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部褐青色痣发病较晚,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没有自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治疗后减轻或消失。
颧部褐青色痣均为后天发病,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本病好发于频繁使用化妆品的人群、长期受紫外线照射的人群,可由化妆品、紫外线照射等因素诱发。
颧部褐青色痣发病年龄多在16~4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2.8~1:17.7,20.9%~25%的病人有家族史。
化妆品使用可促进本病发生。
暴露在紫外线的环境下可增加患病风险。
颧部褐青色痣表现为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没有自觉症状。本病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后,可能会并发皮肤水肿、皮肤渗血。
颧部褐青色痣好发生在颧部、颞部,少数可见于眼睑、鼻翼部,为圆形、椭圆形或不正形,边界比较清楚的粟粒状黄豆粒大小。孤立不融合的灰褐色、黑灰色或黑褐色斑点,数目不等,数个到数十个,平均10~20个,绝大数双侧对称分布,患者无自觉症状。
如颧部褐青色痣采用激光治疗,可能会对患处皮肤产生损害,并发有皮肤水肿、皮肤渗血。
颧部褐青色痣患者出现面部色素性斑点时需要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病需要与太田痣、雀斑进行鉴别。
患者后天出现面部色素性斑点,对称分布,没有皮肤感觉异常时需要及时就医。
颧部褐青色痣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出现症状多长时间?
有无特殊化学物质接触史?
具体都哪些部位有皮疹?
有无用药治疗?
家族中其他人有无此症状?
通过面部视诊,可观察到颧部、颞部或眼部灰褐色、黑灰色的色素沉着斑,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数目不等,皮疹不突出或凹陷皮肤表面,呈对称分布。
表皮正常,主要变化在真皮上部,胶原纤维间散在细小梭形黑素细胞,长轴与胶原纤维平行,电子显微镜示真皮黑素细胞内含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各期黑素体。
根据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症状,如16~40岁女性出现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散在细小梭形黑素细胞进行诊断。
临床少见,发病年龄早,大多在出生时或1~2岁前发生,皮损沿三叉神经的眼、上颌支走行部位。大多为单侧性、融合性色素沉着,常合并眼、口腔黏膜损害,在真皮部有较多黑色素细胞,但其长轴与胶原纤维不一定平行,故可与本病鉴别。
发病年龄早,多在5岁以内发生,皮损为黄褐色斑点,较小,有明显的季节性,夏重冬轻,组织病理仅为基底层黑素增多,故可于本病鉴别。
颧部褐青色痣可通过三氯醋酸等药物以及Q-开关激光短期治疗改善,应用化学剥脱剂时,治疗期间要注意防晒。
化学剥脱剂,如三氯醋酸,通过化学剥脱的作用,去除皮损,但可能会出现局部的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减退,部分患者会遗留凹陷性瘢痕,一般优先选择Q-开关激光治疗。
颧部褐青色痣无需手术治疗。
Q开关激光治疗。通过相对的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破坏黑色素细胞,导致黑素体破裂及黑素体形成阶段功能低下,破裂的黑素体被噬细胞噬。其突出的特点是治疗可不经局部麻醉、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治疗,操作十分方便,治疗最终结果很理想,成功率高。
颧部褐青色痣一般预后良好,可通过激光治疗治愈,患者皮肤恢复正常。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行面部检查等项目复查,明确预后效果。
颧部褐青色痣经积极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可达到治愈的效果。
颧部褐青色痣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颧部褐青色痣患者无需特殊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即可。
颧部褐青色痣患者需要注意避免焦虑、烦躁情绪,避免暴晒以及适当的参加体育活动,增强抵抗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用药物治疗,出现皮肤泛红、发痒等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就诊。
避免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注意休息,保证优质睡眠。
避免阳光暴晒,日晒会导致色素性疾病的加重。
平时生活中,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羽毛球等,增强自身抵抗力。
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后,应立即冰敷30分钟降温,以减少激光对皮肤的损伤,避免出现水肿、出血现象。
应用化学剥脱剂时,要注意不良反应,如出现皮肤泛红、发痒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颧部褐青色痣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有关,危险人群应注意注意针对性预防。
对于频繁使用化妆品的人群,要减少化妆品的使用次数,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避免化妆品滥用,减少化妆品对皮肤的损害。
对于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的人群,平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穿防晒衣、涂防晒霜等方式。尤其是在夏天,更应该做好防晒。
4792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4版[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41-1242.
[2]Jean L Bolognia,Joseph L Jorizzo,Ronald P Rapini(著),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项蕾红(译).皮肤病学第2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1892.
[3]顾伟程.精编妇女皮肤病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436.
[4]刘军.现代皮肤性病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