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维生素D的耐受性每个人不同,有的人可以耐受大量维生素D,不会发生中毒,有的人对维生素D过敏和耐受不良,应用大量维生素D可产生不良症状,这就是维生素D过多症。好发于对维生素D不耐受的婴儿,一般表现为各个系统的症状,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主要是由于医源性导致,通过药物治疗可缓解。
维生素D过多症主要是一次摄入超大剂量的维生素D或者持续服用过量维生素D所致。有时候用维生素D用来治疗某些疾病时,易导致中毒症状。
使用维生素D治疗某些疾病,比如佝偻症、骨结核等疾病使用过量。
将维生素D作为营养品过量补充导致发病。
维生素D过多症病系1952年Lightwood和Parne在英国首先描述,他们发现了一组原因不明的婴儿高钙血症,同年Fanconi报告此病的严重型。
对维生素D不耐受的婴儿容易发生维生素D过多症。
维生素D可维持机体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一旦摄入过多,就会导致相应的维生素D中毒现象,使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各器官系统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维生素D过多症可引起各系统异常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产生精神烦躁、激惹、容易啼哭、发脾气。年长儿性情改变,淡漠、孤僻,胆怯害羞,不合群,甚至发生幻视、幻嗅、幻听,定向力丧失。
消化液分泌减少,产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口渴、多饮、腹痛、厌油食等。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产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收缩、面色苍白、周围循环不良、四肢发凉。
由于循环加快呼吸相应增加,且有咳嗽、气喘、肺有喘鸣音,因钙沉着于肺间质组织中,X线可见肺纹理增加。
肾脏排泄钙质较多,容易出现结石和钙化,可致肾功能受损或尿毒症。
维生素D在体内经过肝、肾的作用变为1,25(OH)2D后,即具有很强的代谢活性,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血液中的钙、磷沉着于骨骼内,即成骨作用,所以维生素D过多可引起高钙血症和骨硬化。
维生素D过多症好发于对维生素D不耐受的婴儿,如果这种体质类型的婴儿过多使用维生素D,就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要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应该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幻视、幻听、定向力障碍,应该立即就医。
患者应该就诊于小儿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出现食欲不振有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恶心、呕吐、幻视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面色苍白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询问维生素D使用史,避免误诊。
可疑病例可查前臂腕关节X线拍片。正常干骺端临时钙化带为一细横线厚约0.1cm,如增厚至0.2~0.5cm,或骨质密度增加,即可确诊。
血钙正常范围为2.2~2.7mmol/L,血钙超过2.7mmol/L即可出现临床症状,故血钙升高有助于诊断。
患者使用过量维生素D以及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典型症状。
腕关节X线正常干骺端临时钙化带为一细横线厚约0.1cm,如增厚至0.2~0.5cm或骨质密度增加,即可确诊。
婴幼儿维生素D过多症早期烦躁不安、多汗等症状与佝偻病相似,应仔细询问病史加以鉴别,后期结合两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难鉴别。
石骨症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全身所有软骨化骨均可见骨硬化。硬化区骨结构消失不能辨认,骨髓腔狭窄、闭塞,可见“骨中骨”表现。临床有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维生素D过多症骨骼改变主要见于长骨干骺端、骨皮质。
一旦确诊维生素D过多症,要停止维生素D的摄入,并且配合药物治疗,例如磷酸纤维素、强的松,及时纠正维生素D过多。
口服磷酸纤维素,使在小肠内与钙络合,减少钙吸收。
皮质类固醇药物常用强的松,治疗至症状消失,骨质密度恢复正常,通常约需要2~4周。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维生素D过多症通过药物治疗,一般恢复良好,不会留下严重后遗症,预后较好。但是严重者发生软组织钙化。
维生素D过多症可以治愈。
维生素D过多症及时治疗,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根据医嘱定期检查血钙水平,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由于维生素D过多症是摄入过多维生素D导致,所以饮食应该给予低维生素D、低钙食物,并且需要摄入能够促进钙排泄的食物。
对于维生素D过多症的护理,主要是对症护理,对于烦躁、啼哭、发脾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对症护理,安抚患儿情绪,避免高钙饮食,避免继续使用维生素D和钙制剂,暂时避免日晒。
一旦诊断明确,需首先要停止一切维生素D的摄入。
如果机体有高血钙症状,还要控制钙盐的摄入,同时采用利尿剂等方法促进钙的排泄,每日口服泼尼松,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
根据医嘱定期检查血钙水平。
维生素D过多症的产生,与小儿对维生素D耐受不良有关,因此,要预防维生素D过多症的发生,主要是不耐受患儿避免使用维生素D。
避免一次性使用过多的维生素D和钙制剂。
对于对维生素D敏感的人群,应避免使用维生素D。
4307点赞
[1]别慧玲.新编儿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11
[2]陈克敏,陆勇.骨与关节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40
[3]何国玲.现代儿科基础与临床[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06
[4]贾月萍.维生素D过多症[J].中国社区医师,2005(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