甜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影响治疗效果。
忌烟酒,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鸡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外伤后脑膨出患者的护理以避免头部再次受到磕碰撞击、预防损伤再次发生为主,包括日常护理、用药护理、病情监测,还需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等。
保持手术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伤口交叉感染。
遵医嘱按时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减量。同时还要注意药物可能引发的相关不良反应,如有不适或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未减轻,应及咨询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家属应轮流守护,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患者坠床。
家属应及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心态。
患者应卧床休息,伤口愈合后,根据病情进行适当活动。
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
外伤后脑膨出患者术后应注意监测伤口是否有出血、渗液,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是否异常。术后患者若出现疼痛,需监测疼痛的位置并及时联系医生,防止二次感染。
外伤后脑膨出是由于头部受到严重外伤或者外伤手术治疗后保护颅脑的组织缺失,常与日常生活中患者缺乏安全意识相关。所以注意安全,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严重外伤的发生,是本病重要的预防措施。
生活中需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如果是在工地、工厂等场所工作,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带好安全帽。
4897点赞
[1]黄宜生,余力.颅脑外伤急性脑膨出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8):36-37.
[2]鲜亮,王守森.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24(12):569-571.
[3]印晓鸿,王远传,段劼.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预防策略[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02):140-14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