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属于继发性青光眼类型,包括眼球内和眼眶的炎症,多单眼发病,多见于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炎症所引起,尤其是虹膜和睫状体的炎症,可以表现为闭角或者开角两种青光眼。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发病可因小梁网炎、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减退、葡萄膜的纤维素性渗出及炎性细胞阻塞小梁网,还有前列腺素介导所致,它们都可以破坏正常的房水循环而引起眼压升高。眼压升高可以继发于活动性炎症、炎症后遗症、或者过量的糖皮质激素。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导致眼压进行性升高,造成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损害。
多是由于炎性细胞、纤维素、血清蛋白、及受损的组织细胞碎片等阻塞小梁网,炎性介质和毒性物质导致的小梁网炎症、水肿、内皮损害、硬化、房水外流障碍。还有炎症刺激造成的房水分泌过多,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等都可以引起。房角镜检查房角开放。
可以是非瞳孔阻滞性的周边虹膜前粘连,也可以是瞳孔阻滞性的瞳孔后粘连,阻断后房向前的房水交通,并且引起虹膜膨隆,以及炎症造成睫状体前旋,都可以加重或者促使周边虹膜前粘连,房角镜检查房角狭窄或者周边前粘连。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有微生物感染引起,更多见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是最常见的引起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原因。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尤其是单疱或者带疱病毒性角膜炎或者虹膜睫状体炎、小梁网炎引起的青光眼。越来越的证据表现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是由于巨细胞病毒引起。
巩膜炎或者虹膜睫状体炎性青光眼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如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葡萄膜炎性青光眼。
儿童、老年人等机体抵抗力弱容易诱发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病毒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容易因为感冒、发烧、精神刺激、眼部手术而诱发。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发病率约为0.005%~0.007%,可以导致严重的急、慢性青光眼发生,慢性葡萄膜炎发生青光眼要比急性葡萄膜炎至少高出一倍以上。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占继发性青光眼的18%。
各年龄段,青壮年更多见。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道疾病、牛皮癣等伴发的葡萄膜炎。
致病原因不同,好发人群不一样。如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虹膜睫状体炎性青光眼一般在30岁左右。
巩膜炎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带状疱疹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更易发生。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一般表现眼睛充血发红、酸胀疼痛、看东西模糊、畏光、雾视、虹视等,眼压升高,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等发炎,可以伴有虹膜后粘连、并发白内障等。
眼睛突然看东西雾视、虹视、酸胀疼痛。前房的炎性渗出物多较浓厚并发虹膜后粘连。房角镜或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提示房角关闭。发作性视物模糊指突然出现眼前发糊、视物不清,几小时后视力又恢复正常。虹视是患者在看白炽光灯泡时,灯泡的周围出现彩色晕轮,如同雨后的彩虹,呈现内绿外红的排列顺序。雾视是指犹如在雾中视物一般,看不见、不清晰。
眼睛酸胀疼痛,虹膜后粘连和虹膜膨隆现象,房角镜或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开放或者周边前粘连。
部分患者炎症轻微,自觉症状不明显或者呈现一过性雾视、虹视等而被患者忽视。
畏光、流泪、眼睛充血发红、角膜上皮水肿、角膜后沉着物。原有的急性炎症表现可以将继发性青光眼的症状体征掩盖起来,或者混杂在一起,容易被忽视。
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睫状充血无或者轻度,陈旧性角膜后沉着物、无或者轻度的房水细胞闪辉。当眼压过高,除了引起眼胀和眼痛以外,可引起恶心等胃肠道症状。
长期、持续的眼压升高可以机械性压迫视乳头,导致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发生,也出现相应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20岁、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要定期进行眼科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检查。对于有疑似炎症相关性青光眼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20岁、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定期眼科体检非常有必要。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眼科体检中出现房水混浊、眼压升高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眼科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眼睛充血发红、眼压增高,并出现角膜上皮水肿、房水细胞闪辉、虹膜后粘连等症状,高度怀疑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患者,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需要眼科就诊。
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头痛、恶心、呕吐而就诊于急诊科、内科、神经科等。
眼睛酸胀疼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眼睛充血发红、酸胀疼痛、看东西模糊、雾视、虹视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
以前检查过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眼前节病理改变,如睫状充血、角膜上皮水肿、角膜后沉着物、房水细胞闪辉、虹膜后粘连、并发白内障等。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等病理性改变,如它们的水肿、渗出,前房角开放还是狭窄、前粘连等。
眼压计测量可以比较准确知道眼压的高低,为指导使用降眼压药物提供客观依据。
眼底检查可以发现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视野检查可见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或者使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检查可以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了解视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
