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石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是指某些不能消化的物品、食物或异物,进入人体胃肠道,形成各种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块,由此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腹胀、腹鸣、腹痛等肠梗阻症状,还表现为发热、口臭、腹部包块等症状。此病好发于男性,常经过手术治疗后即可痊愈。
肠结石的病因常因地域性接触食物的不同,发病有一定的区别。同时,在异食癖患者、有相应胆石症病史、肠道手术史的人群中,也可能出现。
肠结石可能是原发于空肠,是由于肠内蛔虫过多,长期释放毒素导致。
终年以粗粮为主食时,食入壳、皮在肠内累积,导致肠内酸碱度变异,虫卵与食物残渣相混合,久而久之形成粪石并逐渐增大,引起肠结石。
胃十二指肠植物球或毛粪石等类型的结石可能排至空肠、回肠形成肠结石并引起急性梗阻症状。
肠结石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国内多为个案报道,暂无较为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
有胆石病史、括约肌切开史的人群,有过腹部手术的人群,伤口缝合后,肠缝线结团堵塞或者有胆石病史的人群,胆道结石可能通到肠道中。
异食癖的人群或精神病患者,食用一些毛发、衣服等,在肠道内可能堆积成结石。
种植柿子、黑枣的农民,在特殊的地区,人们种植柿子、黑枣,相应的当地的农民也会经常食用该类食物,该种食物较易引起肠结石。
肠结石的症状,根据结石的大小、数量和部位不同而引起症状不同。
肠结石的症状是出现突发性的腹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的加重,并可以有腹胀、恶心、呕吐、口臭等症状。
初期仍旧可以有少量的排气或排便。
触及腹部,可有包块,活动度较大,压之易变形、能移动,无明显的压痛。
肠结石患者病情加重时,可能并发肠梗阻,肠道发生粘连。
肠道腹壁长期压迫缺血引发感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穿孔,引起腹部炎症,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
由于肠道的炎症、感染或穿孔,引起腹腔与肠道内物质接触,引发炎症,引起腹膜炎。
肠结石需要患者在感觉到典型的症状,如腹痛、腹胀、口臭、恶心等症状后,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外科进行就诊。经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及时进行有效正规的治疗后即可确诊,还需注意与肠癌等疾病相鉴别。
出现肠结石症状后,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外科进行就诊,经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及时进行有效正规的治疗后即可确诊,还需注意与肠癌等疾病相鉴别。
出现腹痛、腹胀症状后,无法缓解时需及时就医。
摸到腹部有明显的包块,同时有口臭、腹痛、腹胀等症状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腹痛、腹部包块、口臭恶心、呕吐等)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出现症状多长时间了?
腹痛会持续多长时间?
以前有过胆石症、胃结石、腹部手术史吗?
经常吃柿子、黑枣等食物吗?
通常嘱患者在空腹的情况下,卧位检查,可见到肠内有界限清楚的团块影像,并可以随着体位的变化改变位置。
发现钡剂在肠道内产生分流,并显示胃内部结构光整,但钡剂上层浮有团块状、圆形等缺损区,钡剂排空后,团块处可见条状、片状钡斑黏附,按压团块部位可随力度改变形态和位置,提示团块有压缩性、游走性。
症状、体征表现肠梗阻,无腹膜炎征象,触及包块且活动度较大、质软、按摩可变形。
有食用大量黑枣或柿子病史,或为产柿子、黑枣山区的农民。
肿物位置不固定,腹痛缓解后,发现肿物位置有变更。
经过内镜、剖腹探查后,发现结石,即可确诊。
当患者腹部出现包块、腹痛、肠梗阻、发热等症状时,肠结石症状与肠癌类似,需要活体组织检查后,发现组织癌变进行中诊断大肠癌。
患者反复出现的腹痛、呕吐等症状,肠结石症状与肠道蛔虫症类似,易混淆,临床诊断中,需要检查患者的粪便中是否有蛔虫卵,确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蛔虫来诊断肠道蛔虫症。
肠结石主要是由于一定的饮食习惯、患病史等原因引起,治疗肠结石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当患者还伴有穿孔、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开腹手术。
药物治疗在肠结石治疗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当结石体积较大或较坚硬时可与手术治疗联合应用。如果结石较大或较坚硬时,手术机械方式往往难以将结石完全粉碎。口服纤维素酶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软化、分解、溶化肠结石。促肠动力药,吗丁啉等可有利于碎屑或糊状结石由肠道自行排出。
由于肠结石压迫易造成肠道黏膜压迫性溃疡,如严重者合并有肠出血时,则取石后应同时作肠部分切除术。若并发单纯性溃疡,一经取出肠结石,多能自愈,不需要作部分切除术。
凡是肠梗阻入院观察的病人都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剖腹探查。探查的主要指征,在观察中,病者腹部绞痛的频率加快或持续腹痛加重,扪及痛性包块,出现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出现休克早期或休克,应当机立断进行剖腹探查,否则会导致肠坏死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比较大的肠结石可以借助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对于很大的肠结石堵塞肠管引起肠梗阻的,需要手术切开肠道将结石取出治疗。
肠结石目前发病较为少见,但是当出现病例后,经过明确的检查和诊断后,患者得到正规及时有效的治疗,都能得到治愈,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和自然寿命。
肠结石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一般都能够得到治愈。
肠结石患者如果诊断明确,护理得当,治疗及时,结石被取出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肠结石患者应注意膳食均衡,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营养过剩,多饮水、清淡饮食、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食用寒性、干燥热性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养成饮水的习惯,平时多饮水,促进胃肠消化和毒素的排出。
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萝卜、洋葱等。
食用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海带、猪血、胡萝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患者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患者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患者忌食用寒性、干燥不易消化的食物,茭白属于寒凉性的水生性的植物,瓜子属于燥性的食物,可增加胃肠道便秘的作用,可抑制肠道的蠕动,不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肠结石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正常的生理、生活活动为重点,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遵医嘱用药、修养,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尽量不服用或少服用与结石有关的药物,如维生素C、阿斯匹林、磺胺类药物。
日常应遵医嘱用药,缓解肠部不适,并促进肠结石逐渐分解、软化。
手术或治疗期间,注意不要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伤口破裂或腹部不适,需要等患者治愈后才能逐渐开始正常的运动和生活。
密切注意感染的迹象,如果切口周围发红、浮肿,或者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肠结石由于病因复杂、临床中较为少见,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方式的改善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由于柿子和枣类食物都含有鞣酸,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和枣类鞣酸含量更高,因此不进食未成熟的柿子和枣类食物是预防肠结石的关键。
进食任何事物都必须养成嚼烂咬碎的习惯,这样不仅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对预防肠结石也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糖尿病有肠麻痹、迷走神经切除术后、胃蠕动过缓者,选择适当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如胃复安或吗丁啉对预防结石是有益的。
4990点赞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44.
[2]郭晓燕.观察全程无缝隙护理在胃结石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82-18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