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瘢痕常见于大面积的烧伤、撕脱伤、肢体长期慢性溃疡愈合等,这种瘢痕的表皮菲薄,容易破溃,形成经久不愈合的溃疡,可发生癌变。萎缩性瘢痕对周围组织的牵拉会影响外观和功能。本病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改善症状。
根据萎缩性瘢痕致病原因,可分为烧伤后萎缩性瘢痕、外伤后萎缩性瘢痕、痤疮后萎缩性瘢痕等。
萎缩性瘢痕是瘢痕当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瘢痕类型,往往是由比较深度的烧伤和创伤引起,好发于大面积的烧伤、撕脱伤、肢体长期慢性溃疡愈合等患者以及瘢痕体质的患者。
创面深大,如大面积烧伤、创伤等,机体无法自行愈合。
创面继发感染会延迟愈合,上皮生长受限,出现萎缩性瘢痕。
损伤早期创面处理不及时、未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均可导致瘢痕挛缩。
如患者本身体质特殊,为瘢痕体质,一旦受到较为严重的烧伤、外伤后,容易发生萎缩性瘢痕。
本病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萎缩性瘢痕好发于大面积的烧伤、撕脱伤、肢体长期慢性溃疡愈合等患者以及瘢痕体质者。
萎缩性瘢痕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瘢痕坚硬、挛缩以及局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主要为关节畸形、瘢痕癌变。
瘢痕坚硬、挛缩、表皮薄,不能耐受外力磨擦和负重,容易破溃而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部分在体表孔道的开口处呈环状出现,造成其口径狭窄,可影响正常功能。
萎缩性瘢痕具有很大的收缩性,可牵拉邻近的组织、器官,而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
处在增生期的瘢痕容易产生瘙痒。
萎缩性瘢痕如位置在大关节等部位,萎缩的瘢痕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出现关节畸形。
瘢痕反复破溃感染,晚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病理上多为鳞状上皮癌。
普通人群受到严重烧伤或创伤后,经治疗后期出现瘢痕坚硬、挛缩以及局部功能障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问诊以及相应的检查,注意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相鉴别。
受到严重烧伤或创伤,面积大或创伤深,因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经治疗后期出现瘢痕坚硬、功能障碍,需要及时就医。
萎缩性瘢痕如出现反复感染,或有恶臭分泌物,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皮肤科或美容整形科就诊。
烧伤、创伤早期应在相应的科室就诊,如烧伤科、急诊科等。
晚期如并发瘢痕癌变,可在肿瘤科就诊。
是如何受伤的,受伤多久了?
都进行过哪些治疗?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平时有没有经常抓挠瘢痕处?
是否为瘢痕体质?
瘢痕诊断最重要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癜痕的性质,明确否有癌变。
用以测量癜痕的硬度,可评估癜痕的增生或萎缩情况。
可测量癜痕的厚度,帮助评估癜痕性质。
通过评估瘢痕的色泽、软硬度等,判断瘢痕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如有严重的创伤、烧伤等,以及典型临床特征,如瘢痕组织很薄,表面平坦,局部供血差,检查表现为基底层有大量胶原纤维増生并与深部组织粘连紧密,瘢痕硬而不活动,且表面易受磨损溃破,形成经久不愈合溃疡,即可诊断为萎缩性瘢痕。
萎缩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都可发生于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后。增生瘢痕表现为突出表面,外形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实韧,有灼痛及瘙痒感。这种瘢痕的特点是早期局部肿胀变硬充血,其组织结构为表层是一层萎缩的上皮细胞所盖,中层为血管扩张,并有炎性细胞浸润,底层为较少的胶原纤维和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高出皮肤表面,早期局部增厚变硬,毛细血管充血呈现红色或暗红色。该瘢痕基底部一般不与深组织粘连,可以推动,且收缩性较小,多数不会产生严重功能障碍,根据临床特点可以相鉴别。
