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疾病是一系列损害角、结膜以及眼表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疾病的总称。除了结膜病和角膜病,一些外眼病和泪器病也可引起眼表的损害,也属于眼表疾病的范畴。临床上,任何引起眼表损害的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将表现为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LSCD),这是眼表疾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因此,狭义的眼表疾病主要指引起角膜缘干细胞损害的疾病。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病理性的非角化上皮向角化型化生,具有明确的致病原因,例如化学伤害,病毒感染等,是泪膜稳定性下降或局部伴随的角膜上皮化生的主要诱因。
以原角膜上皮被结膜上皮侵占和替代。
有损伤造成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如多形糜烂性红斑的一型,角膜缘多次手术,严重的微生物感染。
因基质微环境异常导致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干眼症,又名干眼病,是指由于泪液的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任何引起眼表损害的疾病都称为眼表疾病,包括先天性、后天性原因,好发于受到眼表外伤者、长期从事于激光或机械类的职业人员、长期使用电脑者等,其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
先天性无虹膜,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最常见为化学伤(碱性与酸性烧伤)和热烧伤,少数由眼辐射伤引起。
主要为角膜缘部的长期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慢性角膜结膜炎、慢性角膜缘炎、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等。
如眼瘢痕性类天疱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眼表的多次手术或冷冻治疗,某些药物本身或药物中的防腐剂也可损害角膜缘干细胞。
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可导致角膜上皮细胞缺氧而引起本病。
尤其是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等。
在烟尘比较重的环境里,也没有采取佩戴护目镜等保护措施,易诱发眼表疾病。
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损伤角膜,易诱发眼表疾病。
眼表疾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治疗技术的提高,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不断提高,但随着大气破坏、环境污染的加重,眼表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青年人多于老年人。
本病好发于受到眼表外伤、患有免疫性疾病、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眼部肿瘤的患者,或长期从事于激光、机械类职业以及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群。
眼表疾病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角膜受到损坏,故典型症状多为角膜的病变,若患者泪膜受到损伤,会出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其并发症包括前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睑内翻睑球粘连。
表现为结膜上皮长入角膜,代替了正常的角膜上皮,在角膜上皮的部位出现了杯状细胞,正常角膜上皮是没有杯状细胞的。
角膜本身无血管,毛细血管网围绕角膜缘,如果血管超越角膜缘进入透明区即为病理性,角膜表面或深层出现一些血管翳。
眼睛有明显的刺激症状,怕光、流泪、眼痛、角膜上出现灰白色小点或片状浸润;严重时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睁不开眼,眼痛难忍,视力减退。球结膜呈紫红色充血,越靠近角膜越严重,角膜表面可见灰白色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症状表现为异物感、灼痛、耀眼、干燥感、眼睛的疲劳等。一般在下午症状更为严重。风,烟,空调等外部环境因素都会使症状恶化,有时即使眼泪不足,也会出现大量流泪的症状。
周边纤维组织长入角膜内。
角膜溃疡是因为角膜上皮的缺失,眼表疾病大多因为角膜受损,泪膜受损,对眼睛角膜的滋润减少,对角膜的保护不够,导致角膜上皮过度丢失,从而出现角膜溃疡。
眼表受损也会影响到眼睑的功能,眼睑异常,加上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因素,易并发睑板腺炎,兔眼、脑神经麻痹,眼睑内翻、外翻,双行睫基底膜缺失。
对于眼部经常受损或者长期用眼过度者,出现视力下降、视力波动、视野模糊或减少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泪液分泌实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裂隙灯检查,明确诊断眼表疾病,注意与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相鉴别。
如果眼睛持续的出现眼睛发红、疼痛、疲劳、视力下降、视力波动、视野模糊,需及时就诊。
已经确诊眼表疾病或者干眼症患者,应定期于门诊复查,若突然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
患者出现眼部的不适、发红、干燥、疲乏、刺痛感,应考虑于眼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眼睛不适有多久了?
眼睛不适之前有佩戴角膜接触镜、美瞳或隐形眼镜吗?
平时工作是什么性质的,需要长时间看电脑吗?
是否有以下症状?(刺痛、烧灼感、畏光流泪)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尤其是自身免疫方面的疾病?
近期有无服用什么药物?
