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尿道炎是普通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黏膜以红、肿、热、痛等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尿道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大部分非特异性尿道炎者可在短期内痊愈,预后良好,但是病因未消除易复发。
非特异性尿道炎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往往有混合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导尿患者或中老年妇女。
感染因素,如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尿道口或尿道内梗阻,非特异性尿道炎常因尿道口或尿道内梗阻,如包茎、尿道狭窄、尿道结石。
导尿或尿道器械检查、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引起。
泌尿生殖道或邻近脏器炎症,如前列腺精囊炎、阴道炎、宫颈炎等,蔓延至尿道引起。
糖尿病、着凉上火及异物刺激可诱发非特异性尿道炎。
不规范性行为,阴道炎未治愈却频繁进行房事,包茎伴感染等,均可能诱发本病。
本病主要见于性活跃的青壮年,几乎所有沙眼衣原体感染都是性传播的。感染非LGV沙眼衣原体株的男子,一般都在1~3周后发生非淋菌性尿道炎。
青年女性伴有阴道炎,频繁房事诱发尿道炎。
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反复留置导尿或长期留置导尿者,一般是异物刺激尿道黏膜感染。
中老年女性,着凉上火引起免疫力低下,诱发尿道膀胱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是由多种普通细菌引起的,常见的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症状一般较轻,可在排尿时有发热感或痛感、尿道口红肿、分泌物较少。
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外口红肿、边缘外翻,常有浆液性或少量脓性分泌物,女性患者尿道分泌物少见,男性病人的主要症状是有较多尿道分泌物,开始为黏液性逐渐变为脓性。尿道黏膜呈弥散性充血和水肿,有时可形成浅溃疡,可有耻骨上及会阴部钝痛。
女性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并牵涉到阴道或下腹部,男性患者亦有轻度尿频、尿急伴尿道灼热感。尿道分泌物较急性期显著减少,仅有瘙痒或蚁行感,排尿刺激征已不像急性期显著,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仅在清晨第一次排尿时可见尿道口附近有少量分泌物,慢性病例晚期可形成尿道狭窄。
女性患者还可伴有黏液性宫颈炎,表现为宫颈外翻、水肿、糜烂等,伴有经期延长,经血量增多。此外,患者还可能有结膜红肿、关节疼痛、肛门瘙痒、肛门疼痛以及黏性分泌物等表现。
多数男性患者开始时即为慢性表现,急性期排尿有剧烈疼痛,并向尿道、阴囊发散。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压痛存在。
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最常见,典型症状为尿道炎与附睾炎并存,一般为急性附睾炎,多为单侧。查体可触及附睾肿大、变硬、有触痛,输精管可增粗。
女性患者常为发热、下腹疼痛,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查体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子宫体及两旁有压痛,有时可扪及肿物。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隐痛,合并子宫内膜炎时可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反复发作可导致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异位妊娠、流产等。
急性前庭大腺炎多见于一侧,发病时首先侵犯腺管,呈急性化脓性炎症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即患侧外阴部肿胀、灼热感、疼痛剧烈,有时有坠胀及大小便困难的感觉。在腺体开口处出现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脓肿。
非特异性尿道炎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若出现疑似非特异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立即到泌尿外科就医,做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以明确是否为非特异性尿道炎。
年轻女性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白带较多,应及时就医。
中老年女性着凉、上火后出现尿频、尿急时,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反复导尿或留置导尿,出现尿道刺痛、尿道分泌物异常增多,需即刻就医。
已经确诊为非特异性尿道炎,若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寻求医生帮助。
多数患者就诊于泌尿外科。
合并妇科疾病的女性建议就诊于妇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
出现哪些症状(尿频、尿急等)了?
出现症状多久了?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如淋病或非淋等)?
近期有发生过不规范性行为吗?
近期服用过哪些药物?
