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过伸性损伤是指颈椎在颅面部水平方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或由于颈椎的挥鞭样动作使得颈椎过度仰伸,所致颈椎及其支持结构和脊髓的损伤,主要致病原因是高处坠落和车祸伤。临床上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受损部位压痛等症状,以手术治疗为主,轻症患者预后较好,重症患者可出现瘫痪。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致病原因主要是高处坠落头颈部着地及车祸伤,导致颈部在颅面部水平方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使颈椎过度向后伸展,最后引起的一系列椎旁软组织、椎体和脊髓病理改变的损伤。
一般施工人群或特殊高处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头面着地,颈椎受到暴力外伤,导致颈椎过伸性损伤。
由于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碰撞其他车辆或急刹车时,额面部撞击方向盘或其他位置引起的颈椎过伸性损伤。
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变,当受到轻微暴力伤害时,易诱发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过伸性损伤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颈椎过伸性损伤占全颈椎各类损伤的29%~50%。
颈椎病严重患者由于颈椎本身存在失稳以及合并椎管狭窄,稍受到外力伤害即可出现颈椎过伸性损伤。
在高处施工的人员以及特殊作业人员,不慎从高处坠落,头颈部着地,造成颈椎过伸性损伤。
从事攀岩、滑雪等体育运动的人员,易从高处坠落,造成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典型症状是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受损部位压痛等。某些高处坠落的患者还可观察到头颈部皮肤挫伤等症状,颈部损伤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瘫痪。
除颈后部痛外,因前纵带的受累,亦同时伴有颈前部的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尤以仰伸(切刎重复检查)为著,颈部周围多伴有明显的压痛。
因病理改变位于中央管周围,愈靠近中央管处病变愈严重,因此锥体束深部最先受累。临床上表现为上肢擁痪症状重于下肢,手部功能障碍重于肩肘部。感觉功能受累主要表现为温觉与痛觉,而位置觉及深感觉存在,此种现象称为感觉分离,严重者可伴有大便失禁及小便滞留等。
患者因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因缺血、营养不良而出血损伤、溃烂等。
患者因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引起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发炎。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出现活动受限、颈部疼痛等任何临床症状时都应该及时就医,通过X线、CT、MRI等检查确诊本病,确诊后及时治疗。本病还需与脊髓前中央动脉综合征、脊髓空洞症等疾病鉴别。
颈椎受到外力伤害,发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受损部位压痛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若出现颈部疼痛、瘫痪、痛觉温觉消失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呼吸困难、瘫痪,可至急诊科就诊。
头颈部如何受伤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受损部位压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皮肤挫伤、四肢瘫痪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颈部是否长时间处于一个动作?
颈椎损伤后早期X线侧位片对临床初步筛查诊断意义最大。
颈部CT可更清楚的观察到颈椎是否有骨折等症状,对判定颈椎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对椎体损伤、软组织损伤及脊髓受累程度的判定意义最大,也可观察到神经、血管病变。
根据患者有高处坠落或车祸伤病史,出现初步症状,即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受损部位压痛等可初版怀疑为颈椎过深性损伤。
存在典型的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进一步提示颈椎过深性损伤。
在X线、CT、MRI上观察到颈椎受损即可确诊。
因两者可在完全相类似的外伤情况下(例如急刹车)发生,均出现瘫痪,因而易混淆。脊髓前中央动脉综合征是由于脊髓中央管周围损伤脊髓前中央动脉,瘫痪特点是上肢瘫痪重于下肢,一般无感觉分离,椎前阴影明显增宽,行MRI检查可鉴别。
其病理改变、解剖部位两者相似,症状雷同,故易混淆。但本病一般无严重的外伤史,且X线平片上椎体前阴影无增宽症,而MRI检查时显示脊髓中央有空洞形成。
因本病发生突然,多见于外伤后,且伴有脊髓症状,故需鉴别。但髓核脱出时其外伤并不一定严重,甚至一般的咳嗽也可引起。脊髓受累以椎体束为主,少有感觉分离现象,MRI检查有确诊意义。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彻底治疗颈椎损伤,临床上常用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颈椎过伸性损伤一经确诊,即常规应用Glisson牵引带牵引,牵引位置应取颈椎略屈位,持续牵引2~3周,然后采用颈胸石膏或塑料颈托加以保护1~2个月。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由于神经受损,需要恢复神经的功能,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族,如B12可促进神经恢复。
颈椎过伸性损伤有时会造成脊髓水肿,甘露醇可脱水消除水肿状态。
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可减轻外伤后神经细胞的变性,降低组织水肿,改善脊髓血流量,预防损伤后脊髓缺血进一步加重,促进新陈代谢和预防神经纤维变性等。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压迫和减缓脊髓的继发性损害并重建颈椎的稳定性,以利于损伤脊髓的恢复。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手术的效果。手术方法有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
由于高处坠落或出现车祸的患者会出现皮肤损伤,有时需要进行清创手术等治疗。
过伸性损伤导致的脊中央综合征预后通常较好,症状越轻恢复越快,通常下肢症状在伤后3小时即开始恢复。其次为膀胱功能恢复较快,上肢症状恢复较慢,最迟恢复的是手部功能,常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致手内在肌萎缩,残留功能障碍。
颈椎过伸性损伤轻症能治愈,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瘫痪。
颈椎过伸性损伤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颈椎过伸性损伤术后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去医院骨科复查,主要是检查影像学。
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饮食以促进症状减轻并消退为主,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手术患者,手术后1~3天给予流质饮食,然后转为半流质饮食,2周后改为正常饮食。
非手术患者,可进食富含优质蛋白质、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
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护理及日常护理等,手术后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
手术后注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同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行支具治疗、牵引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颈椎活动幅度过大,严格按照支具的使用说明使用支具。
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造成四肢瘫痪的患者,应对四肢进行按摩,被动运动,防止关节僵硬挛缩、褥疮。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来排便,如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家属需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防颅脑或延髓隐匿性或迟发性损伤。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预防主要通过日常注意自我保护,如高处作业人群注意使用保护措施,严重颈椎病患者多注意颈部保护,及时进行正确治疗。
改变不良习惯和姿势,如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靠在床头看书、睡高枕头等,降低颈椎病理性改变的几率。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颈椎自身结构虽然相对脆弱,但可以通过加强颈部肌肉力量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开车的人群应注意道路交通安全,始终保持安全带系紧,避免急刹车、碰撞等。
进行高处作业时,避免从高处坠落,做好安全措施。
4430点赞
[1]胥少汀,葛宝丰,卢世壁.实用骨科学上,第4版修订本[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9.751-754.
[2]刘爱国.实用脊柱外科诊疗技术[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8-3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