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皮神经炎,指多种原因引起大腿外侧神经损害,导致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与疼痛。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主要症状为股外侧的皮肤感觉异常。1895年首先由Bernhardt进行描述,继而Roth命名为感觉异常性股痛,因此也称Roth病。股外侧皮神经如果由于受压、外伤或感染等原因影响时,即可能发生本病。该病预后佳,但病程较长。应及早确诊,控制原发病。
股外侧皮神经系由股外侧皮神经自腰大肌外缘伸出后,会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3~5cm处进入皮下组织。在该神经行程中,如果由于受压、创伤等某种原因影响到股外侧皮神经时,即可能发生股外侧皮神经炎,好发于股外侧皮神经受压者,处于受凉、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居住者、外伤或感染者、全身性疾病者。
股外侧皮神经为纯感觉神经,分布于大腿前外侧下2/3的皮肤,由腰2~3神经根后支纤维组成,在腰大肌外缘向下跨过髂窝时于髂筋膜中走行,经过髂前上棘内下1.0~1.5cm处,在腹股沟韧带深面而进入股前外侧,穿过髂筋膜与腹股沟韧带构成的骨-纤维管道,此管道长2.5~4.0cm,存在一生理性直角弯曲(于盆腔的水平部与股部的垂直部之间)。股外侧皮神经出此管道后,行于大腿阔筋膜下方,于髂前上棘下方3.0cm左右穿出阔筋膜,此处神经被筋膜包绕而固定。因此,股外侧皮神经在出腹股沟韧带深面及穿深筋膜处两处易受卡压,当髋关节活动时被牵连或挤压,均可造成股外侧皮神经慢性损伤而引起卡压症状。
脊椎畸形、腰椎骶化、椎间盘突出、盆腔炎、阑尾炎、妊娠、负重劳动、盆腔肿瘤等,都可诱发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如果由于受压、外伤或感染等原因影响时,即可能发生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多见于20~50岁较肥胖的男性,也见于孕妇及劳动者。
股外侧皮神经受压者,如妊娠女性、脊柱畸形。
处于受凉、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居住者。
外伤或感染者。
全身性疾病者,如肥胖、糖尿病。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典型症状是股前外侧皮肤感觉障碍,主要以麻木多见。少数人会出现外阴部疼痛、排尿痛。
股前外侧下2/3处出现皮肤感觉障碍,常有麻木、刺痛、蚁走感、烧灼感、发凉等症状,其中以麻木最常见,且常为初发症状。上述症状在站立或行走及体力劳动后可加剧,休息后可缓解。常为单侧性,少数双侧发病。慢性病程,症状时轻时重,常数月至多年不愈。
患者对于温度、痛觉等敏感度降低,如针扎或是触碰冰凉的物品没有明显的疼痛或寒冷的感觉出现。
部分患者有外阴部灼热痛、性交痛以及排尿痛,尿痛是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所致。此外患者的皮肤还可轻微变薄,其颜色可出现变化,变浅或是颜色加深,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局部皮肤过敏。
普通人群发现大腿前外侧下2/3的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高度怀疑股外侧皮神经炎时,应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进行体格检查、腹部彩超、CT,以便明确诊断,注意与早期麻风病鉴别。
孕妇、肥胖男性可以定期体检,一旦体检中发现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大腿前外侧下2/3的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高度怀疑股外侧皮神经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患者,若见尿痛、性交痛,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如排尿痛,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泌尿外科等。
大腿哪个位置麻木?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大腿外侧麻木、蚁行感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排尿痛、性交后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体检时可发现在股前外侧下方有大小不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主要是痛、温、触觉减退或消失,而压觉存在,有时可有压痛点。该处皮肤可有轻度菲薄,汗毛减少及干燥,但肤色正常,无肌萎缩及运动障碍。有外伤者,局部肿胀,可触及压痛点,稍晚则可摸到条索状物。
血液检查通常无特殊发现,要检查血糖、HLA-B27、肌电图等。
可明确疼痛出现的原因,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若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发生异常变化,可能出现了早期的周围神经病变。
给予患者一些感觉系统的刺激,观察有无生物电反应,有利于定位损伤部位。
可测定末梢神经功能以及明确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骨外侧的皮肤感觉异常。
神经检查可见到神经肿胀、神经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及神经退行性变,患处组胺试验及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皆正常可明确诊断。
皮节刺激体位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可帮助诊断。
股外侧皮神经炎需要与骨神经病、腰丛神经病相鉴别,一般通过其典型症状结合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患者主要可以出现股四头肌、髂腰肌无力,但不伴有感觉异常。
