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是指多发于或仅发生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但有少数亦可发病于儿童期。属于非常见病。儿童期通常是指12~14岁以内,精神发育迟滞一般是不可逆的,早期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不同程度的病症,症状也有差异,但都是与身体发育与语言等能力相关。治疗方法一般为提供制订教育和训练方案。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通常情况下发育迟滞不成熟,他们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并且判断力差,不能深谋远虑。
患者通常情况下有明显的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
一般不会走,不会说话,痴呆。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智力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大多数尚未阐明。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实质上就是智力发育的疾病,智力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精神发育迟滞大多数病因不明。孕期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常见病因包括服药、酗酒、接受放射性治疗、营养不良、病毒感染。
孕期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常见病因包括服药、酗酒、接受放射性治疗、营养不良、或先天遗传和环境影响。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非常见病,患病率在中度及重度病人中略高于0.1%,多发于儿童,无地域差异,男女差异不大。
因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属于儿童疾病,症状主要在儿童期出现,因此18岁内儿童较为好发。
儿童期精神障碍是指多发于或仅发生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少数亦可发病于儿童期。儿童期通常是指12~14岁以内。患者的主要症状通常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暂未发现其他症状的出现。患者一般也会并发社会交往能力差、判断力差等并发症。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不成熟,社会交往能力差,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判断力差。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IQ值36~51)有明显的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IQ值20~35)通常语言交流困难,痴呆。
社会交往能力差:思维仅仅是形象思维,往往不能抽象思维,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并且社会交往能力差。不能深谋远虑,容易受骗,容易发生犯罪行为。
当患者出现发育迟滞或明显的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应及时就诊儿科或精神心理科。对于本病的检查需要做标准的智商测验检查等,注意与耳聋等疾病的鉴别。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学习困难、精神发育迟滞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若患者出现明显的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或痴呆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诊断。
由于本病患者主要是儿童且为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建议优先选择儿科与精神心理科进行诊断。
是否出现生长缓慢等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出生时身长和体重是多少?
患儿平时是否注意力不集中或反应迟钝?
家庭成员是否有相关的疾病史?
标准化的智商测验可测定智力低下的智商水平,智商测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但它仍能合理地,准确地评价儿童的智力,特别是对年长儿。
先天愚型可作染色体检查以了解有无第21号染色体三体性,用以排除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方法主要适用于身高矮小的患儿,女孩儿可行子宫附件超声,评估有无子宫或卵巢等缺如或发育异常。男孩儿可行搞完附件超声,评估有无发育异常。
若患儿通过智商测验结果偏低或智力发育异常,基本可确诊为本病。
若患者经检查为21-三体综合征,也可基本确诊为本病,可作为辅助依据。
小儿耳聋是听觉传导通路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害的总称。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耳痛、家长误认为其注意力不集中,与本病的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
因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病因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病种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对于此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辅以训练和教育治疗。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躁狂抑郁症等可使用情感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碳酸锂等以及必要的抗抑郁药如舍曲林等。需要掌握好剂量,以防止较严重反应。 儿童期神经症则用抗焦虑药物为主,并配合心理治疗。 儿童多动症可用苯丙胺、利他林、匹莫林或托莫西汀。
此病无手术治疗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经过有效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症状较轻情况下不会影响自然寿命。目前也暂未发现后遗症,要注意对病情的监控,积极复诊,建议为3个月为周期。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通过治疗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多数不能达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预期寿命短,且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期寿命长短不一。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本身就属于精神范畴的疾病,目前暂未发现患者出现后遗症的表现。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治疗前期,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病情控制稳定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的护理一般无需特殊的病情监测,要定期复查。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服用,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等。保持患儿的心情与睡眠时间,适当的进行运动,可帮助对病情的控制。
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不可擅自用药与停药。注意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减轻因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如焦虑、头晕、恶心等。
适当运动,可适当进行跳绳、跳远与简单的拉伸运动。
保持心情愉悦与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感染。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无需特殊的监测,要定期复诊,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暂无疾病易伴发的高危情况。但要注意因疾病造成的反应力差等造成的外部伤害如意外跌倒,碰伤等。
日常应注意对患儿的观察与体检,定期去医院体检。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疾病的预防,如产前体检、增强免疫力等。
平常注意观察进行自检,定期去医院体检,建议为1年进行一次筛查,若出现智力发育缓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
进行遗传咨询,可以判断患病的可能性,对于有生育打算的夫妻更为重要,在源头进行预防。
进行产前体检,及时掌握胎儿发育情况。
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几率。
4124点赞
王振义.儿童期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临床医学概要[M].1991:589
何伋.儿童期精神障碍.脑科诊疗学[M].2011:873
孙洁/刘立法.儿童期精神障碍.疾病诊断与治疗[M].2007:25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