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骨折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急性损伤,指在外力作用下尺骨和桡骨同时发生骨折导致手臂的肌肉、肌腱、骨质、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手臂疼痛、畸形,不能活动。尺桡骨骨折为临床上较为多见的骨科病症,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骨折端将会出现重叠、旋转等情况。甚至出现畸形,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尺桡骨双骨折后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完全康复,往往面临着较长的治疗周期。尺桡骨骨折严重影响上肢的功能发挥,特别是手的动作。因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尺桡骨骨折可以同时涉及双骨或仅累及单一骨,按骨折损伤的程度,可表现为青枝骨折、隆突骨折、完全骨折。
尺桡骨骨折均可因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就是击打、碰撞等暴力直接作用在手臂上引起尺桡骨骨折。间接暴力一般是跌倒时手着地,暴力通过手、手腕传导到手臂引起尺桡骨骨折。
多见打击或机器伤,骨折为横形或粉碎性,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如跌倒手掌触地所致者,桡骨多为横形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形。其骨折线多不在同一平面,尺骨的骨折线往往低于桡骨骨折线,且骨折多向掌侧成角。
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骨折线方向一致,骨折线往往是由内上(尺骨内侧)而斜向外下。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研究统计本病发生年龄的峰值在12岁,10岁以上占53%,5岁以下不足20%,男女性别之比为3.5:1。
尺桡骨骨折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急性损伤,青壮年好发。在北方地区老年人因为下雪路滑跌倒,冬季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因此冬季老年人好发。
本病主要表现为前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但由于尺桡骨骨折位置的不同而多样化,因此各类型尺桡骨骨折可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并呈现不同的影像学特征。
主要表现为前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局部压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有明显纵向叩击痛,畸形明显,若骨折有移位则有骨擦感和异常活动。但对于儿童多发的青枝骨折有时畸形不显着,胀肿较轻,仅表现疼痛与活动受限,特别是旋转活动受限。
当造成尺桡骨骨折的暴力十分强大,骨折错位明显,骨折端压迫或者戳伤正中神经将引起手指麻木无力,影响手的功能。经过肌电图检查证实正中神经损伤在手术处理尺桡骨骨折是要探查正中神经,如果正中神经损伤要给予修复。
尺桡骨骨折后或者尺桡骨骨折手术后出现剧痛,伸指所引发的剧痛以及手部感觉下降或感觉异常是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主要特点。一旦发生需要及时手术减压,否则将导致前臂肌肉坏死挛缩,手部感觉下降或感觉异常,影响功能。
尺桡骨骨折不愈合很少发生,钢板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不愈合发生率低于2%,骨折不愈合发生后需要再次手术翻修并且取自身髂骨植骨。
尺桡骨骨折治疗过程中未能重塑尺桡骨的弯曲度和旋转对线就有畸形愈合的可能,畸形愈合引起的功能缺陷需用截骨术以及坚强钢板内固定治疗。
尺桡骨骨折手术未能恢复尺桡骨解剖学上的弯度,骨痂连接便会取代两骨之间的空间并形成尺桡骨两块骨之间骨性连接。这样的畸形愈合称为尺桡骨骨折交叉愈合,这会显著影响到前臂的旋转功能,需要手术治疗。
患者在外伤后发生了前臂肿胀、疼痛,应及时前往医院骨科就诊。行X线检查等明确诊断,切勿自行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如出现患肢活动受限、疼痛应及时就诊。
如受暴力外伤后出现昏迷、休克应立即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如果是大型三甲医院骨科专科划分细致的可以去创伤骨科就诊。
是怎么受的伤的?
受伤多久了?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手腕部疼痛、手指冰凉、肢体麻木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受伤后是否服用了药物?
具体服用了那些药物?