患者出现股四头肌、髂腰肌和大腿内收肌无力,伴有感觉丧失以及感觉异常,但好发于大腿外侧面、前面和内侧,严重者可能向下延伸至小腿内侧。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首先要消除诱因,缓解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一般患者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去除诱因,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应避免所处寒冷、潮湿的环境,避免长时间的负重劳动等。积极治疗能诱发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疾病,如腰椎骶化、椎间盘突出。
如维生素B1、甲钴胺等,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如糖皮质激素。
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影响相关止痛、镇痛药物处理,或局部注射2%的普鲁卡因进行封闭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已明确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病情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如股外侧皮神经减压术,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也不易复发,但容易遗留部分后遗症,医生会进行综合评估。
红外线或神灯疗法,短波或超短波疗法等,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能直接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松解组织痉挛及粘连,消除无菌性炎症等。
症见大腿外侧皮肤感觉麻木,蚁走感,痛、温觉及触觉迟钝或消失,行走和站立时加重。舌质淡或正常,苔薄白或薄黄,脉缓或细弱。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补肾壮筋汤。
症见大腿前外侧的下方2/3部出现蚁走感、麻木感,见局部疼痛,检查时可在大腿外侧出现大小不等的感觉障碍区,有时可出现压痛点。舌质暗,有瘀点或舌质正常,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紧。
温阳散寒,除湿止痛。
温阳胜湿汤。
病程短,有明显股外侧部受寒或坐湿地史,股外侧皮肤灼热,刺痛或蚁走感,局部皮色不变。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沉紧。
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三痹汤加减。
病程较久并有外伤或劳损史,股外侧皮肤不红,触觉痛觉明显减退,局部有压痛点,且拒按。局部皮肤枯燥干涩,甚至皮肤变黑。舌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桃红四物汤加减。
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预后佳,但股外侧皮神经炎病程长,时轻时重,常数月至多年不愈,需长时间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疗效,患者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第1、3、6月复诊。
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能治愈,但病程长,容易反复病情较顽固。
股外侧皮神经炎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复诊,如有不适随时就医。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皮肤感觉障碍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的饮食营养。不要吃辛辣、易过敏的食物。
忌辛辣食品,腰椎骶化、腰椎间盘突出容易诱发股外侧皮神经炎,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避免,腹内压增加,导致腰椎病发病,诱发此病。
不要抽烟、喝酒,忌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容易过敏的食物会导致瘙痒等症状加重。
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卫生,切勿抓挠局部,避免做重体力活,不要过分紧张,放松心情,多休息。
口服用药:了解各类营养神经等的作用及具体的用法、用量,家属应遵医嘱指导病人正确服用,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穿宽松内裤,避免患者应麻木、瘙痒抓挠局部。
规律锻炼: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如走路和慢跑,不要做高强度运动。
糖尿病的患者要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平时戒烟、戒酒,远离有毒环境。
患者要积极治疗能够诱发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基础疾病,如脊椎畸形、腰椎骶化、椎间盘突出、盆腔炎、阑尾炎等。
普通人群平时应避免股外侧神经受到损伤,积极治疗各种引起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疾病,有助于预防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发生。
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居住者,外伤或感染者,全身性疾病者可以定期体检,一旦体检中发现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加强腰腿部的功能锻炼,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改善劳动条件,注意体位动作方式,避免腰腿因外力牵拉扭转而损伤或直接碰撞、挤压而造成的局部损伤。
经常进行自我调护,如拿捏大腿局部肌肉、摩擦大腿局部皮肤、热水袋热敷大腿局部等,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代谢。
4737点赞
[1]李德爱,吕良忠,魏筱华.神经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蒋小玲.神经内科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3]窦群立,杨涛,牛淑亮.颈肩腰腿痛中医特效疗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