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性弱视是发生在单眼性斜视,双眼交替性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由于眼位偏斜后引起异常的双眼相互作用,斜视眼的黄斑中心凹接受的不同物像,即混淆视受到抑制,导致斜视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最终导致视觉下降。治疗方法主要是配戴矫正眼镜、弱视训练、手术治疗等。因此病是斜视引起的继发性弱视,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斜视性弱视是由于患者长期斜视,斜视眼传到大脑中枢的物象不清晰而被主动抑制,从而导致斜视眼视力下降,即弱视。
人的双眼视轴平行,维持双眼黄斑中心凹注视,才能产生双眼单视觉功能。斜视所造成的复视和混淆视均给患者带来极度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冲动,长期会导致弱视发生,称之为斜视性弱视。
据统计,40%~60%儿童因斜视、屈光参差治疗不及时而发展成弱视。
本病好发于长期斜视的人。
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但无眼底异常。常见症状有视力下降、异常头位、畏光等。
畏光,即在强光下喜闭一眼或眯一只眼。
斜视,经常或恒定发生一眼偏离视轴,常表现为“对眼”或眼睛分得太开,或者某一眼露白边,也可能是注视不同方向时,眼睛左右上下方向距离不一样。
异常头位,看东西时歪头、侧脸、抬下巴或收下巴。
视力下降,配镜矫正视力不能及时恢复。
经常走路摔跤,拿东西时欠准确判断。
斜视性弱视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极其重要。如患者发现视力较差,请及时就医,尽早进行矫正,尽早恢复。
已确诊斜视患者如发现视力下降的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
出现斜视,并且斜眼视物模糊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需就诊于眼科。
什么时候发现的斜视?半岁内还是半岁以后?
斜眼是一直出现还是偶尔出现?
以前得过什么眼部疾病吗?
有没有不正常的头位?
配过眼镜没有?度数是多少?戴了多久?
最广泛使用的就是眼科视力表。通过对这些图标的识别判断患者的视力是否正常。
睫状肌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以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
直接检眼镜下中心凹反射位于0~1环为中心注视,2~3环为旁中心凹注视, 4~5环为黄斑旁注视,5环外为周边注视。
视觉诱发电位包括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主要用于判断视神经和视觉传导通路疾患,弱视眼表现为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婴幼儿可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诊断必须根据弱视患儿可能存在的导致弱视的因素以及排除一切导致视力下降的病理性因素。若患儿斜视发生较早,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都是提示有斜视性弱视的可能。其他如视力低下、偏心注视、VEP检查振幅明显下降,而且各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都有助于诊断。
一旦确诊为斜视性弱视,应立即治疗,否则年龄超过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斜视性弱视的疗效与治疗时机有关,发病越早,治疗越晚,疗效越差。治疗斜视性弱视的基本策略为消除形觉剥夺的原因、矫正在视觉上有意义的屈光不正和促进弱视眼的使用。
阿托品是M受体阻滞剂,是一种长效散瞳剂,可以放大瞳孔、放松睫状肌。治疗斜视性弱视时在光学药物疗法中使用。
适当补充叶黄素,可增加视网膜内叶黄素含量,促进视力进一步发育。
针对引起斜视性弱视的病因,即斜视进行矫正手术治疗。
精确配镜以矫正在视觉上有意义的屈光不正,可以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儿童的视力。高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在单独矫正屈光不正后,视力也获得了实质性提高。对单眼弱视,在消除病因和精确配镜的基础上促进弱视眼的使用才更有效。
常规遮盖治疗即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用遮盖法治疗时,须密切观察被遮盖眼视力的变化,避免被遮盖眼发生遮盖性弱视。复诊时间根据患儿年龄确定,年龄越小,复诊间隔时间越短。1岁儿童复查间隔为1周,2岁儿童复查间隔为2周,4岁儿童复查间隔才能为1个月。因为弱视治疗易反复,双眼视力平衡后,要逐步减少遮盖时间慢慢停止遮盖治疗,维持治疗半年以上,以使疗效巩固。
即压抑疗法。适于中、低度单眼弱视及对遮盖治疗依从性不好的儿童。
适用于最佳矫正视力≤0.3的儿童。优势眼每日滴1%阿托品散瞳,戴矫正眼镜,使优势眼只能看清远距离。弱视眼在矫正眼镜上再加+3.00D,使之无须调节便能看清近距离。
适用于最佳矫正视力>0.3的儿童。优势眼过矫+3.00D,使其只能看清近距离。弱视眼只戴最佳矫正眼镜,促进其视远。
后像疗法、红色滤光片法、海丁格刷也是弱视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适用于旁中心注视者。视刺激疗法对中心凹注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效果较好,可作为遮盖疗法的辅助治疗,以缩短疗程。
对斜视进行手术等治疗使眼位恢复平行后,再对弱视进行治疗,有一定恢复可能。一般发生在3岁前的斜视性弱视,不易治愈。尽早矫正斜视是弱视治愈的关键措施。
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此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建议两星期到一个月复诊一次,可进行视力检查、屈光状态等检查。
斜视性弱视无特殊饮食禁忌,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多食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另外,可适当进食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蛋黄、猕猴桃、玉米、菠菜等绿叶蔬菜,促进眼部发育。
斜视型弱视患者日常护理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疲劳用眼。术后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以及用不卫生的手揉眼睛。
术后48小时内疼痛者可冰袋冷敷。术后一个月内应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眼睛进水。
谨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患者一旦发现视力问题,请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为弱视,应立即治疗,否则年龄超过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弱视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弱视的疗效与治疗时机有关,发病越早,治疗越晚,疗效越差。
预防斜视性弱视需要提高家长、孩子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教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取得较好的预后。
学龄儿童应养成良好看书阅读姿势,不可趴着或者躺着看书,眼睛与书本应保持合适的距离。
避免尝试过度用眼,眼疲劳时应到室外开阔视野的地方进行运动。
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避免电子产品的屏幕亮度过高。
养成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的好习惯。
定期带孩子到眼科做检查,早期发现眼部疾病,早期治疗。
4202点赞
[1]杨培增,范先群主编,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