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特曼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朊蛋白病,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锥体束征、构音障碍和痴呆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病因由基因突变和病毒感染所致。病变部位以小脑为主,大脑皮质、纹状体、脑干和丘脑受累较轻。主要病理改变为小脑海绵样变性、神经元缺失、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可见弥漫性PrP淀粉样蛋白沉积,且形态多样。
格斯特曼综合征的具体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感染朊病毒有关,好发于朊蛋白基因突变人群、直系亲属患该病人群等。
食用疯牛病疫区相关牛制品或者接受感染该病供体的器官,感染病毒后患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为人朊蛋白基因突变所致。
免疫力低下患者,暴露在朊蛋白基因突变致病因素环境中,容易导致该病的产生。
格斯特曼综合征好发年龄为15~79岁,平均年龄为40岁,病程较长可持续5年左右,本病目前暂无特殊治疗,患者存活时间为1~11年。
人朊蛋白基因突变会导致人朊蛋白病,若是PRNP基因突变则引起该病。
亲属中有人患该病,患病风险将会翻倍。
食用疯牛病疫区的产品,可能出现朊病毒感染,导致朊病毒基因突变。
可由供体感染朊病毒导致。
格斯特曼综合征在病初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还会出现构音障碍,最终合并痴呆、缓慢进展的痉挛性截瘫,严重者还会并发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表现为站立不稳、摇晃欲倒、行走时步幅加宽、左右摇摆、不能沿直线前进、蹒跚而行,又称醉汉步态。
肌阵挛、下肢肌肉无力萎缩和远端感觉减退,腱反射减退等。
患者出现发音困难、发音不清、音质异常,言语流畅性出现障碍,但是用语是正确的。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还可以出现抑郁、躁狂、昼夜节律紊乱及性情人格改变等。
该病患者缓慢进展还可以出现小腿麻木、感觉异常、失明、耳聋、下肢肌肉无力萎缩、截瘫等。
常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常为白色或者黄色黏痰,伴有发热、胸痛、胸闷、气短等。
患者出现截瘫时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出现组织溃烂坏死,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水泡、疼痛,表皮破损,溃疡形成。
患者出现行走不稳、下肢肌肉无力萎缩、记忆力下降、痴呆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并做脑MRI检查、脑电图检查等明确诊断。但格斯特曼综合征要与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Creutzfeldt-Jakob病进行鉴别。
对于高危人群,例如直系亲属患该病、食用疯牛病疫区产品情况下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早期筛查。
患者出现行走不稳、记忆力下降、痴呆、构音障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行走不稳、构音障碍、痴呆、记忆力下降时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站立不稳、行走左右摇摆、发音困难、痴呆等)
上述不适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是否还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如小腿麻木、失明、耳聋)
家族中其他人是否有过上述症状?
是否就诊过,做过什么检查,用过什么药物?
患者通过视诊来观察患者目前的状态,辅助诊断本病,为下一步选择检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有利于检测出朊病毒感染。
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发现。疾病晚期,可表现为小脑、脑桥和延髓的非特异性萎缩。
在慢波背景上出现1~2Hz周期性棘波、尖波或者三项波,脑电图是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朊蛋白102号密码子上的一个点突变,可以证实该病的存在。
有家族史情况下,该家系中的人群出现进行性慢性小脑性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和构音障碍,痴呆发生较晚或不明显,结合脑电图特征性三相波可诊断本病。通过检测朊蛋白基因(PrPLeu102PRNP基因)102号密码子上的一个点突变,可以明确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病的诊断。对于朊病毒感染患者,脑脊液检查出朊病毒即可确诊。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病因为朊蛋白基因(PRNP基因)C178和C129突变。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睡眠障碍、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记忆障碍等,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临床表现与格斯特曼综合征相似,可通过朊蛋白基因检测鉴别。
本病属于可传递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常见类型,较罕见,是由朊蛋白传递所致的疾病。起病亚急性,进展快,呈持续进展性痴呆,锥体和锥体外系征,伴有肌阵挛抽搐,病程短,多在1~2年内死亡。临床表现与格斯特曼综合征相似,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本病。脑电图出现三项波和周期性同步发放,通过脑电图及基因检测可鉴别二者。
格斯特曼综合征目前无特殊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是朊蛋白病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一种疾病。
对症及支持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至今尚无有效的病原治疗。有报道认为刚果红、二甲基亚砜、酚噻嗪、氯丙嗪、分支多胺、磷脂酶C、抗朊毒体抗体及寡肽等可能对延缓病情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及适用性有待证实。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格斯特曼综合征的预后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患者存活时间为5年左右,但是最终都会死亡,患者需要每2周复诊一次。
格斯特曼综合征无法治愈。
患者多在5年内死亡。
该病患者要每2周进行一次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
格斯特曼综合征的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大脑能量的供给。
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对格斯特曼综合征的患者提供必要照顾,加强对患者的看护,防止意外发生,同时谨遵医嘱服用药物,截瘫患者要帮助其多翻身,擦拭全身以保持身体清洁,还要进行记忆力监测,合理饮食,加强患者的营养。
服用药物后要观察患者身体情况,如果出现服用药物后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联系医生。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压疮。
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患者,避免独立在家或者外出。
能进行体育锻炼的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患者免疫力。
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可进行大脑的简单训练,如打扑克、盘核桃等。
长期留置胃管、尿管的病人应该每天护理,定期更换。
格斯特曼综合征患者重点观察患者远期记忆力、近期记忆力及定向记忆力程度。
家属应多鼓励患者,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帮助其建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格斯特曼综合征通常无预防方法,日常生活中可以尽量少食用来源不明牛制品,接受正规来源的供体移植。家族中有该病者及早筛查。
对有直系亲属患有该病的人群应该早期进行筛查。
不食用疯牛病疫区的相关牛制品等。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要确定供体来源,避免因接受来源明的供体而感染朊病毒。
4326点赞
[1]乔杉杉,李继梅.朊蛋白病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05).513-517.
[2]于松,吕姣.人类朊蛋白病研究进展及临床诊治展望[J].当代医学.2019.25(08).185-186.
[3]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6-248.
[4][1]余桂军,周玲,谢莲红,倪冬艳,任传成.格斯特曼综合征及其康复治疗:2例报告(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22):4605-460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