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脏、皮肤和眼,临床上90%以上的患者出现肺部损害,5%~15%的系统性结节病同时发生神经系统损害,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结节病称为神经系统结节病,主要症状与侵犯部位有关,最常见的受损部位是颅神经、下丘脑、垂体、基底核和脑室周围白质等等,可能会引起面瘫、瘫痪、感觉障碍、头痛等。治疗此病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采取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
神经系统结节病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结节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一定关系。
家系研究表明,结节病具有遗传易感性。
目前认为,结节病是在不明病因的作用下,辅助性T细胞出现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另外包括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Y等,对肉芽肿的形成起到作用。
接触杀虫剂、农药、滑石、人造矿物纤维等。
世界范围内结节病的发病情况不同,寒冷地区发病率略高,热带地区较少。我国神经系统结节病流行病学资料不完整,发病人群以20~40岁中青年为主,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大致相同。
20~40岁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结节病的人群。
神经系统结节病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累及部位,可表现为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有视力障碍、面瘫、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认知和精神行为异常等。
累及脑室周围白质、基底核、下丘脑及垂体、脑膜等部位,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或伴癫痫发作、尿崩症、视乳头水肿、偏瘫、偏盲、失语、不自主运动等。
见于10%的病例,多累及颈胸节段,以局部肉芽肿浸润及局部占位表现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单肢瘫、截瘫、腰腿痛、大小便障碍等。
脑神经损害是神经结节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见于50%~75%的病例,其中以面神经损害最为常见,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约占65%。此外,还可见视神经损害,表现为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或失明,眼科检查可能发现视乳头水肿、视力丧失或色盲。
约15%的病例出现周围神经损害,可表现为单神经病、多发性神经根病、远端对称性神经病等。
罕见骨骼肌损害,其中半数以上为亚临床病变,临床表现为肌无力、疼痛、肌肉触痛等,病情进展可出现肌萎缩。
神经系统结节病是结节病损害的器官系统之一,结节病是多器官系统的病变,最常见出现肺部、皮肤以及眼部病变,如肺结节病、结节性红斑、眼炎等。此外,骨关节、肝脏、肾脏、心脏等系统都可累及,出现相应的症状。
神经系统结节病多缓慢起病,如果患者突然出现面瘫、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运动障碍、头痛、呕吐等,需要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诊断为神经系统结节病患者如果出现头痛、呕吐、听力、视力下降。
既往没有诊断结节病患者,出现咳嗽、眼痛、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
若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突发颈项强直、剧烈的头痛、恶心、尿量减少。
神经系统结节病患者可至神经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出现异常表现有多长时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痛、呕吐、面瘫、偏瘫、截瘫、失语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肺病、皮肤、眼部症状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结节病病史)
家属中是否有相同病症?有遗传疾病史吗?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在急性期增高,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但敏感性与特异性低,血清白介素2受体可用于监测疾病的活动性。
可有轻度的白细胞蛋白升高、葡萄糖降低,可出现脑脊液免疫指标的异常。
可见软脑膜弥漫、局灶或多灶性病变,脑沟回呈结节样、线状强化。病变主要累及脑基底部,基底部中线结构,如下丘脑、垂体柄、视交叉、软脑膜增厚并强化。面神经和视神经强化病变,硬脑膜占位病变增厚并强化。还可见弥漫或局灶性脑白质强化病变、脑积水、脊髓强化病变。
可以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
取神经系统组织进行活检是本病的依据,检查风险较大,需在影像学检查下协助操作。
判断肌肉功能是否正常。
主要检测视神经功能,有助于诊断视力受损的程度。
神经系统结节病的诊断取决于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组织学检查,神经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神经结节病的标准,可结合神经影像学、脑脊液、血液化验等多种检查明确。
临床上有皮脂腺瘤、癫痫、智力障碍的典型三联征。CT表现为室管膜下钙化结节,多位于双侧侧脑室,呈多发、颗粒状高密影,突向脑室,呈烛泪样。非钙化结节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可见脑室边缘呈波浪状改变,轻至中度强化。MRI表现为室管膜下多发不对称性、向脑室内突出的结节,T1、T2为低或等信号,增强后非钙化结节有环形、圆形或结节样强化。
可出现脑膜炎、脑病和血管炎等神经系统炎症表现,以及全身中毒症状,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征类似神经系统结节病,但脑脊液抗酸染色阳性,PCR可检测到结核杆菌DNA可以鉴别。
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占位病变或为弥漫性病变,可累及脑膜、脑实质与中线结构,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占位病变、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和脑膜病变。可以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明确,必要时可做病变组织活检鉴别。
可出现脑膜癌病和颅内高压症状,神经影像学可见脑实质、脑膜占位病变或脑膜增厚,脑脊液检查能够发现肿瘤细胞,积极寻找可能发现原发肿瘤病灶。
神经系统结节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
如泼尼松,作为本病药物治疗的首选,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症状。需要遵医嘱规律、全程服药。
用于激素不能控制,激素减量后复发的患者,常用药物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英利昔单抗、环磷酰胺、氯喹与羟氯喹等,需要严密监测药物副作用。
药物治疗失败或危及生命,可考虑手术治疗。出现严重脑积水的患者可做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威胁生命的占位病变,可选择病灶切除术。
当药物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副作用的病例,或者难治性病例,可选择放射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
患者出现发烧、恶心、呕吐、头痛时给予对症治疗。
神经系统结节病经过正规治疗,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会导致瘫痪、失明,甚至死亡,预后不佳。
神经系统结节病难以彻底治愈,容易复发。
患者寿命与疾病的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
病情稳定后1~2个月复查。
神经系统结节病患者饮食需要均衡营养,原则上以优质蛋白、低糖低脂为主,适量补充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适量进食新鲜蔬菜、瓜果等,三餐规律。
宜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虾、豆制品、奶制品等。
避免抽烟、喝酒、喝浓茶。
忌进食油腻、过咸、过甜、辛辣、刺激性食物。
神经系统结节病患者注意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家人注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适当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打球等,注意不要运动过度。
按时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能多服或漏服,观察药物副作用。
定期门诊复查,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X线片、磁共振等。
患者因抵抗力低下,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感染。
预防神经系统结节病,需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粉尘及有毒物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规律作息,不要过于劳累。
直系亲属中有结节病的人群需定期查体。
注意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工作环境恶劣者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4925点赞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