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性角膜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病变,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冬春两季多发,患者发病前1~3个月有感染水痘的病史,发病后4~5天出现眼痛、视物模糊等。眼部检查有一过性角膜水肿,发病前1~3个月出现盘状角膜基质炎,以及晚期出现假性树枝状角膜炎等特征性角膜病变。本病可给予以抗炎、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有自愈倾向,及时发现并治疗多可治愈。
水痘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另外,不良的卫生习惯及免疫力的低下也是水痘性角膜炎常见的危险因素。本病好发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患儿、免疫力低下者、不注意眼部卫生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人是其唯一的宿主,且对其普遍易感,该病毒在角膜内发生炎症反应,引起水痘性角膜炎。
患者在感染水痘后,如果随意抓挠水痘皮疹,反复用手揉搓眼睛,会使角膜发生炎症反应,增大患水痘性角膜炎的风险。
人体在免疫力低下时不能抵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角膜组织的侵袭,导致水痘性角膜炎的发生。
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等,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机会性感染。
近年来水痘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卫生条件改善、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及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等因素有关。以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最为多见,占所有发病人数的50%左右,男女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农村的发病率要高于城市,国内的发病率高于国外。
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患儿。
免疫力低下者。
不注意眼部卫生者。
水痘引起的角膜病变一般比较轻微,预后较好,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角膜基质水肿、盘状角膜基质炎和树枝状角膜炎。
多在水痘发病后4~5日出现,表现为角膜基质弥漫性轻度或中度水肿,伴有后弹力膜褶皱及少量房水细胞,可引起暂时性视力下降。本症状为一过性体征,大约一周左右自然消失,不遗留角膜混浊或新生血管生长。
多发生在感染水痘之后1~3个月,因早期症状轻微,且全身表现不突出。较年长儿童可表现为眼睛痛,视物模糊。检查可见角膜中央呈盘状混浊,混浊区角膜增厚,伴后弹力膜褶皱。
多发生在感染水痘后3~4个月,其角膜病变呈白色,高起于角膜表面,病变形态粗糙。
部分患者有眼睛疼痛、怕光、流泪和异物感,是角膜炎症刺激神经感受器所致。
水痘性角膜炎如果不及时处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会侵犯全身各个脏器,引起脏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患者感染过水痘,而后出现眼睛疼痛、流泪、畏光等表现,需要及时就诊于眼科,进行电镜检查、免疫荧光技术、补体结合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
在1~3个月前感染过水痘,而后出现眼睛疼痛、流泪、畏光或有异物感等表现的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普通人群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高度怀疑水痘性角膜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水痘性角膜炎的患者,若出现剧烈的眼部疼痛感、视力显著下降或失明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眼睛剧烈疼痛,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急诊科等。
眼睛疼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眼睛疼痛,伴有流泪、畏光或有异物感等症状)
是否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有没有不好的卫生习惯?如用手随意抓挠水痘皮疹、反复揉搓眼睛?
通过视诊,可观察到患者出现皮疹、水疱等表现;通过问诊,可了解患者的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情况。
可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
可查到高滴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则为阴性,因此可判断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取假性树枝状角膜病变刮片,置于电镜下可发现类似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病毒颗粒。
典型水痘性角膜炎症状:水痘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损害、视力下降。
在免疫荧光技术和补体结合试验中,找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抗原和抗体即可确诊。
二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都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角膜损害和视力下降,但水痘性角膜炎多发生于儿童或婴幼儿,发病前3~4个月多有水痘感染史,而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以此可鉴别。
药物治疗是水痘性角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的抗病毒和抗炎药物,以减轻患者症状,促进早日康复。
属于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具有抗炎、减轻水肿的作用,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水痘性角膜炎的一线用药。
适用于弥漫性角膜水肿及盘状角膜基质炎,即角膜基质出现广泛的轻度或中度水肿,角膜中央呈盘状混浊。
属核苷类抗DNA病毒药物,是广谱高效抗病毒药,局部应用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和黏膜感染,如角膜炎、皮肤黏膜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不良反应可见转氨酶升高、皮疹,过敏体质及精神异常者禁用。
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保护角膜功能。
水痘性角膜炎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患者需要在治疗结束后的第三个月和第六个月进行复查。
水痘性角膜炎有自愈倾向,及时发现并治疗多可治愈。
水痘性角膜炎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水痘性角膜炎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第三个月和第六个月进行复查,如补体结合试验检查,确保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彻底清除。
水痘性角膜炎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偏食,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忌食辛辣、易上火和刺激性食物。患者易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水痘性角膜炎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避免揉搓眼睛。规律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愉悦的心情,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清洁:保证个人卫生,如饭前、大小便后洗手,接触不干净物品后要洗手,避免经常用手揉搓眼睛。
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过于紧张和焦虑,保证充足的睡眠。
水痘性角膜炎患者如果出现眼睛剧烈疼痛、视力明显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水痘性角膜炎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一般不能应用过长时间。
水痘性角膜炎主要是因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由于皮肤瘙痒而搔抓,用手揉搓眼睛,可使手指带病毒到眼部,故应注意手部卫生,进行水痘疫苗接种亦是预防水痘性角膜炎的重要措施。
如果近期1~3个月有感染水痘病史的患者出现眼部异常症状,如视力下降以及有异物感,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以便早发现并治疗。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进行水痘疫苗接种,尽量减少儿童水痘的发病率。
已经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病人,要避免眼周皮疹及疱疹的出现,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搔抓水痘和用手揉搓眼睛。
4184点赞
[1]赵堪兴,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3-116.
[2]徐锦堂,孙秉基.眼部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4-425.
[3]王乃平,胡锦官,陈长勋.药理学[M].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2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