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是妊娠期间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分流小可无症状,分流大、导管粗可出现症状,如心悸、胸闷、咳血等,不及时治疗,到孕晚期可并发心力衰竭,对胎儿及孕妇造成生命危险。
根据动脉导管未闭的形态,可将导管分为以下5种类型:
导管两端直径相等,外形如圆柱或圆管。
此种类型比较多见,主动脉端往往粗大,肺动脉端比较细。
少见,导管的中间细,两侧扩大。
较少见,导管极短,两端开口几乎吻合。
极少见,导管两端细,中间成瘤样扩张。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从而引起心脏结构异常,考虑与母体感染、遗传因素、母体用药及其他因素有关。
父母一方患先心病,其子女患先心病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母亲怀孕期间感冒或受到风疹病毒感染。
如母亲为高龄产妇、父亲大量饮酒,或者女性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触过化学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母亲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或不合理应用,如阿司匹林、避孕药、抗肿瘤药等,易导致胎儿血管畸形,长大后在怀孕时可能患该病。
母亲怀孕期间接触有毒、有害环境或住在高原地区,易导致胎儿发生动脉导管未闭,则长大后,在妊娠时易患此病。
具有心脏病或其他家族史的人群,如唐氏综合征,容易罹患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1%,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3。儿童期可经手术治愈,因此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很低。
在孕早期有感染的孕妇。
在孕期不合理应用药物的女性。
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有毒物质的女性。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分流小、导管细,可无症状。若导管粗、分流大可出现症状,如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咳嗽、咳血、乏力。在怀孕32~34周,由于心脏负荷到最大时期,孕妇可出现心力衰竭。
多发生在劳累后,可出现气短、心动过速、胸闷等症状。休息时心率仍大于110次/分,常伴有心前区机械样杂音,属于本病的最典型体征。
主要表现全身浮肿或腹胀,可随孕期延长逐渐加重。
发绀是指患者皮肤或黏膜呈现青紫色,如嘴唇发青。杵状指(趾)表现为手指或脚趾未端指(趾)节肥厚、膨大,形似棒槌。
患者倦怠感较重,主要表现为四肢或全身困乏,没有力气,提不起精神。
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易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妊娠期容易感染细菌,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孕期出现劳累后心悸、乏力、心慌、胸闷、气短等,经休息后不见缓解,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夜间出现端坐呼吸、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就医。
怀孕期间没有不舒服,定期到产科就诊,孕早期、中期、晚期各做一次心电图,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怀孕后突然出现劳累后心悸、胸闷、气短,需要立即就医。
怀孕期间夜间端坐呼吸、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产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可能在医生指导下去心内科检查。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胸闷、劳累后心悸、乏力等)
怀孕几周了?症状出现多久了?
是否做过心电图?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有心脏相关疾病的家族史?
孕期可通过X线检查明确心肺状况,但是要遵医嘱进行,不可多次进行检查。
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心电图可能会出现4种结果,即正常、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
可见左心室内径增大,二尖瓣活动幅度及速度增加,超声心动图可显示未闭的动脉导管。
造影可显示未闭的动脉导管,有助于除外其他合并畸形的情况。
医生将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再通过听诊器听诊前胸部,判断是否有杂音存在,可初步了解是否存在心脏缺陷。
患者出现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咳嗽、咳血、乏力等。
听诊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械声样杂音。
导管粗、分流量大的患者,可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范围弥散。
少数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右至左分流的病人,可能出现肺动脉瓣听诊区出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并有发绀,发绀以下半身为明显。
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加之辅助检查,可以确定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这两个疾病临床表现类似,通过症状体征鉴别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根据心脏彩超和心脏造影来鉴别。
此疾病在心脏听诊的时候,它的杂音位置会相对的更低。突然发病症状主要是胸痛、胸闷,可通过心脏彩超鉴别。
由于儿童期动脉导管未闭,可经过手术治愈,因此成年后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很低。如果是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在妊娠前给予结扎或切断手术治疗。妊娠后发现动脉导管未闭根据口径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来采取相应的治疗。
孕期在20周以后预防性应用铁剂,防止贫血加重病情。
出现心力衰竭时应用强心药物。应注意毒性反应,不主张用大剂量,病情好转后即停药。
主要适用分娩时的心力衰竭,作用快。
在术前、术后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可杀灭在术中或术后进入体内的病原菌,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孕妇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
妊娠期不主张手术治疗,因为妊娠期心脏储备能力下降,影响心脏手术后的恢复。如果产程较长或出现胎儿窘迫,应放松剖宫产手术指征。未闭动脉导管口径较大或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位不正,宜于妊娠37周或胎儿已成熟能存活时采取选择性剖宫产终止妊娠。
凡是不适合继续妊娠的患者,应在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
提前选择好合适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腹产指征。
分娩或剖宫产手术前后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要根据分流量大小而定,分流量小的预后好,自然寿命可接近常人。如果分流量大,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预后不佳。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通常可以治愈。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寿命与分流量大小以及治疗的情况有关。早发现及时治疗,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可能接近自然寿命。
根据患者情况,可以1~2周复诊一次。若恢复良好,可2~4周复查一次。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需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减少心脏负荷。
戒烟酒,不喝浓茶,不暴饮暴食,规律饮食。
不吃油腻、辛辣,以及含糖、盐、脂肪高的食物,如腌制品、点心、香肠等。
适当吃含钙高的食品,如豆制品、香蕉、干果、牛肉、鸡肉、鱼类等。
若进行剖宫产的孕妇,术后未清醒时不可进食,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食,如米粥、鸡汤等,进食前可先饮用温水。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合理运动提高免疫力,注意避免感冒,及时添加衣服,规律作息,不能劳累。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感染,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心理疏导。
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怀孕后按时做产科检查,若出现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孕期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可滥用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注意女性卫生,以免引起炎症感染。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均需要对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并观察病情变化。
孕期要控制体重,不可增长过快。
在母胎情况允许时,要尽量保胎至34周。若无法保胎进行剖宫产手术后,要加强早产儿护理,严密观察胎儿的情况。
进行剖宫产的孕妇术后要注意保护创面,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以防感染,若出现发热、心悸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属于先天性疾病,其预防要从孕前做起,重在预防感染。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也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围产期风险,孕期要做好体检和日常的生活护理。
准备怀孕的女性要做好孕前检查,明确有无感染、心脏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
有遗传性心脏病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要进行心脏彩超的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变。
健康饮食,口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
坚持运动,少部分病情较重的需要限制运动。
远离香烟、酒精和不合理用药,必须服药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期避免感染,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及时治疗。
控制糖尿病,需要在孕前和怀孕期间定期到医院复查。
避免长期接受放射线,若无法避免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铅衣。
4323点赞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1]谢幸,苟文丽.妇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