检查时将泪液分泌试纸条放在患者的眼球与下眼皮之间,闭上眼睛之后开始计时,5分钟时结束检查,观察泪液分泌试纸条上泪液浸润的长度。泪液分泌试验的正常值是大于10mm/5分钟末,如果检查结果小于10mm/5分钟末,但是大于5mm/5分钟末,被称作泪液分泌减少,如果小于5mm/5分钟末,就可以诊断为干眼症。
一种了解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及角膜混浊是否为溃疡等的检查方法。
观察泪河的高度,不小于0.3mm。
角膜变化有角化、溃疡、白斑、血管翳等,角膜表面及下穹隆部的碎屑。
眼睑检查有眼睑是否有睑板功能障碍。
睑球粘连。
结膜改变有充血、乳头增生,结膜堆积。
触摸颞上方眶缘,有无肿物。如有,应判断其质地、硬度、有无结节等。患眼向鼻下方注视,翻转上睑,以拇指将外眦部向外上方牵引,并轻轻地将眼球向外上方推动,可将脱垂的泪腺,或由于炎症或肿物引起肿胀的睑部泪腺暴露在外眦部上穹窿部结膜下,以便检查。泪腺有炎症时可有压痛。
在裂隙灯下用钴蓝色滤光片观察,采用最大光斑、最小放大倍数比较容易观察泪膜的完整性。在结膜囊内滴入一小滴0.125%或1%荧光素钠溶液。嘱受检者眨眼数次后,睁大受检眼,凝视前方,并开始计时,同时持续观察角膜,直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深蓝色斑(泪膜缺损)时为止,记录时间,以秒为单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若<10秒为BUT缩短。
患者可出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眼睛有明显的刺激症状,怕光、流泪、眼痛,甚至出现视力减退、难以睁眼等表现。
包括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腺的一般检查等,鳞状上皮化生或者角膜上皮结膜化,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泪膜异常,泪液分泌试验阳性,可以诊断为眼表疾病。
眼表疾病由很多种类,但需要注意的是与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鉴别,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多单眼发病,表现为原发性的角膜内皮异常、进行性虹膜基质萎缩、广泛的周边虹膜前粘连、房角关闭及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组疾病,可通过裂隙灯检查进行鉴别。
眼表疾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对病因进行病因、对症治疗、以及应用药物减轻炎症,手术治疗,治疗周期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因以及患者临床表现而定。
如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是局限性的,尽量避免用毒性强的眼药,要用不含防腐剂的糖皮质激素眼药、角膜润滑剂或戴绷带式接触镜,同时清除侵入角膜的结膜上皮及施行羊膜移植术。
对弥漫性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病变限于角膜浅层,可行羊膜移植联合异体角膜缘板层移植,并应用环孢素A抑制排斥反应或行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
如果角膜缘干细胞严重缺乏,且病变较深,应行羊膜移植手术恢复角膜缘周围的基质环境,然后行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目的在于恢复角膜缘基质微环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目的在于提供足够的角膜缘干细胞数量。
在进行眼表重建手术时,应首先切除坏死或炎症明显的病变组织,尽可能保留残存的正常上皮细胞。充分缝合固定羊膜于表层巩膜上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另外,患眼的干眼症及其严重程度也将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因此,术前,术后治疗干眼症和保持泪膜稳定是眼表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包括去除睑缘的结痂,碎屑和睑缘上的附着细菌。热敷和眼睑按摩常用于睑缘炎疾病,有益于机械性疏通睑板腺。
治疗性接触镜(TCL)可用于严重的干眼病和持续性上皮缺损。作用机制包括眼睑-泪液-眼球相互作用,使纤维蛋白基质保留在损伤的角膜的表面,以及在硬性透镜下保留泪液。水性泪液缺乏时,应避免使用水凝胶治疗性接触镜,因为感染的风险很高。在非常干燥的眼睛中,柔软或硅氧烷水凝胶治疗性接触镜疗效不佳,因为它们会收紧和减少氧气透过,而硬性透气性巩膜治疗性接触镜覆盖角膜和大部分结膜,这可以防止过度的泪液蒸发并保护眼表面不受眼睑异常的影响。
眼表疾病预后较好,经过正规治疗一般能治愈,不会影响正常的寿命时间。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了解眼表恢复情况。
眼表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一般能够治愈。
眼表疾病的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眼表疾病的患者正规治疗后,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原发病因明确,治疗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摄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蛋白质、有明目作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宜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菊花茶、鱼肝油、核桃仁等。
宜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等。
宜吃明目的食物,如枸杞子可以养阴明目,能促进修复病变的角膜,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
眼表疾病患者的护理中日常生活管理更为重要,要注意眼部症状的变化,有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应该注意用药安全。
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不用脏手揉眼,也要注意休息,增加睡眠,避免用眼过度。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要在黑暗中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时可佩戴一防辐射眼镜。
可以增加眼部的运动,适当按摩放松。
眼表疾病患者要注意眼部症状的变化,如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症状有无加重或减轻,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诊治。
眼表疾病患者服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若出现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眼表疾病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通过早期检查,注意日常生活中眼部的保健,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预防麦粒肿,可以避免眼表疾病的发生和病情进一步加重。
普通人群当眼部出现不适时,尤其是感到干涩、疲乏、刺痛感,在休息后仍未得到缓解,应尽早于眼科就诊,可通过裂隙灯检查,判断有无眼表疾病。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荧光屏的位置应于平视线下方约20度的地方,距离眼睛以60厘米为宜;不要在黑暗中操作电脑;可佩戴一副在电脑前使用的眼镜。
如果确诊为干眼症,应严格按照医嘱接受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眼部的保健。
要预防麦粒肿,应该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不用脏手揉眼;注意休息,增加睡眠;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烧烤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忌偏食;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4888点赞
[1]周晓莹.爱护心灵窗户远离眼部干燥[N].上海中医药报,2020-05-08(008).
[2]崔浩,王宁利,徐国兴主编.眼科学[M].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