瘢痕疙瘩实质上是皮肤上的一种结缔组织瘤,是以具有持续性强大增生力为特点的瘢痕,常表现为向四周健全皮肤呈蟹足样浸润的形象,病变隆出皮面,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质硬韧,奇痒难忍,根据此临床特点可以相鉴别。
萎缩性瘢痕患者治疗上的难度比较大,一般需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简单的瘢痕切除植皮难以修复,通常需要进行皮瓣的修复,即皮片和皮下组织一块移植来治疗萎缩性瘢痕。皮瓣移植以后,功能和外观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患者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属于外用药,可起到止痒和软化瘢痕的作用。
为抗瘢痕硅凝胶膜类药物,可控制癜痕增生、减少挛缩,促进癜痕成熟软化的效果。
为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局部注射可以控制萎缩性瘢痕形成。
如头孢克肟,用于手术治疗后预防感染。
萎缩性瘢痕一旦形成,除浅表性疲痕以外,均首选手术方法祛疤,另外需要辅以一些非手术方法。
对于小块萎缩性瘢痕而周围软组织较为松弛的患者,采用切除缝合,可以达到切除癜痕和美容的效果。
浅表的萎缩性癜痕采用此法,可使瘢痕颜色和平整度不明显。
对于已经形成萎缩性癜痕及瘢痕挛缩的部位,切除后采用植皮术,能松解和复位周围组织,修复畸形,并能获得较好的外观。
对于较深的萎缩性癜痕,切除部分外露的瘀痕后,采用皮瓣修复术。
包含骨、软骨、肌腱、神经、毛发等移植术,萎缩性瘢痕如累及深部组织,可采用对应损伤组织的移植术,帮助恢复损伤部位的功能。
如并发瘢痕癌变,应立即彻底切除癌变瘢痕及周围组织。
用绷带等给瘢痕局部加压,可防止瘢痕萎缩,软化瘢痕。
有防止瘢痕增生、减少挛缩,促进瘢痕成熟软化的作用。
可作为萎缩性瘢痕治疗的方案,其中点阵激光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注射填充治疗:以凹陷为主要症状的萎缩性瘢痕患者可采用此方法,以增加皮肤面积。
萎缩性瘢痕患者经过正规治疗,一般可恢复较好的外观,恢复局部组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若瘢痕反复破溃感染并发瘢痕癌,会影响寿命,建议萎缩性瘢痕患者术后7天后复查一次。
萎缩性瘢痕患者可通过手术、激光等疗法,改善外观和功能,目前尚不能治愈。
萎缩性瘢痕患者若出现并发瘢痕癌,可使死亡率增加,寿命降低。
萎缩性瘢痕患者术后应7天后复查,稳定后应3个月复查一次,了解瘢痕组织情况,如有感染要及时就诊。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萎缩性瘢痕患者要积极治疗,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在日常要注意保护瘢痕部位的皮肤,避免破损和感染,外出要注意防晒,保持良好心态,同时患者需要观察自身症状变化,以防癌变。
萎缩性瘢痕进行手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
外用药膏时要注意观察瘢痕处是否出现发红、长疹子等反应。
术后患者逐渐恢复运动,可以慢走,逐渐增加活动量,延长活动时间。非手术患者无特殊要求,建议1周运动3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要注意日常防晒,以防色素沉淀。
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伤口恢复情况。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保养品及其它成分不明的化妆品,以免黑色素沉积瘢痕局部。
萎缩性瘢痕容易癌变,患者要注意监测局部瘢痕是否反复感染,有菜花状增生物出现并恶臭分泌物等,一旦发现上述情况,要立即就医,早期切除瘢痕癌。
萎缩性瘢痕常继发于损伤后,预防主要是注意安全,避免各种外伤、烧伤,一旦有外伤发生,应积极治疗。
避免外伤、烧伤等意外情况发生。
一旦发生皮肤受损,要注意防止皮肤感染。
要早期促进皮肤损伤愈合,避免萎缩性瘢痕形成。
4420点赞
[1]吴迪.局灶点阵激光技术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价[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5).
[2]周俊,马慧群.瘢痕的临床类型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032(001):16-23.
[3]曾庆允.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萎缩性瘢痕48例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001):59-6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