尿常规化验可见少数白细胞、红细胞或正常,能够辅助明确有无感染情况。
尿道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或细菌培养,可以排除淋菌性尿道炎,明确致病菌,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男性患者若无尿道分泌物,可作尿三杯试验,若第一杯尿混浊,镜检白细胞较多则为尿道炎。
男性患者应行前列腺分泌物镜检,可发现是否合并前列腺炎。
行尿道造影或膀胱尿道镜检查,可明确有无尿道狭窄及其他诱发病因。急性尿道炎期禁做膀胱尿道镜检查。
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衣原体较简便,但需有荧光显微镜,检查者需有一定的经验。临床常用的是衣原体抗原的检测,操作简便,同时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细胞培养是诊断衣原体的金标准,但操作复杂、费时,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设备,目前多在实验研究中应用。
支原体检查主要通过支原体培养来检测。正常人,尤其是女性宫颈中常可查到支原体,因而对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患者有尿道分泌物、尿道刺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男性尿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检查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在镜下平均每视野≥5个为阳性。晨尿,前段尿15mL沉淀物在高倍镜视野下,平均每视野≥15个多形核白细胞有诊断意义。或者男性患者小于60岁,无肾脏疾病或膀胱感染、无前列腺炎或尿路机械损伤,但尿白细胞酯酶试验阳性者也可诊断为非特异性尿道炎。
女性宫颈有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在镜下平均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0个有诊断意义,但应除外滴虫感染。
临床实验室诊断中只需见到有炎症细胞,如多形核白细胞,并排除淋球菌或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即可作出诊断。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在一定条件下,淋球菌也可以感染眼、咽部、直肠、盆腔,个别出现全身性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男性常见的症状是尿道炎,有尿频、尿痛,尿道口红肿、发痒,脓性分泌物流出等症状。诊断淋病需从尿道或宫颈取分泌物化验,女性必须做淋球菌培养,非特异性尿道炎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由此可以鉴别。
慢性前列腺炎可引起轻度下腹部隐痛,常伴有早泄、遗精或射精痛,小便终末有黏性分泌物,并发急性炎症时分泌物可为血性。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增大或缩小变硬,并有触痛,非特异性尿道炎患者的前列腺无明显变化,通过上述检查可与非特异性尿道炎鉴别。
由阴道毛滴虫导致的尿道感染,滴虫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频、尿急、痒感、分泌物增加、伴尿道烧灼样疼痛。可通过生理盐水法、实验室检查,从尿道分泌物中可找到滴虫,非特异性尿道炎无滴虫,由此可以鉴别。
非特异性尿道炎的致病菌不同,需要根据病原菌培养药敏确定采取的药物治疗种类。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良好。治疗总体遵循及时、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通过药物、健康教育、饮食调理等治疗。
临床常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治疗,前者叫强力霉素,目前常作为一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属于传统的抗衣原体和支原体药物。后者又叫美满霉素,口服吸收快且不受食物影响,两者可以单独用药。
常用药物是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适用于四环素药物治疗无效者。
用于非特异性尿道炎治疗的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甲磺酸培氟沙星等。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以87%以原形从尿液排出,24小时抑菌药物浓度也能抑制各种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非特异性尿道炎的病程较短,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非特异性尿道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预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但是该病容易复发。
非特异性尿道炎经过积极系统治疗,一般能治愈。
非特异性尿道炎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非特异性尿道炎治疗刚开始,建议3~5天复查一次,停药后1~2周复查一次,期间如有症状加重可随时复查。
该病与饮食关系不大,遵循膳食多样化、减少刺激性饮食即可,多喝水、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于病情恢复,预防疾病复发。
非特异性尿道炎患者日常需特别注意卫生,防止致病菌感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注意隔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并遵医嘱用药。
了解各类治疗非特异性尿道炎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无特殊注意事项,建议进行日常常规运动,如慢跑等增强体质。
戒烟、限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污染物,如内裤、浴巾以及其他衣物等应煮沸消毒,分开使用洗浴用具,禁止与婴幼儿或儿童同床、同浴,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留意非特异性尿道炎人群的症状体征、药物效应是否正常。成人需自我监测,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病情加重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治疗期间禁止发生性行为,即使使用安全套也不行。若夫妻一方一旦确诊有非特异性尿道炎,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夫妻或性伴侣双方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预防非特异性尿道炎首先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尿道、阴道口及肛门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尤其注意大小便后分别清洁尿道口与肛门,避免尿道受细菌感染。非特异性尿道炎的潜伏期比较长,自觉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因此有性生活的男性和女性要定期体检。
长期留置导尿或反复导尿,若感觉不适,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异常白带较多的女性,建议每年到医院筛查一次。
尿常规检查,若白细胞、红细胞数正常,则排除细菌感染。若细胞数异常,再做细菌培养,可明确为何种致病菌,进一步做尿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检查,若见到多形核白细胞,根据多形核白细胞数量,进行非特异性尿道炎诊断。
注意性卫生,且尽量避免盆浴,患者的衣物应当单独存放,以防发生交叉感染。
进行安全性行为,女方阴道炎异常、白带较多时禁止房事。
房间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证患者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勤换内裤、勤洗澡。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在促进疾病治愈的同时,可减少复发情况的发生。
多喝水、多吃流质食物、定时排尿、不可憋尿,有助于清洗尿道。
避免穿过紧的衣服或束裤,以免造成局部闷热,增加细菌繁殖的机会。
4448点赞
[1]黄伟.临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精粹[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
[2]杨培谦.重视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刊,200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