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是指由锐器或钝器严重打击造成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常见的锐器为刀、斧、锥、剪、钉或匕首,本病的致伤因素较多,可概括为打击伤和碰撞伤两大类,前者系因锐器或钝器打击在相对静止的头部所致,后者则为移动的头颅碰撞在相对固定的物体上而造成,本病常见的症状有意识障碍、瘫痪、失语、脑组织外溢,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损伤轻微者一般预后较好,但治疗不及时可致死。
根据致伤物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如刀、斧、钉、锥、针等锐器前端尖锐锋利,容易切开或穿透头皮、颅骨和脑膜,进入脑组织。伤道较整齐光滑,损伤主要限于局部,对周围影响很小。
如铁棍、石块、木棒等。钝器的致伤机制可因致伤物的种类而不同,如铁棍、木棒等穿入颅内,脑损伤情况类似锐器伤,而石块等击中头部造成的开放伤,其损伤机制则类似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加速伤。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是由于头颅遭受锐器或钝器严重打击造成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可为意外性与钝器、锐器剧烈碰撞所致,也可为人为性使用锐器或钝器打击颅脑所致。
遭受锐器,如刀、斧、针、锥、钉等严重打击。
遭受钝器,如铁棍、木棒、石块、锤子等严重打击。
高处坠落,头部受到石块等坚硬物体桩体磕碰。
如交通事故中颅脑受到锐利边角或钝器的撞击;突然跌倒或高处坠落等头部受到撞击等。
比如遭受他人使用锐器或钝器攻击头部等,或者在冲突中被人推倒撞击到物体的棱角而引发颅脑开发性损伤等。
本病暂无准确流行病学数据。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典型的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瘫痪、感觉障碍、失语、生命体征改变、脑脊液、脑组织外溢。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合并出现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癫痫发作、植物生存状态。
锐器所致的脑损伤局限于着力点,很少引起脑震荡或弥散性损伤,故伤后很少立即出现意识障碍。钝器所致的开放伤与闭合伤相似,除着力点有局部脑损伤外,也伴有脑的弥散性损害,所以多数病人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如合并颅内血肿,也可出现中间清醒(好转)期的意识变化过程。
因开放伤的脑局部损伤比较严重,故脑局灶症状较多见,如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
锐器所致的局限性开放伤,生命体征多无明显变化。但如直接伤及脑干、下丘脑部等重要结构,或钝器引起广泛脑损伤时,生命体征可有明显改变。另外,头部开放伤口大量失血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
有些开放性脑损伤病人的伤口处可见脑脊液和(或)脑组织外溢。
眼眶损伤者,可见眼睑或结膜淤血肿胀,眶内出血,眼球可外突。眼球同时损伤者,则有眼冒金星、视力障碍。损伤眶上裂或视神经者,出现眶尖综合征,即第3、4、6脑神经及第5脑神经第1支损伤表现,视力减退和眼球运动障碍。颅底鼻旁窦损伤或岩骨骨折,可形成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肝脏功能低下。
是由于颅脑开放性损伤伤口有异物残留,或者清创不彻底,未及时做抗感染处理,而导致颅内感染。
颅内血肿的发生,主要是深部的血肿,是由于脑神捕血管破裂所引发。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中间苏醒等病情的变化。
颅脑外伤是引发癫痫的原因之一,甚至有可能会引发致命的癫痫大发作。
颅脑外伤病情较重者,即便是抢救回来,生命保住了,也有可能会长期处于昏迷、植物生存状态,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都没有反应。
长期昏迷卧床的病人,如果护理不得当,没有多翻身、排痰,就可能发生坠积性肺炎。
长期昏迷卧床的人,关节等皮下脂肪和肌肉薄弱的地方,就有可能会发生褥疮。
长期卧床,下肢不运动,是引发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因,会引发肺栓塞、心梗、脑梗等致命的问题。
颅脑遭受锐器或钝器严重打击,并且出现开放性伤口,需要立即紧急就医。不要随意搬动伤者,拨打急救电话求助,或确保受伤部位不会受到触碰损伤后,立即送医至神经外科进行紧急救治,进行颅脑X线、CT等检查,明确颅脑损伤程度。
因意外或人为因素等遭受锐器或钝器严重打击颅脑部位,出现开放性伤口后,要立即紧急就医。
当患者出血量较大或者出血较多造成休克或者昏迷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受伤后要立即送往神经外科进行紧急手术治疗。
受伤多久了?
引发创伤的器物是什么?
现在有何身体不适?
是否对颅脑受伤处进行过处理,比如拔除异物?
是否在其他地方接受过治疗处理,如何处理的?