可以详细了解尺桡骨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等特点,拍摄X线时要求有正位和侧位片。还必须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这样才能避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和骨折旋转移位的方向。
可以了解尺桡骨骨折对手部的血液供应的影响。
可了解尺桡骨骨折对前臂桡神经、正中神经以及尺神经的影响。
有明确外伤史,局部肿胀、畸形、疼痛、活动障碍、局部压痛、甚至活动时可触及骨擦音,诊断并不困难,拍照X线片后可以明确诊断。
大多数是被硬物直接打击导致尺骨干骨折,因为桡骨完整,短缩畸形不明显,一般行手术治疗以便早期功能锻炼。
直接暴力和传导暴力都可以导致桡骨干骨折,同样因为尺骨完整,短缩畸形不明显,但是桡骨骨折断端旋转移位明显,一般行手术治疗以便早期功能锻炼。
前臂最主要的功能是旋转,前臂的旋转对手的功能十分重要。因此对尺桡骨骨折骨折的治疗不能作为一般的骨干骨折处理,要像对待关节骨折一样的标准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因此对成年人的尺桡骨骨折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对移位不明显的或者稳定的小儿尺桡骨骨折才采用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尺桡骨骨折移位,良好的外固定有利于创伤恢复及骨折愈合。移位不明显的或者稳定的小儿尺桡骨骨折适用于保守治疗,采用石膏或者夹板外固定。固定期间密切观察前臂的肿胀情况,及时调整石膏或夹板的松紧度,注意有没有压疮,指导康复训练。石膏或者夹板外固定四个星期后复查X线,如骨折稳定且有愈合迹象及时拆除外固定,反之继续外固定。
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塞来昔布、接骨七厘片等药物。但各种药物的应用均须经临床医师反复调整并观察疗效,避免千篇一律。
受伤时间不长,伤口污染较轻,手术后不会感染或术后不易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上肢多处骨折,尺桡骨间膜破裂者。手法复位失败或整复后固定困难者,陈旧性重叠旋转畸形愈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骨间膜的作用,在处理尺、桡骨干双骨折时,为了保持前臂的旋转功能,应使骨间膜上下松紧一致。恢复尺、桡骨的生理弧度,使两者相对稳定,并预防骨间膜挛缩,应在复位后尽可能将前臂保持于中立位。
中医主要采用辨证治疗,即外伤多致内伤,内损就需内治。以四诊八纲作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根据骨折愈合过程,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再根据具体状况、年龄大小、体质强弱、损伤轻重、受伤部位进行论治。一般规律是骨折早期宜破,中期宜和,后期宜补。这种破、和、补的分期治疗,不能机械的使用,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尺桡骨骨折的预后和下列因素相关,包括骨折是否开放,前臂软组织损伤的程度。骨折移位的多少,骨折是否粉碎,治疗是否及时,治疗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前臂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等。目前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的愈合率在90%以上,功能满意率也在90%以上。
尺桡骨骨折治疗及时,治疗方法适当,绝大部分可以治愈。
尺桡骨骨折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饮食无特殊要求,手术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食物为主,忌辛辣和烟酒。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主要为生活护理,纠正和改善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体位。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以免肩部、肘部和腕关节功能受限。
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初期可练习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缩活动,用力握掌,充分屈伸手指的动作。在骨折临床处理后5~7天,开始肩与手部运动,2周后局部肿胀消退,开始进行练习肩、肘、腕诸关节活动,频率和范围逐渐增加。但禁忌做前臂旋转活动,术后第3周起做肘屈、伸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
骨折愈合后,做系统的肘,腕活动练习及肌力练习,着重做恢复前臂旋转活动度及肌力的练习。做前臂旋转牵引及配合热疗的旋转牵引,可获较好疗效。
腕关节可做两个方向的活动,即解剖位置上前后向的屈伸运动与内外的尺屈桡屈运动。
4周后练习前臂旋转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两骨折端之间产生纵轴挤压力。其练习方法利用器械做旋转活动练习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练习等。
自我监测受伤肢体力量以及肌肉有无萎缩,前臂肿胀和疼痛有没有加重,手指有没有麻木无力,冰凉等。
在骨折没有完全愈合以前避免拧毛巾等动作,避免骨折旋转移位。
尺桡骨骨折病因明确,可针对病因进行有效预防。
工作时严格执行操作手册,避免坠落等工伤事故。
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
冬季特别是下雪路滑时,行走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免摔倒。
4600点赞
[1]容可,李小六.常见骨伤康复运动与评定第2版[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08,112.
[2]赵保礼,赵玉顺,张立庄,王建兵,王晓翔,石军梅.中西医结合与临床[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6,172.
[3]李卫平,裴生太.新编小儿骨科学[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2,13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