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积液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液体蓄积过多,可导致胃肠压力升高,表现为腹胀、呕吐等。常见于肠梗阻、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消化性溃疡、胃扭转、胃溃疡等疾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胃肠积液多因腹部手术或胃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和吸收功能失常,导致液体潴留在胃肠,出现胃肠积液。
腹部手术、外伤由于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液体分泌和吸收功能失常,引起液体潴留在胃肠,形成积液。
胃肠道疾病,如肠梗阻、幽门梗阻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食物残渣对肠道产生刺激,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胃肠积液;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由于胃肠道黏膜受损,消化吸收障碍,引起胃肠积液;急性胃扩张可能因暴饮暴食或其他疾病因素,导致食物在肠道淤积,引起胃肠积液。
饮食不洁或经常进食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长期刺激胃黏膜,导致吸收不良后,可引起胃肠积液。
若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当中,很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细菌感染导致胃液分泌而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胃肠积液。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可抑制胃黏膜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产生,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胃溃疡,从而导致胃肠积液。
目前暂无该病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
胃肠积液无特发人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主要见于有腹部或盆腔手术史的病人、先天性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的病人,以及近期有腹部外伤的病人。
胃肠积液的典型症状是腹胀、呕吐等,少数患者可伴有腹痛、嗳气、反酸、呕血、黑便及剧烈胸痛等表现。
由于胃肠道疾病、手术等导致胃黏膜损伤,消化吸收功能失常,液体在胃肠道潴留,腹内压力增加,因而出现腹部肿胀或膨隆,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患者呕吐物带有发酵、腐败气味。
患者表现为肠梗阻时,可出现腹痛和肛门排气、排便停止。
当患者有胃溃疡时,可出现腹胀、呕吐、反酸、嗳气、呕血、黑便等症状。
当发生胃扭转时,患者可表现出剧烈胸痛或腹痛。
若由于消化性溃疡导致胃肠积液,肠内容物的淤积,导致肠道内压力增加,肠壁变薄,可能引起肠穿孔。
当消化性溃疡不及时治疗,溃疡侵蚀周围或深处的血管,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出血。
胃肠积液的患者,由于食物消化吸收缓慢,食物在胃肠道持续积聚,可压迫肠道内血管,引起血供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
胃肠积液的患者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若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血、黑便、剧烈胸痛或腹痛时,应立即就医。
当患者出现腹胀、呕吐的表现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反酸、嗳气、呕血、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剧烈的胸痛、腹痛、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当患者表现为腹胀、呕吐、反酸、嗳气、呕血时,优先考虑到消化内科或胃肠外科就诊。
出现剧烈胸痛或腹痛、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到急诊科就诊。
主要是哪里不舒服?症状持续多久了?
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症状是突然出现还是慢慢出现的?
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停止排气等症状吗?
最近都吃了些什么?