对了解颅骨骨折线走向.凹陷深度﹑颅内异物,骨碎片分布以及气颅等情况均十分重要,只要病人情况许可,应作为常规检查,包括正侧位和凹陷区的切线位照片。
可以看到确切的损伤部位和范围,并能对异物或骨片的位置,分布作出精确的定位。特别是当颅内继发血肿﹑积液或后期的脑积水、脑肿胀,脑穿通畸形及癫痫病灶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外伤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在没有CT设备的情况下,脑血管造影仍不失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腰穿的目的在于了解颅内有无感染的征象,故仅在疑有炎症时始考虑此项检查或经鞘内给药。
可以明确开放伤导致颅内血管损伤的情况,或是异物与血管的位置关系。
开放性脑损伤可以直接看到创口,易于诊断,但对颅内损伤的情况及有无继发性血肿、异物或感染灶则有赖于辅助检查:
颅骨X线检查:应摄正侧位片,对了解颅骨骨折线走向、凹陷深度、颅内异物、骨碎片分布以及气颅等情况均十分重要。
CT扫描检查;可以看到确切的损伤部位和范围,并能对异物或骨片的位置、分布作出精确的定位。特别是当颅内继发血肿、积液或后期的脑积水、脑肿胀、脑穿通畸形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脑血管造影: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外伤性动脉瘤或动静脉漏等。
腰椎穿刺:腰穿的目的在于了解颅内有无感染的征象,故仅在疑有炎症时始考虑此项检查或经鞘内给药。
详细检查特殊部位伤口,防止漏诊。少数病人伤口位于眼部、鼻根部、颜面部或颅底部,伤口比较小,脑脊液漏有时不明显,病人又缺乏脑损害症状。接诊时容易忽略而致遗漏,或仅作局部处理而不作进一步检查,以致造成严重后果。
本病根据体征和外伤史即可诊断,无需进行鉴别诊断。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轻症患者可短期治疗康复,重症患者需要长期术后康复,具体的治疗包括防治休克,以及配合手术治疗改善。本病药物治疗属于辅助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甲泼尼龙、甘露醇、呋塞米、奥美拉唑。
开放性颅脑损伤因创伤部出血过多而造成的失血性休克比较常见,因此,需要迅速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如果颅脑外伤较轻微,可不是用药物治疗。而对于严重受伤者,还需要配合药物贯穿治疗的始终。
使用甲泼尼龙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颅脑水肿,减轻损伤对神经细胞的伤害,防止神经细胞发生进一步的损伤。适合于伤情严重有明显脑水肿的患者。
甘露醇等主要目的是减轻脑水肿,除了甘露醇还可联合使用呋塞米,适合于有明显脑水肿的患者。
目的是为了预防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但要注意可能会引发轻度的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等副作用。常用的药物是奥美拉唑等。
使用该药的目的,是为了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适用于合并脑神经损伤的严重伤者。
目的是为了预防颅内感染,尤其是致伤物体比较污浊,或者锐器深入颅脑者。不过需要有使用的指征才能使用,避免抗生素滥用。
对插入颅腔的致伤物,不可贸然撼动或拔出,以免引起新的损伤,如突然的颅内大出血。在对致伤物的位置与可能伤及的颅内重要结构(血管等)进行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才可在手术中尽量显露致伤物周围重要结构后,将其小心取出。
有时由于创伤和骨折范围较大,破碎脑组织外溢或脑组织经伤口突出较多见。这对缓解急性颅内压增高有利,但也增加了颅内感染的机会。急救处理时应注意保护显露的脑组织。
开放性颅脑损伤应争取在6~8小时内施行清创术,在无明显污染并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早期清创的时限可延长到72小时。清创由浅入深,逐层进行,彻底清除头发、碎骨片等异物,吸除血肿和破碎的脑组织,彻底止血。硬脑膜应严密缝合,如比较困难,可取自体帽状腱膜或颞肌筋膜修补。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的预后与严重程度有关,轻症患者可经积极治疗,达到治愈的效果,不影响自然寿命,但重症患者可迅速致死,且治疗后可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癫痫等后遗症,本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颅脑CT、神经功能检查。
患者能否治愈,与其所受伤害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救治具有关系,受伤程度轻,及时成功手术者可获治愈。
本病是否影响患者寿命,与其所受伤害程度具有关系,受伤较轻、及时救治,可不影响寿命,重症患者可迅速致死。
与所受伤害程度具有关系,受伤较轻者可不遗留后遗症;受伤程度较重者,遗留的后遗症与脑组织所受伤害的部位和程度有关系。
如果颅脑损伤部位影响到了语言中枢,就有可能会造成语言功能障碍,比如说话含糊不清,甚至还可能造成口音改变等。
颅脑外伤,是引发癫痫的常见原因,甚至可能癫痫还会比较严重,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控制治疗。
这是颅脑外伤后遗留的很常见的后遗症。
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诊,进行颅脑CT、神经功能检查等,已确定是否存在神经功能损伤的后遗症等。
虽然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与饮食关系不大,但术后恢复期,要加强营养,以促进伤口的愈合。以免因营养不良,造成伤口愈合缓慢,或者因饮食不当而造成伤口延迟愈合,可多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蔬果,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食用新鲜瘦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以促进伤口的修复愈合。
宜食用新鲜的蔬果为伤口愈合营造良好的身体内环境。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各种含酒精的饮料,不利于伤口愈合。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患者日常要注意预防褥疮和预防下肢血栓,颅骨缺损时,要注意保护缺损部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合并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要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对于受伤程度较重,需要长期卧床休养者,要做好预防褥疮和预防下肢血栓的相关护理。
对于存在颅骨缺损者,要注意对缺损部位的保护。
患者术后如若存在头疼、癫痫等症状,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应对工作。
对于受伤程度较轻,不需要刻意卧床休息者,要尽快下床活动,以促进身体康复。
本病对于存在神经功能损伤的伤者,要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由于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属于意外伤害,所以预防工作,就是日常生活中要助于尽量避免意外伤害,远离可能引发意外伤害的环境和人群,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照看好,以免发生意外。
注意安全驾驶,驾驶、乘坐车辆时系好安全带,不超速驾驶,比较交通意外的发生。
对于中老年人等行走不便的人群,要注意保护生活工作环境的地面平整,防止导致意外跌倒,引发颅脑损伤。
儿童家长要加强看管,不随便爬高,以免引发意外摔倒等导致颅脑损伤。
工地等高危环境工作的人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规范操作,避免意外发生。
4873点赞
[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外科学》编委会.实用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94-195.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4-19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