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较少见,多发生于儿童。本病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表现为甲状腺肿胀、疼痛,可伴或不伴发热、寒战,经抗感染及外科干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病原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等,多为临近组织扩散感染,少数继发于败血症或开放性外伤累及甲状腺部位。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是由化脓性细菌血行播散,或邻近组织感染扩散直接蔓延到甲状腺所致,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部分可见于淋巴管途径、直接创伤以及通过残留的甲状腺舌管的炎症发生,这是由于梨状隐窝瘘管易发生感染,继而扩散至甲状腺。
存在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结构异常,包括梨状窦瘘、甲状腺肿、甲状腺舌管囊肿和甲状腺癌的存在,容易诱发感染,引起该病。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发生率低,仅占所有甲状腺疾病的0.1%~0.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40岁女性多见。
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治疗不及时会出现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身体抵抗力差,特别是在极度疲劳、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感染。另外,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易患少见的条件致病菌引起的甲状腺感染,如卡氏肺囊虫引起的甲状腺感染。
先天性梨状窝瘘是儿童发生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主要病因。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突然肿大和颈前剧烈疼痛,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等感染征象,可并发一过性心悸、呼吸不畅、吞咽困难等症状。
患者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颈前剧烈疼痛、触痛、畏寒、发热、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和吞咽时颈痛加重。
甲状腺疼痛可放射至两侧枕部、耳部和下颌部。
甲状腺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质地较硬,触痛明显,结节部位发红,局部温度高,颈部淋巴结肿大。
脓肿形成时,甲状腺局部可有波动感。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起病时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可有畏寒、发热、乏力和食欲不振。
如治疗不及时,病情迁延,患者可出现一过性心悸、神经过敏等甲状腺毒症症状,一般不超过2周。
患者可能会因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出现炎性渗出、水肿明显,压迫气管、食管等临近组织,出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
感染局部蔓延,未及时治疗的患者可能并发败血症、骨髓炎或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扩散至胸部,导致坏死性纵隔炎和心包炎。
如出现甲状腺肿大和颈前剧烈疼痛、触痛、畏寒、发热、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甲状腺穿刺细菌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该病需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舌骨囊肿、甲状腺癌、甲状腺结核等疾病鉴别。
体质虚弱和有免疫缺陷的人,以及有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人,一旦有口腔、上呼吸道的炎症,应立即就医,若发现有甲状腺的感染症状,都应进一步检查。
如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发热、畏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大多数患者应优先考虑就诊于内分泌科。
若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考虑手术治疗,可就诊于普外科。
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症状,可呼叫120,或就诊于急诊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甲状腺肿大什么时候开始的?
体温的变化情况如何?
是否有喉咙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头部活动范围受限,颈后、耳后放射性疼痛?
既往有无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病史?
可以清楚显示甲状腺图像,明确甲状腺是否有其他疾病及结构异常。一般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通过B超检查可显示甲状腺体积增大,呈低回声改变,可无明显得结节样回声,甲状腺边界模糊;血流信号可无改变。
在甲状腺化脓区进行穿刺抽脓,并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导致炎症的病原菌。
通常包括T3、T4、TSH及甲状腺相关抗体的检查,明确甲状腺功能有无异常。
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明确患者当前炎症状态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状况,如白细胞升高的情况,以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等。
明确是否有心脏的受累情况,如心率加快、房颤等异常。
通过病史、患者症状,以及结合甲状腺穿刺细菌培养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有先天性梨状窝瘘、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近期有甲状腺或临近部位手术史。
出现甲状腺肿大和颈前剧烈疼痛、触痛、畏寒、发热、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表现。
甲状腺穿刺细菌培养,明确有化脓性炎症的致病菌,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中年妇女。在临床上,它会引起无痛的、扩散的甲状腺炎症,与抗甲状腺抗体滴度升高和大多数病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而本病最主要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穿刺抽脓可找到明确的致病菌,进行鉴别。
极其罕见,发病率低,急性脓肿形成是最不常见的表现形式。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甲状腺外病灶的血行播散或直接从邻近的颈部淋巴结蔓延而影响甲状腺。本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颈前剧烈疼痛、触痛、畏寒、发热、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和吞咽时颈痛加重,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可进行鉴别。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组织学分型可以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主要发生在年轻女性中,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加以明确。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内分泌急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及治疗,一般短期治疗即可控制病情,可采取药物治疗、穿刺抽脓引流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
患者发病后应注意休息,增加热量摄入,加强营养,若出现发热症状,可冷敷以物理降温。
本病一经确诊多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应根据甲状腺穿刺液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
若患者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明显,应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改善症状,一般可给予塞来昔布、布洛芬等。
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给予手术治疗。
有脓肿形成者,应及时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或腺叶切除术。
明确有梨状窝窦管的患者,应在炎症控制后,行梨状窝窦管切除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若出现局限性的小脓肿,可以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并引流排脓,可减少疼痛和发热。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内分泌急症,积极治疗后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部分手术治疗患者可能会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药物补充,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定期复诊。
本病能够治愈。
本病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限。
药物保守治疗者一般不遗留后遗症状。
进行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可能会遗留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后遗症状,需要补充左甲状腺素片,如优甲乐进行治疗。
患者需要结合主治医生意见,在治疗结束后第2周、1、3个月复诊,复查血常规、甲状腺彩超及甲状腺功能的检查,若出现病情变化,应立刻复诊。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不仅需要药物及手术治疗,还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帮助疾病更好地恢复,饮食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控制碘盐摄入。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辣椒、芥末、生姜等食物,避免刺激咽喉,引起症状加重。
控制含碘量较丰富的食物,保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海带、海产品等,避免过多的碘盐摄入影响甲状腺功能。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应做好日常生活管理,监测病情,同时需要注意加强心理护理,特别注意用药期间不能饮酒。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冬季注意使用围巾等保护颈部,夏季避免空调直吹颈部。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积极治疗甲状腺原发疾病。定时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擅自减少用药剂量,也不要不经医生许可停药。
患者需要自行观察甲状腺部位肿胀、疼痛是否有加重或减轻;定期复查血常规、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等,监测疾病恢复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
加强对患者的疾病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质,减轻心理负担。
家属注意陪护,开导患者情绪,避免患者陷入孤独感,不利于病情恢复。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大多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建议患者不要饮酒,避免酒精和抗生素类药物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引起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后果。
对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预防,应积极治疗甲状腺及全身的基础疾病,控制全身和局部感染,体质虚弱或有免疫缺陷的人群应积极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有梨状窝瘘儿童,应该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若出现口腔、上呼吸道炎症或梨状窝瘘,应及时治疗,避免蔓延至甲状腺,引发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4770点赞
[1]马凯丽,付庆锋,师帅,孙辉,付言涛.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01):105-107.
[2]王雯娟,王 清,陈兆杰.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进展.[J]:1007-4287(2020)01-0157-06.
[3]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外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4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