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厌氧菌感染是指因肠道感染厌氧菌所致的肠黏膜炎症性病变,多由进食厌氧菌污染食物或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以C型产气荚膜杆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肠炎为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可伴随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肠道厌氧菌感染发病较急,及时予抗生素等内科治疗可治愈,但若施治不及时可能引发肠梗阻等症,更甚者可出现休克。
肠道厌氧菌感染的疾病分类一般根据所感染的厌氧菌而分类,临床以C型产气荚膜杆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感染为多见。
C型产气荚膜杆菌所产生的可使肠道发生运动性麻痹,进而发生坏死。发病者以儿童多见,临床起病急骤。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常继发于手术后,尤于应用抗菌素后发生。
肠道厌氧菌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多由进食厌氧菌感染的食物或接触带有厌氧菌人群所致,内源性感染多因肠道菌群失调所致。本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不洁饮食或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可诱发。
肠道厌氧菌的内源性感染多由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如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诱发原本存在于肠道中的梭状芽孢杆菌异常增生。
肠道厌氧菌的外源性感染可因进食被厌氧菌污染的食物、饮水,或接触厌氧菌的携带人群或动物,经口传播所致。
有不洁饮食史,或与厌氧菌的携带人群或动物发生密切接触。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其副作用可诱发本病。
肠道厌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因所感染的厌氧菌不同而异。如C型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多发于夏秋,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和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容易因不洁饮食史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肠道厌氧菌感染。
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下,容易受外界因素刺激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肠道厌氧菌感染。
因手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易引起肠道厌氧菌感染。
肠道厌氧菌感染的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可伴随发热、恶心、呕吐、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严重患者可合并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巨结肠以及肠梗阻。
本病最典型的症状,大便呈黄绿色黏液样或呈蛋花样,粪便检查可见脓细胞,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多为脐周和中上腹阵发性绞痛,然后可转为全腹或右下腹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
常伴随发热、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因反复或持续性腹泻,并缺乏足够的补液,容易引起机体水电解质紊乱,轻则乏力、头晕,重则出现精神错乱、昏迷等。
肠道厌氧菌感染施治不当,可导致中毒性巨结肠,临床常见高热、谵妄、心动过速、定向力障碍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全结肠或阶段性结肠扩张的表现。
肠道厌氧菌感染施治不当,厌氧菌产生的毒素可通过抑制神经或直接刺激导致肠壁肌运动紊乱,引起肠梗阻。
当肠道厌氧菌感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或发热等症状或合并有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状时需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血便常规检查、钡餐及内镜检查辅助确诊。应注意本病需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相鉴别。
一般人群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者,应高度怀疑本病,需及时就诊。
曾确诊肠道厌氧菌感染但已痊愈者,突然出现高热、昏迷等急危症状时需立及就医。
肠道厌氧菌感染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如腹泻、腹痛等)
平均大便几次?大便颜色如何?伴有恶臭吗?
腹痛的部位?疼痛程度如何?
除了腹痛、腹泻之外,还有其他不适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或有无正在服用的药物?(如慢性胃部疾病、胃肠手术史等)
检查有无肠型、肠蠕动波,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肠鸣音异常。观察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腹部肿块等。
血常规:注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是否增多。
大便常规:注意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大便隐血试验:对诊断消化道少量出血有重要价值。
推荐行胃镜检查,以下情况除外:
一般状况不佳,难以耐受。
急性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
肛周感染或严重肠道感染。
推荐行腹部平片检查是否有肠梗阻存在,急性期禁做钡餐及钡剂灌肠检查,以免诱发肠穿孔。
根据患者发热、腹痛、腹泻的典型症状,结合相关检查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大便培养中发现致病菌时,即可确诊。
肠源性厌氧菌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相似,均可见发热、腹痛、腹泻,但溃疡性结肠炎不能从粪便中分离出致病菌,并且抗生素对其疗效较差,可以此鉴别。
克罗恩病腹痛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疼痛,由于病变部位多发生于回肠末端与邻近右结肠,因此疼痛部位多位于右下腹部,临床确诊时可根据其症状表现与肠源性厌氧菌感染相鉴别。
肠道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关键在于明确致病菌,以便针对致病菌予以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另外,也应针对不同患者出现的其他症状予以相应的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周期较短。
肠道厌氧菌感染患者应卧床休息,严重者应禁食,通过输液予以营养支持,并且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轻中度者口服补液盐,严重者予以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并酌情补充钾和碳酸氢钠。如果是由药物副作用所引起,需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
肠道厌氧菌感染的药物治疗需首先明确病因,针对致病菌进行治疗。
一般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常用的有环丙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等,有较好疗效。
常用的抗生素有甲硝唑、万古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亦有较好疗效。
本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肠道厌氧菌感染在经过有效和规范的诊治后可被治愈,若施治不当,引发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等重症者,预后较差,患者需遵医嘱复诊。
针对肠道厌氧菌感染,及时控制肠道感染并对症治疗,可以在数日内缓解症状,达到治愈效果。
肠道厌氧菌感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合并严重并发症时,亦可能威胁生命。
肠道厌氧菌感染患者日常饮食应规律,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重症患者需输液补充营养。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肠道厌氧菌患者,严重者可禁食,先通过输液手段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待缓解后予流质流食,如米汤等。
症状缓解后的患者,也应避免进食豆类、麦类、番薯、萝卜等易产气食物,以免加剧病情。
肠道厌氧菌感染患者应卧床休息,配合治疗,注意监测排便情况和各项生命体征。重症患者预后较差,再次出现腹泻情况注意及时就诊。
患者应卧床休息,腹部注意保暖,可予热敷以减少肠道运动从而减少排便次数。
积极配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密切关注患者每日排便次数、量、颜色及性质。
密切关注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脉搏、神志、呼吸、皮肤弹性等,以防出现水、电解质失衡、肠梗阻等并发症。
因本病重症患者合并有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巨结肠时,预后较差,因此出现单纯的腹泻、腹痛时也需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的治疗。
肠道厌氧菌感染多因不洁饮食或药物副作用等引起,需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胃肠刺激。因药物副作用引起者需停服,并改服他药,针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便常规筛查。
老年人群、有胃肠道手术史人群可定期进行血常规和便常规筛查,明确疾病,早期治疗。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规律体育锻炼。
饮食新鲜卫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注意个人环境卫生。
因药物副作用引起腹痛、腹泻者需停止服用该药,改服他药。
5021点赞
[1]Lee Goldman,Dennis Ausiello.西氏内科学.第23版[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1373.
[2]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第15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54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