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因素所致的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病症。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本病可表现为抽风、偏瘫、失语、高热、肌张力高等症状,临床通常会对患者进行尿常规、CT扫描、全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患者病情,该疾病可由药物和手术治疗改善,本病的预后要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决定。
指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内及脑室壁1.5cm范围内出血并破入脑室。
指室管膜下区1.5cm以外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破入脑室。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类型不同,相应的病因也有所差别,原发性脑室内出血主要由于脉络丛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引起,而继发性脑室内出血则是因为各种疾病以及凝血功能异常引起,本病好发于青少年或中年人。
最常见的病因是脉络丛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及颈动脉闭塞、烟雾病也是常见的病因。
由于高血压、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颅内肿瘤卒中等疾病引起,其他少见或罕见的病因有凝血功能异常。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临床上较为少见,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占全部卒中患者的3%~5%,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占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4%~18%,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年以上,男女之比为1:0.86。
由于脉络丛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致病。
因高血压、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颅内肿瘤卒中致病。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仅表现为脑膜刺激征而无脑定位征或意识障碍,严重者表现为抽风、偏瘫、失语、高热、肌张力高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并发迟发性交通性脑积水、脑疝、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轻者可仅表现为脑膜刺激征而无脑定位征或意识障碍,甚至仅表现为定向力等认知功能障碍而无其他症状和体征。
严重者表现为意识障碍、抽风、偏瘫、失语、高热、肌张力高、膝反射亢进、眼肌活动障碍、瞳孔缩小及双侧病理征阳性等。
晚期可出现去大脑强直和呼吸循环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是由于脑脊液的吸收不良或分泌过多及排泄障碍所引起的病理现象。
由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部分脑组织由于颅内压增高而造成移位,当移位超过一定的解剖界限时则称之为脑疝,是一种十分凶险的临床危重症,发生速度快,极短时间内就可能造成生命体征严重紊乱,病死率、致残率均极高。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受损、过敏及药物所致的一种疾病,有发热、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痛、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等症状。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时,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尿常规、腰椎穿刺检查、全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还需要与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动脉瘤性脑室内出血等疾病进行鉴别。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肢体麻木、发热、瘫痪、视物不清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就诊。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偏瘫、肢体麻木等症状还可前往急诊科就诊。
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呕吐、偏瘫、失语、肢体麻木等症状?
症状出现的时间?
症状持续了多久?
出现症状之前有过情绪激动或者剧烈运动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约85%的病例白细胞高于正常,主要是多核白细胞升高,小儿可出现血色素下降。其他常规项目可无明显变化。病因是白血病、肝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及抗凝治疗等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而发生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患者,可表现为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部分病人可出现尿糖和蛋白尿,凝血功能异常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引起的脑室内出血,发病前后可以出现进行性血尿,提示有可能发生脑室内出血。
腰椎穿刺检查可见血性脑脊液,急性期脑脊液中以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此项检查在急性期要慎重施行,以免诱发脑疝,腰椎穿刺放液时要缓慢。
是目前诊断脑室内出血最安全、可靠、迅速和无创伤的手段。CT扫描能清楚地显示出其原发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形态、脑水肿程度、中线结构移位程度、脑积水的阻塞部位及其程度、穿破脑室的部位和脑室内出血的程度等,为临床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资料依据。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价值远不如头颅CT检查,且具有一定的侵袭性,目前很少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但对一些年龄较小、临床上怀疑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全脑血管造影对明确病因,仍具有其他检查无法代替的价值。
出现以下情况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
突然发病,有急性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表现者均应考虑到有脑室内出血的可能。
腰椎穿刺检查出现血性脑脊液,可基本诊断。
头颅CT、MRI和脑血管造影明确定位出血部位。
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病人,绝大多数有明显的高血压病史,中年以上突然发病,意识障碍相对较重,偏瘫、失语较明显,全脑血管造影无颅内动脉瘤及畸形血管可予以鉴别。
病人有一侧动眼神经损伤,视力进行性下降,视网膜出血,在此基础上突然出现脑室内出血的表现,很有可能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脑室内出血,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可予以鉴别。
多见于成人,凡是脑室内出血恢复过程不典型或脑室内出血急性期脑水肿消退,神志或定位体征不见好转,查体发现双侧视盘水肿等慢性颅内压増高的表现,或发病前有颅内占位性病变表现或脑肿瘤术后放疗病人,应考虑到有脑肿瘤出血导致脑室内出血的可能。CT强化扫描有无颅内占位性病变可与之鉴别。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可通过甘露醇、酚磺乙胺、止血芳酸、脑苷肌肽、神经节苷脂等药物改善,治疗周期一般为2~3周,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可行穿刺血肿吸除及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治疗。
主要治疗脑水肿改善病情,代表药物为甘露醇。
常用药物有酚磺乙胺、止血芳酸。
常用药物有脑苷肌肽、神经节苷脂等。
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常用药物为头孢曲松。
此术式可将脑室内的血肿及血性脑脊液清除,将血液从脑内引流出。
严重出血的患者,可通过开颅,将血肿清除。
出血量较小时,可从腰部穿刺释放脑脊液,从脑脊液中将血肿引流出来。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预后效果由疾病程度决定,但总体治愈率较低,死亡率较高,总死亡率超过50%,且可出现脑部功能缺损以及智力障碍的后遗症,因此患者需要在治疗后3个月复诊,明确治疗效果。
本病治愈率较低,轻症患者经积极治疗,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重症患者不易治愈。
本病死亡率较高,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总死亡率超过50%。
本病幸存者常残留脑部功能缺损以及智力障碍。
本病治疗3个月后复诊,复诊时需注意患者脑组织恢复情况,有无导致后遗脑神经损害情况,以便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动态观察。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的饮食调理,主要是清淡、易消化饮食。术后初期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营养,恢复期患者注意由流食逐渐向普食过渡。
患者注意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细嚼慢咽,以免呛咳导致吸入性肺炎。
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机体术后恢复。
避免饮食过于精细,多进食膳食纤维饮食,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导致颅内压升高。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日常要遵医嘱用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血压升高,手术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等,同时要监测患者的体征,必要时可收至重症监护病室(ICU)内进行监护。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手术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不避免过于劳累。
本病的病情监测要给患者进行全程心率、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尿量等监测,有异常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较多,通过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积极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等原发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保持心情轻松愉悦。
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维持血压的稳定。
平时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高危因素。
注意御寒,天气变冷时血管收缩,会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注意及时添加衣物。
定期体检,发现脑部异常病变,及时治疗。
4753点赞
[1]李国新,孙建新.自发性脑室内出血[J].山东医药,2002,42(8):53-54.
[2]卓开全,刘窗溪.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研究进展[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28(04):252-25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