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是由急性化脓性感染后引起急性脊髓炎症,是一种呈节段性、上升性、横贯性,以损害脊髓及脊神经为主的疾病,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脊髓充血、肿胀、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本病危害极大,临床表现最初由畏寒及发热,出现根性疼痛,也可出现运动异常、交感神经症状、感觉异常、呼吸障碍等诸多症状,常可遗留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瘫痪和尿便障碍。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可以直接由于脊髓邻近组织感染,也可通过血源性感染,较少数病例是医源性感染。细菌经血液循环或直接携带等途径进入脊髓,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最常见,以胸髓受累为主,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性脊髓横贯性炎性损害。
如脊椎枪弹伤所致的开放性感染性伤口。
如来自胸腔内感染、心内膜炎、齿龈或牙周脓肿、子宫或阑尾炎切除后以及臀部疖肿等,引起急性脊髓炎症。
较少数病例是医源性感染,由神经外科手术所致,极少数病例由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诊疗操作引起。
部分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炎症感染可能累及脊髓而诱发出现急性化脓性脊髓炎。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极为罕见,任何年龄均可患病,20~50岁最为多见,本病多累及胸段脊髓。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可有0.2~2人发生此疾病,男性多于女性。
任何年龄阶段人群皆可发病,多见于20~50岁人群。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多累及胸段脊髓,最初有畏寒及发烧,出现根性疼痛,迅速发展成截瘫。一般数天内即达症状的高峰,损害平面以下感觉完全缺失,并有大小便括约肌障碍,脑膜及脊神经根刺激性症状明显。
本病多累及胸段脊髓,初有畏寒及高热,出现根性疼痛。
主要表现为上肢无力、肌力减退、手部肌肉萎缩、痛觉及温度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同时伴有颈、肩、背及上肢疼痛和麻木,严重者下肢运动及感觉异常,甚至造成瘫痪。
肢体皮肤干燥、出汗异常。
吸气及呼气无力。
脊髓损伤平面患者感到像有一根绳子勒着一样。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如果长期卧床,由于局部长期受压、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
如果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出现瘫痪,长期卧床且呼吸困难,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应注意呼吸道通畅,经常变换体位,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如痰不能咳出或有分泌物聚集,可行气管切开,必要时加用人工呼吸。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常有排尿困难及尿失禁,从而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是以损害脊髓神经为主的疾病,危害较大。所以当患者出现外伤导致脊髓异常疼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当患者出现外伤,尤其是脊髓部位的创伤,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当患者因某种物体导致创伤时,若感觉胸段脊髓部位出现疼痛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如果具有手术指征,可至神经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
创伤是怎么造成的?
疼痛多长时间了?
有什么症状?(如呼吸困难、肌肉无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疼痛、畏寒、发热等)
急性期周围血象白细胞(WBC)计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不成熟细胞。
可见葡萄球菌生长。
通常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定量升高,葡萄糖或氯化物含量降低。
可见局部脓肿。
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
具有急性化脓性脊髓炎的典型临床症状。
血象检查计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液细菌培养可见葡萄球菌生长;腰椎穿刺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定量升高,葡萄糖或氯化物含量降低,脑脊液细菌培养或细菌涂片可有细菌生长;Ⅹ线摄片可见局部脓肿,脊髓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
主要致病菌为结核杆菌,以胸腰段脊髓受累较多见。脊髓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的结核肉芽肿或结核球,或者脊膜及神经根增厚,可通过脑脊液、CT检査、X线辅助检查鉴别。
一般常见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可通过X线、CT检査、MRI扫描鉴别。
常在急性细菌性感染后3~4周形成,有明显而剧烈的神经根痛,脊柱压痛明显,腰穿压腹试验阳性。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早期入院,及时治疗,防止院外压疮形成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且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
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是治疗本病的必需,但是这类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用药之前应排除肺结核、糖尿病、胃溃疡等,了解心、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
如果脊髓碘剂造影或脊髓MRI可以肯定脓肿的确切位置,必要时可于病变的脊髓脓肿部位进行切开引流。
对症支持治疗,营养支持很重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患者吞咽困难,入院后请营养师会诊,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输入高营养。
大部分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遗留后遗症。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若能及时治疗,处理得当,能够治愈。但是部分患者常遗留后遗症,而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患者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若能及时治疗,得到较好的护理,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清淡、有营养,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不要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以清淡饮食为主,忌烟酒、浓茶、咖啡等。
宜吃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食物,如香椿、柠檬。
忌吃富含油脂、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肥肉、猪油等。
加强营养,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出院后有漫长的恢复期,必须教会其正确的护理、锻炼的方法以及诸多的注意事项。如康复锻炼、皮肤护理、排便功能训练等。
加强患者对未来康复的信心,克服其依赖心理。
瞩患者多饮水,锻炼腹肌,训练排尿排便的功能。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注意气候的变化,防止感冒。
加强营养,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用到抗生素,注意务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得擅自滥用,以免副作用造成机体进一步损害。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为防止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平时加强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防止病毒引起脊椎感染,如麻疹、水痘、肺炎和内膜炎等炎症,一旦发现及时治疗,防止给脊椎帯来伤害。
劳逸结合,按时休息,饮食以清淡有营养为主。
4911点赞
[1]洪晓军.神经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33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