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盘吸虫病,也称胰吸虫病,是由胰盘吸虫、腔阔盘吸虫和支睾阔盘吸虫寄生于反刍兽的胰管、胆管或十二指肠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消瘦、水肿及贫血,生长发育受阻等症状,病理特征为胰管高度扩张、管壁增厚、管腔缩小。好发于误食草螽或者针蟀的人群,可用过吡喹酮治疗。
阔盘吸虫病主要是由于人们误食带有阔盘吸虫的草螽或者针蟀引起的,人感染主要是因为在易感环境中从事田间管理、放牧时误食所致。
本类吸虫的流行区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牧区。不同地区的牛、羊受危害程度不同,感染率常可达60%~70%,严重地区甚至达90%~100%。牛、羊阔盘吸虫流行的地区及受感染的情况,均与本类吸虫两个中间宿主的分布、孳生栖息地点、受感染情况以及牛羊放牧习惯等密切相关。由于阔盘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期长,而草螽、针蟀是一年生的昆虫,所以一个地区本吸虫病感染的季节受当地的自然气候影响,也与当地阳性螺排出成熟子胞蚴及昆虫宿主带有成熟囊蚴的季节密切相关。在南方地区,感染季节有5~6月份及9~10月份两个高峰期,而北方地区感染高峰期只在9~10月份。
阔盘吸虫病好发于食用草螽、针蟀、生牛羊的人群,因为阔盘吸虫主要的第二中间宿主就是草螽或者针蟀。
阔盘吸虫病在临床上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水肿、腹泻等症状,还可使生长发育受阻,有的患者可出现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
阔盘吸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胰管中,机械性刺激、堵塞、代谢产物的作用以及营养的夺取等均可引起胰的病理变化及功能障碍。胰管高度扩张,上皮细胞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缩小,黏膜表面粗糙不平。有出血、溃疡、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被破坏后发生渐进性坏死变化。整个胰结缔组织增生呈慢性增生性胰腺炎,从而使胰腺小叶及胰岛的结构发生变化,胰液和胰岛素的生成、分泌发生改变,出现功能紊乱。病畜或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水肿、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因为阔盘吸虫主要是寄生在患者的胰腺,胰管之内,所以会并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若人群误食草螽或者针蟀后,出现营养不良,身体发育受阻,贫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到感染科就诊,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可以对阔盘吸虫病做出诊断,要注意本病需与肠癌进行鉴别诊断。
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水肿、腹泻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若患者出现出血、溃疡、生长发育受阻需立即就医。
阔盘吸虫病患者就诊科室为感染科。
出现贫血有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消瘦、水肿、腹泻、营养发育不良等)
最近几天有没有误食草螽或者针蟀?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从事什么工作?
利用阔盘吸虫的18TRNA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可进行虫种鉴定。
主要是病原学检查,常用的病原学检査方法有水洗沉淀法、尼龙袋集卵法、改进的胰阔盘吸虫卵梯级滤粪法等。从粪便内检查阔盘吸虫卵是确诊阔盘吸虫病的依据。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若发病前患者曾到过流行区或居住在流行区,并且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水肿、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等临床表现,要引起警惕,进一步通过实验室诊断帮助确诊。
通过病原学检查,从粪便内检查阔盘吸虫卵是确诊阔盘吸虫病的依据。
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可进行虫种的鉴定。
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和阔盘吸虫病有着相似的症状。大肠癌是环境、饮食习惯、遗传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阔盘吸虫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发病前多有流行地区居住史,从粪便内检查阔盘吸虫卵即可确诊,可以以此为鉴别点。
阔盘吸虫病患者目前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一般药物为吡喹酮,根据医嘱进行按时服药,没有手术治疗措施,患者的治疗周期为短期治疗。
吡喹酮为一种用于人类及动物的驱虫药,专门治疗绦虫及吸虫,根据体重进行服用即可治愈,也可以通过腹腔注射,眼囊虫病患者禁用。
对吡喹酮不耐受的患者应该选用其他驱虫药物,如六氯对二甲苯,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阔盘吸虫病患者一般不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可以通过给予肠内外营养治疗,保证体内必需营养需求。
腹痛激烈可以采用镇痛药,比如哌替啶。
当胰腺发生感染或者压迫症状,应该采取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的胰腺组织。
本病预后良好,经过吡喹酮治疗后即可治愈,没有严重的器官损伤和后遗症,不影响患者生存,建议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胰腺功能即可。
阔盘吸虫病患者通过治疗后可以治愈。
阔盘吸虫病患者经过吡喹酮治疗即可康复,对患者生存并无大碍。
阔盘吸虫病患者主要是胰腺受损,所以饮食应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利于胰腺的恢复,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接触草螽或者针蟀。
患者治疗需给予富含营养、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体内维生素。
禁忌食宜未经煮熟的牛羊肉以及草螽或者针蟀之类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体内可能含有寄生虫。
禁忌辛辣刺激、烧烤的食物,此类食物不利于胰腺的恢复。
阔盘吸虫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自身的体质,并定期复诊,查看体内的阔盘吸虫是否清除完全,使用药物治疗需遵医嘱及按要求使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吡喹酮口服需根据医嘱及体重服用,患者切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
腹腔注射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防止注入肾脂肪囊或肝脏内,引起药物滞留或出血死亡。
病情好转后适当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对阔盘吸虫病的预防控制主要采取治疗病畜、杀灭中间宿主、规划放牧、改善牲畜的饲养方法及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
在疫区每年3~4月份应用梯级滤粪法对家畜查病后,对感染家畜逐头进行治疗。重度流行区所有的家畜均为化疗对象。
杀灭中间宿主要根据各流行区中流行病学调査结果,在牛、羊受感染的主要地点的一定范围内,在牛、羊可以受感染的季节之前因地制宜,采用生物防治、药物扑杀、物理措施等方法大力消灭蜗牛和草螽或针蟀。
注意改善牲畜的饲养管理及移场放牧等方法,以增进牲畜健康及避免感染。尤其在游牧地区中,在主要感染季节,应避开前一年及前两年此时期曾放牧过的地点。
4037点赞
[1]段义农.现代寄生虫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611-613.
[2]羊海涛,曹俊.社区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手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149-151.
[3]文心田.人兽共患疫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239-24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