医生会检查腹部外形,有无胃肠型、蠕动波,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振水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有无异常,有否气过水声等。
血常规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排查。
存在胃肠黏膜损伤时,便常规可出现隐血试验阳性。
血气分析有助于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进行性胃扩张时可出现碱中毒;肠梗阻可出现酸中毒等。
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腹部X线检查可判断腹部脏器有无异常,常见腹腔内气液平面及积气。钡剂造影可清楚显示扩大的胃,且有钡剂排空困难的征象。经检查有助于判断病变部位。
腹部B超有助于胃扩张等疾病的诊断。
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良恶性,如消化性溃疡与溃疡样的消化道肿瘤之间的判断。
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可清晰、直观的显示胃肠黏膜改变,发现和判断各种疾病。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
典型胃肠积液症状,如腹胀、呕吐。
腹部平片可见腹腔内有液平面及积气。
胃镜或肠镜检查可直视下观察胃肠道黏膜损伤的部位、性质,有无胃肠积液等。
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呕吐物因梗阻的部位而异;晚期可出现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
急性胃扩张患者起病急,上腹饱胀,上腹或脐部疼痛,一般为持续性胀痛,可有阵发性加重,但多不剧烈。伴呃逆,继之频繁呕吐,呕吐物为棕褐色酸性液体,呕吐后症状并无缓解。晚期大部分患者排便停止,可出现口渴、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和碱中毒。
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性质可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具有慢性过程的特点,病史可达数年或十余年;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亦长短不一,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部分患者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如饥饿痛或餐后痛;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部分病例无典型的疼痛,仅表现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临床以腹部饱胀和呕吐为主要表现,检查可见胃肠积液。
胃扭转的症状和体征决定于发作为急性还是慢性,扭转程度为完全性还是部分性。急性胃扭转三联征为上腹局限膨胀性疼痛、重复性干呕和不能将胃管插入胃内。慢性胃扭转则可无任何症状,或有类似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往往有多次反复的急性发作史。检查可见胃肠积液。
临床表现有很大变异,腹痛症状的节律性和周期性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明显。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约半数无腹痛,年龄较大,因关节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药,多以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首发表现,其临床表现与胃镜表现常不一致。
胃肠积液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于原发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法,当症状较轻时,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抗生素等;症状严重时选择手术治疗如造瘘术、肠切除等。
如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选择抑酸类药物以及肠黏膜保护剂等,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通过禁食、胃肠减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手术治疗。
为H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液对胃肠道的刺激。
为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
这些抗生素常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具有杀灭和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为胃黏膜保护剂,可通过包裹幽门螺杆菌菌体,干扰幽门螺杆菌代谢,发挥杀菌作用。
为促胃肠动力药,可促进小肠和结肠的蠕动,减轻胃肠积液症状。
为温和的轻泻剂,可促进患者排泄,减轻胃肠积液。
当急性胃扩张的患者并发胃穿孔或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施行胃造瘘术,术后继续胃肠减压。
对于肠管出现肿瘤、炎症性狭窄或局部肠袢已经失活坏死的患者,应做肠切除肠吻合术。
当肠梗阻时,若梗阻的部位切除有困难,为解除梗阻,可分离梗阻部远近端肠管作短路吻合,旷置梗阻部。
当胃十二指肠溃疡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并发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癌变者,可做胃大部切除术。
对于肠梗阻引起的胃肠积液,应禁食,同时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
胃肠积液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规范化治疗均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腹胀、呕吐等的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该疾病能治愈,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较顽固。
该疾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胃肠积液的患者应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少食多餐,规律饮食,合理控制总热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宜吃促进胃肠蠕动、容易消化吸收以及强免疫力的食物,如银耳、鸡汤等。
营养要全面,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烧烤、腌制等食物尽量不吃。
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黄豆;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螺蛳肉、豆芽、巧克力。
胃肠积液的患者多由于腹部手术或胃肠道疾病引起,故在恢复期,患者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同时也要注意卫生,避免对肠道的刺激进一步加重,引起复发。
了解各类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
若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应注意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腹胀、呕吐有无加重或缓解,是否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腹泻、便秘、发热、腹痛等,当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
胃肠积液的患者,在恢复期应特别注意避免进食容易产气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加重腹胀、呕吐,引起复发。
对初次发生胃肠积液的患者应彻底治疗;检查有无引发胃肠积液的原发疾病,及时诊断并治疗。
胃肠积液的患者多由于腹部手术或胃肠道疾病引起,故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等。
保持食物、用具、容器、冰箱等食物保存场所、环境的清洁。
当食物发生腐烂变质时,一定不要食用。饭菜等最好不要隔夜,瓜果蔬菜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要避免药物的刺激,如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会严重刺激胃肠黏膜。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注意保暖。
保持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
禁烟、禁酒。
4528点赞
[1]孙玉鹤,张春凤著.胃溃疡研究进展[M].湖北:亚太传统医学,2014(10):46-48.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著.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354-363.
[3]陈孝平,汪建平,张继宗著.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342-3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