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属于慢性多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脓涕多、嗅觉障碍,或伴头痛等症。临床上以慢性上颌窦炎和慢性筛窦炎多见,由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多与患者鼻部的生理结构以及过敏、遗传等有关,故预后不良,一般难以根治。
主要为患侧或双侧鼻窦、前鼻滴涕或后鼻滴涕。
头痛,以头顶、枕部为甚,夜间或饮酒后加剧。
很少单独发生,症状也不典型。
前额部闷胀、痛,鼻塞明显,常在上午较重。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由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治疗不当转化而来,由于鼻窦特殊的生理结构,容易积液,也容易被邻近器官的炎症所感染。
由于机体抵抗力较低,或者是由于鼻腔疾病、邻近器官感染病灶、直接感染、鼻腔填塞物、气压骤变等原因,患者化脓性鼻窦炎急性发作,由于多种原因久治不愈,发展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鼻息肉、鼻中隔过度偏曲,使鼻腔不通畅,鼻窦开口处受阻,引起鼻窦内的炎症。
变态反应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病变时,鼻腔黏膜长期慢性充血,鼻窦开口处受阻,可进一步引起慢性鼻窦炎。
鼻腔内长期存在异物,或鼻部手术后堵塞物久滞,阻塞鼻窦开口导致鼻窦炎。
由于天气变化或者患者不注意添衣加被,而致受凉,加之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对天气变化又十分敏感,受凉后很容易诱发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急性发作。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患者大多为过敏体质,花粉、粉尘或者其他的过敏原也极容易引起患者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发作。
外伤骨折或异物没有及时取出,可以诱发鼻部感染。
空气污染可导致鼻黏膜抗病能力下降,可引发该病。
若牙部疾病治疗不及时,感染扩散到鼻部,导致鼻部感染。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种以鼻窦为发病部位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儿童、年老体弱者均为该疾病的常发人群。
有急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内肿瘤、鼻息肉等人群好发。
如长期滥用抗生素、激素,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容易引发鼻部感染。
抵抗力弱,变态反应性体质,容易感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窦内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长期存在,并与变态反应性有一定关系,从而形成慢性鼻窦炎。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典型症状是脓涕多、鼻塞、头痛,多数人全身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大量黏脓涕,也有少数人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脓涕多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单侧有臭味者。
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有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
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多数人全身症状不明显,有的出现精神不振、记忆减退、易疲惫等。
有时鼻分泌物随头部姿势改变而流出,患者自诉痰多且臭,分泌物为黏液脓性或脓性,患者常有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思想不能集中等症状。
可有面痛、牙痛以及乳突、颈部、肩背等处神经痛,还有原因不明的嗅觉丧失、头晕、步履不稳、左右摇摆,但无定向偏斜,与耳性眩晕不同。
当窦口阻塞时,可有鼻根或眼眶胀闷感及鼻塞、嗅觉障碍、鼻后孔流涕。
若额窦引流受阻,可出现头痛,可有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射性头痛,鼻塞明显,常在上午较重,也可有持续性患侧鼻塞,鼻分泌物为黏脓性或脓性。
鼻源性脑脓肿是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急性发作后的头痛、高热、寒战、意识淡漠以及颅压高的表现,同时伴有鼻塞、大量脓性鼻涕。
支气管炎是由主要包括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等不适。
心绞痛是由于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诱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时间每次不超过三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患者需积极治疗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当病情迁延不愈时需及时就医。
免疫力低下者平素易患感冒,或者鼻部不舒服者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鼻塞、流浊涕、头痛,高度怀疑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时,应及时就医。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为慢性,严重影响生活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心绞痛到心内科就诊,球后视神经炎到眼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鼻塞、流鼻涕、头痛是第一次还是反复发作?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做过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协助诊断。
通过CT检查,明确病变的具体位置,查看鼻窦黏膜有无增厚,窦腔内有无积液等情况,对于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MRI可查看病变具体情况,有无黏膜以及骨壁情况,明确诊断。
帮助查看鼻腔内部情况,确认病变严重程度,对于诊断以及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帮助。
多有感冒并引起流脓涕的病史,病程较长。
主要症状为脓涕和鼻塞,脓涕表现为流黄浊涕或绿涕、白浊涕,病变越重,涕量越多。随着病变越重,病变一侧的鼻塞越重或越明显。
结合X线平片等检查即可诊断。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患,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头痛不同,其病情特征包括一侧或两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有恶心、呕吐、害怕声光刺激等症状,可根据具体症状加以鉴别。
颅内肿瘤是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样,都可引起头痛,但颅内肿瘤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多表现为晨起、咳嗽时加重,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可鉴别。
该病治疗主要为消除诱因,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药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必要时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鼻部清洁,提高生活质量。
去除诱因,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减少过敏原的接触等。如果出现并发症,要同时予以治疗。
血管收缩剂能收缩鼻腔肿胀的黏膜,以利引流,常用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滴鼻。
根据细菌感染使用对应的药物,抗细菌药物常用克拉霉素等。
适用于经保守治疗及多次穿刺冲洗治疗无效者,以及上颌窦异物、囊肿及其它良性肿瘤、疑上颌窦恶性肿瘤需探查者。
适用于窦腔内病变不重、不宜做上颌根治术者。
治妨碍鼻窦引流的疾病,治疗邻近病灶。若有高位鼻中隔偏曲,可行鼻中隔矫正术,对肥大或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若有鼻息肉则行鼻息肉摘除术。
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每周1~2次,若连续多次穿刺冲洗无效,或冲出恶臭、多量溶水性脓,可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预后一般良好,但并不能根治,极容易反复。
本病不能治愈,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会出现反复的现象,较顽固。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极易反复的疾病,应该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一旦发作,应及时就医。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合理、适度的进行体育锻练,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饮食需清淡而富于营养。宜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急性期宜多进水分,慢性期宜食具有补肺益气作用之食品,如动物肺、鹤鹑、百合、蘑菇、燕窝、银耳、胡桃肉、松子等。
忌海鲜发物,可能造成过敏,也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鼻部卫生,保持其洁净,同时避免用力擤鼻,精神也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需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正确服用。
鼻窦炎的患者平常要尽量避免异物进入鼻腔,以及鼻部的外伤等。
注意鼻腔内部的清洁卫生,避免用力擤鼻,避免感染。
对于慢性化脓性鼻炎都眼的预防,建议患者平常注意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可能引起慢性鼻窦炎的疾病。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鼻外伤和异物。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及时治疗哮喘和牙病,避免哮喘和牙病的急性发病引发鼻窦感染。
鼻腔有分泌物时要轻柔擤鼻涕,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用力过大。
积极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及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并矫正鼻腔解剖畸形。
游泳时避免跳水和呛水,避免带有细菌等污染物的水进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4843点赞
[1]谢朝云,陈东,熊芸,陈应强,蒙桂鸾,杨忠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0.
[2]姚期,张燕平,刘小东.用参苓白术散合苍耳子散对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
[3]赵元顺.CT对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与霉菌性鼻窦炎诊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陈宁.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手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407-40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