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筋膜脂肪疝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是指骶髂部筋膜下脂肪组织因某种原因从筋膜裂隙或神经、血管孔突出筋膜外。纤维化后形成的团块组织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引起腰骶、臀部乏力、疼痛,并放射至下肢的一种病症。多年与肥胖的中年妇女,患者可就诊于骨科,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来明确诊断,该病经过治疗,预后较好。
肥胖的中年女性容易好发骶髂部筋膜损伤,脂肪突出,筋结形成。当从事严重的体力劳动,肌肉受牵拉力大时,容易撕裂损伤。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脂肪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难以还纳,就会形成严重的并发症嵌顿性疝。
局部有比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当剧烈的弯腰活动或臀大肌猛烈收缩时,深部脂肪组织压力增高,经薄弱的固有孔隙疝出或筋膜撕裂后疝出形成脂肪疝。
骶髂关节上方的骶髂筋膜比较薄弱,由腰1~3神经后成组支的臀上皮神经及伴行的血管束在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处形成固有孔隙。过重的体力劳动,使得深部脂肪组织压力增高形成脂肪疝。
孕期分泌松弛素,导致腰椎和盆骨韧带松弛,容易形成骶髂筋膜脂肪疝。
吸烟不仅可引起慢性咳嗽,而且可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使得肌肉退行性变。
骶髂筋膜脂肪疝目前暂无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
脂肪较丰富,当剧烈弯腰活动、腰扭动或臀大肌猛烈收缩时,深部的脂肪受压后经固有孔隙或筋膜薄弱处疝出而形成脂肪疝。
目前没有确定的证据证明二者有关系,风湿考虑为引起骶髂筋膜脂肪疝的原因之一。
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或过度劳动者,超负荷的运动可使深部的脂肪受压形成脂肪疝。
髂骶筋膜脂肪疝患者以结节状肿物、疼痛为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出现臀上皮神经卡压征、嵌顿性疝等并发疾病。
髂关节凹陷处可扪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弹拨或按压时出现疼痛,腰和臀双侧脂肪组织厚,在皮下组织容易扪及结节状肿物。
部分患者伴有大腿后侧疼痛,伴感应性坐骨神经痛,疝出的脂肪水肿、出血、会压迫附近神经,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
如并发嵌顿疝引起肠梗阻时,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臀部后外侧的臀上皮神经受到压迫,导致其分布的区域产生疼痛、麻木或者放射痛等症状。
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嚢颈收缩,使得内容物卡住不能回纳。
当因腰部扭伤、过度劳累或其他不明原因腰臀部出现肿块并伴有疼痛时,应高度警惕骶髂筋膜脂肪疝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做X线等检查明确具体情况,注意骶髂筋膜脂肪疝需要与脂肪瘤等疾病鉴别。
腰部以及臀部轻微疼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检查。
因腰扭伤、弯腰、下蹲或过度劳累导致腰疼时,应及时就医。
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影响站立行走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当并发嵌顿疝引起肠梗阻,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停止排气排便时可去普外科就诊。
为什么来就诊?
用过什么药物?
目前有什么症状?(如腰部臀部的疼痛,活动后加剧)
既往有无病史?(有无急性扭腰史)
腰骶部是否遭受过外伤?
骶髂关节外上方皮下组织内可触及多个结节状肿物,直径1~3cm不等,结节质地较硬韧,弹拨或按压时出现疼痛。部分病人在指压结节时出现腰骶部,臀部或同侧大腿酸胀痛。
可以鉴别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
由于X线辐射较大,孕妇不可以做
CT检查方便,图像清晰,可以扫描骶髂部,准确率高
MRI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没有辐射,但是费用较高。
高频超声可以了明确疝具体的数目以及大小。
多有急性腰扭伤史或过度劳累史等。
疼痛多在腰部,可放射至臀部及下肢,呈持续性,部分患者不以体位变化减轻或加重。
在骶骼关节周围可触到单个或多个栗子或核桃大小的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肿块,有压痛,推之可稍活动,与皮肤不粘连。
影像学检查发现疝的存在以及具体部位。
局部脂肪组织变性,纤维织炎等病变。因不压迫腰神经后支,病人无腰腿疼症状,触压肿块无下肢或臀部放射性酸胀疼痛。但极少数继发无菌性炎症累及腰神经后支可产生相应症状,鉴别较难,术中可发现无疝孔存在。
根据直腿抬高试验,有无感觉功能及腱反射障碍,骶髂筋膜疝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疝的存在,可以此鉴别,另外骶髂筋膜疝可发现腰骶部结节性肿物。
有急性、慢性腰骶部损伤史。一侧腰臀部与大腿后侧部有牵拉样疼痛、但多在膝关节平面以上,患者下腰部或臀部肌肉痉挛,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压痛明显,用力加压的时患者有酸、麻、痛的感觉,且多在臀上皮神经分布区内,影像学检查未显示疝的存在可与骶髂筋膜疝相鉴别。
骶髂筋膜脂肪疝治疗原则为消除诱因、对症治疗。早期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非手术方法,也可以口服药物。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反复发作及症状加重者进行手术治疗。
如泼尼松龙、曲安奈德加2%盐酸普鲁卡因,疼痛较剧烈者注射止痛药可短时间缓解诊治,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建议肥胖者服用此药,降低血压血脂。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反复发作以及病情加重的患者,可手术摘除脂肪疝,修补疝孔或扩大疝孔,解除对神经的刺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
腰骶部疼痛剧烈不能转侧,活动更重,局部压痛明显且固定,可服用此药,减少疼痛。
在一定程度上调理身体,改善痰湿疼痛,酸胀不舒,形体肥,,胸闷腹胀。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缓解病情。
如龙血竭胶囊、元胡止痛片,腰骶部疼痛剧烈不能转侧,夜间更甚者适合服用此药
骶髂筋膜疝患者还可选择小针刀疗法、阻滞疗法、针灸、理疗和穴位注射等疗法进行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以被治愈,也有部分患者容易复发。经手术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按期复查,大多数预后良好。
骶髂筋膜脂肪疝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部分可治愈。
骶髂筋膜脂肪疝的患者,如果护理及时、治疗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普通患者饮食无特殊要求,建议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等。
手术患者在术后的1~15之内应注意低脂饮食,15天之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注意饮食的规律性以及营养平衡。
骶髂筋膜脂肪疝患者在手术后找到合适的时间进行下地活动,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腰疼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处理,出现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日期进行手术。
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发现早期活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术后患者清醒后、无任何不适即可活动,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应积极与医生沟通。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注意用药时间、次数和药物剂量,不可私自用药。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宜适量适时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坚持加强专部肌肉锻炼,体质虚弱者切莫做蹦、跳抻、拉等剧烈活动,避免常推挤或拉扯重物,保持健康体重。
骶髂筋膜脂肪疝常见于中年肥胖女性,当其进行剧烈的弯腰活动或臀大肌猛烈收缩时容易形成脂肪疝。因此,要尽量避免负荷过重。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加强腰臀部肌肉力量的训练。
本病多与肥胖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腻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
增强体育锻炼,减少腰部负重的体力劳动,加强专部肌肉锻炼,体质虚弱者切莫做蹦、跳抻、拉等剧烈活动。
中年肥胖女性、孕妇应加强腰椎和骨盆韧带的锻炼。
平时避免过度劳累,重体力劳动者在工作时应多加注意,避免腰臀部用力过猛。
4913点赞
[1]韦英才.实用壮医筋病学[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97.
[2]朱汉章,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9.
[3]师彬,王吉荣.脊源性疾病非手术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86-587.
[4]任成山等.现代临床疾病防治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67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