房角镜检查为接触性的检查,检查医生利用光线通过镜面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直接观察房角的结构,了解房角开放情况等。
如果患者出现了眼睛突然看东西雾视、虹视、酸胀疼痛、眼睛酸胀疼痛,虹膜后粘连和虹膜膨隆的现象。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了解到患者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等发生了病理性改变。眼底检查发现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视野检查见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可诊断为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虹膜异色综合征一般不出现睫状充血或者混合充血,角膜后沉着物呈现星状,典型体征是虹膜脱色素,可以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可以此进行鉴别。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般是急性发病,发病前有一定诱因,如傍晚前后情绪激动等。自觉症状明显,如雾视、虹视、恶心、呕吐、前房浅、房角关闭、瞳孔缩小等,使用缩瞳孔眼药水治疗效果明显,此为鉴别点。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强调个性化治疗方案,需要长期随访。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眼压高时,以控制炎症为主,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尤其是需要系统、规范化的抗炎治疗,同时注意继发性青光眼的随访。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多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继发青光眼需要施行眼外流手术加用适量的抗代谢药物。
具有抗炎和抗免疫作用,可以根据病情给予局部滴眼液或者结膜下注射,可以考虑全身使用。病毒性炎症相关性青光眼需要在足量抗病毒药物治疗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以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尤其是局部使用,注意调整药物次数、剂量。全身使用注意其胃肠道反应、骨质疏松、精神异常、内分泌系统改变等。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机制达到抗炎目的,是治疗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基本药物,局部使用有局部刺激症状;全身使用注意胃肠道、泌尿系统等异常。
一般使用抑制房水生成的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倍他洛尔滴眼液或者兴奋剂,如溴莫尼定滴眼液,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也可以考虑前列腺素衍生物滴眼液,注意其副作用。
此类药物的作用是通过减少眼内物的容积来迅速降低眼压,常用药物如20%甘露醇注射液等。
此类药物的作用是散大瞳孔、麻痹睫状肌,防止瞳孔缘后粘连,缓解疼痛、畏光,常用药物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
适用于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因为瞳孔阻滞性引起的青光眼体类型。通过虹膜切开使前房后房交通,后房水进入前房,周边虹膜与小梁网接触解除,达到眼压恢复正常。
小梁网滤过手术适用于炎症性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通过清除小梁网组织,开辟通道将废水引流到结膜滤泡处,达到降低眼压目的。
利用低温冷冻的物理手段,破坏性手术,破坏睫状体组织减少房水生成。
使用激光对睫状体进行凝固、破坏,使房水生成减少以降低眼压,用于进行性继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视功能差的患者。
可以使用40℃左右的热毛巾给予眼睛热敷,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不适,一般一天三次,每次10~15分钟。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通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症状,绝大多数会治愈,预后视力良好。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通过规范化治疗有可能会治愈,及早发现和治疗,眼压可能会恢复。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丧失。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治疗刚开始,至少每天复查一次。眼压、炎症控制后可每周复查一次,痊愈后需要每年复查一次。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吃水果、蔬菜,多使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要戒除烟酒。
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食品,不吃肥甘厚腻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动物内脏等。多吃水果、蔬菜,如苹果、梨、西瓜、西红柿、冬瓜等。可食用粗纤维的食物,如地瓜、谷物、麦片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可以食用八宝粥。高蛋白的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但可导致青光眼的滤过泡的过早闭合,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术后早期应避免高蛋白饮食。
不吸烟、饮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氮可以引起视神经血管痉挛和视神经缺血,可加重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以促进缓解症状,患者疾病恢复为主,给予知识宣教,保持其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易导致口鼻黏膜干燥、打瞌睡、疲倦乏力等不良反应,因此,危险作业岗位(如高空作业者、驾驶员)的患者及幼儿慎用。
炎症期需闭眼,让眼多休息,炎症控制后可以进行适宜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不宜做过分弯腰、低头、屏气、负重的活动,以免使腹压增加而引起眼压升高。
成年阶段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宜及早开始进行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筛查。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高危人群宜从三岁开始进行筛查。首次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筛查结果正常者,最好每一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由于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病因繁多,发病机理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可以预防本病发生发展。
4900点赞
[1]葛坚,王宁利.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邵毅,赵学英,刘毅.眼科疾病的治疗与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22-22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