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化学性烧伤主要是误食强酸或强碱等化学腐蚀剂引起食管腐蚀性的灼伤。误吞化学腐蚀剂的类型、浓度大小、剂量大小、伴随的呕吐情况、腐蚀剂与组织接触的时间长短决定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吞服化学腐蚀剂后,造成灼伤的部位不仅仅局限于食管还会累及口腔、咽喉部、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其中食管3个部位的狭窄灼伤最为显著。食管化学性烧伤会导致食管穿孔、呼吸困难、反射性呕吐,病情严重会导致患者休克。
我国目前根据烧伤的病理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三大类。
患者食管黏膜浅表层有充血和水肿,经过脱屑和治疗后大约一周左右痊愈,不留瘢痕。
烧伤累及食管的肌层。在烧伤急性期间食管组织有充血和水肿并伴有液体的渗出,食管组织坏死脱落后表面形成溃疡。1~2个月内发生肉芽组织的增生。纤维组织会形成瘢痕从而会导致食管的狭窄,吞咽困难。
食管的全层及其周围食管组织凝固性坏死,严重可导致食管穿孔和纵隔炎,预后形成瘢痕,造成吞咽困难。
食管化学性烧伤的主要病因一般为强碱导致的化学性烧伤、强酸导致的化学性烧伤、长期服用酸性药物,好发于误食强酸强碱者、5岁以下幼儿、长期食用酸性药物者,化学试剂的误服用、药物因素等可以诱发本病。
高浓度酸能使皮肤角质层蛋白质凝固坏死,呈界限明显的食管烧伤,并可引起局部疼痛性凝固性坏死,从而引起食管的充血水肿严重者食管穿孔,容易形成瘢痕。
碱能够吸收组织水分,使细胞脱水而坏死,并产热加重损伤,而且能结合组织蛋白,生成碱性变性蛋白化合物。碱性变性蛋白化合物易于溶解,可进一步作用于正常的组织蛋白,致使病变向纵深发展。强碱还能皂化脂肪,皂化时产生的热量可使深层组织继续环死,因此碱烧伤比酸烧伤严重。
长期服用酸性药物会使食管长时间的暴露于酸性环境下,导致食管黏膜细胞灼伤脱落,进而引起食管的化学性灼伤。
化学试剂的腐蚀性容易诱发食管的化学性烧伤。
药物的酸碱性会诱发食管的化学烧伤。
食管化性烧伤发生地区北方多于南方,华北、华中农村地区发生率相对较高。此外,误服来苏、碘酒、高锰酸钾等在临床亦较常见。
误服用强酸强碱是导致食管化学性烧伤的主要因素。
幼儿在无家长陪同下容易误食用,导致化学性烧伤。
长期服用酸性药物的患者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或碱性环境会导致慢性的化学性灼伤。
食管化学性烧伤的主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反射性呕吐、咳嗽、呼吸困难,早期会出现唇部口腔咽喉部位以及上腹部的剧烈烧灼样疼痛,中期出现声音嘶哑、恶心、呼吸困难、吐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中毒性休克脱水昏迷等,最终形成食管瘢痕,吞咽进食困难。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射性呕吐、喉头水肿、休克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并发急性食管炎、食管穿孔、胃部穿孔等疾病。
化学性物质累及的部位会导致化学性烧伤,如口腔咽喉部位以及上腹部出现剧烈疼痛。
化学物质累及到咽喉部以及刺激胃部会导致强烈的保护性反射性呕吐,严重者会见鲜血。
化学物质累及咽喉部会灼伤咽喉导致剧烈的咳嗽症状。
强酸强碱的刺激会导致咽喉部的水肿充血,喉头水肿,愈后的瘢痕会挤压气道也会导致呼吸困难。
唇部、口腔、咽喉部位以及上腹部的剧烈烧灼样疼痛。
声音嘶哑、恶心、呼吸困难、吐血。
严重者会出现中毒性休克、脱水、昏迷等。
形成食管瘢痕,吞咽进食困难。
食管水肿充血患者可以表现为胸骨后的疼痛、烧心、反酸等症状,部分可以出现有进食后加重、进食困难等。
化学物质灼伤食管肌层严重者可引起致死性的纵隔炎、纵隔脓肿和主动脉破裂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化学物质累及胃部导致胃部灼伤穿孔,病人可以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当误吞化学试剂后出现吞咽困难、咳嗽、气急甚至昏迷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急诊科进行就诊,通过食管镜检查、胃镜检查、钡餐检查等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可以对本病做出诊断,但要注意本病需要与胃食管反流症、急性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
当患者误吞化学试剂被烧伤后出现吞咽困难、咳嗽、气急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当患者误吞化学试剂后发生呕吐、吞咽困雅、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出现上腹部的剧烈烧灼症状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食管瘢痕难以吞咽症状去肝胆胃肠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医的?
误吞了化学物质的量为多少?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通过食管镜定性的观察食管的充血水肿程度,以及灼伤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有穿孔和出血。
通过胃镜检查化学物质是否损伤到患者的胃部,以及观察胃部是否有灼伤穿孔和出血。
钡餐检查愈后的食管是否有瘢痕和食管梗阻。
食管表面有溃疡且到达肌层诊断食管穿孔。
患者曾误服用过强酸强碱等物质。
患者体液中含有强酸强碱物质。
综上所述,医生根据患者误服强酸强碱物质的临床病史,结合患者食管表面出现溃疡且达肌层,可以初步诊断为食管穿孔,加上患者体液中含有强酸强碱物质,可以对食管化学性烧伤做出明确诊断。
有长期胃病烧心,无吞咽强酸强碱病史,由此进行鉴别。
食管镜显示有轻微的炎症表现没有大面积的烧伤瘢痕,由此进行鉴别。
食管癌以吞咽困难、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病情呈进行性加重,X线及胃镜结合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食管化学性烧伤的治疗需要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根据毒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解毒剂,可以采取食管扩张术来防止患者的吞咽困难,还可以使用铋剂和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应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消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并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及时吞服植物油和蛋白水保护胃黏膜,早期运用抗生素以及肾上腺激素防止患者后期食管感染以及休克症状。
根据毒物的性质,选择应用相应的解毒剂,如强酸中毒时可采用弱碱或镁乳、肥皂水、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
保护食管黏膜和胃黏膜促进溃疡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但有一定的肾毒性,注意定期肾功能的检查。
防止后期的感染加重病情,导致的发热以及休克现象,预防预后较差。
在患者水肿充血消退后可行食管扩张术,适度扩张食管,防止后期食管梗阻和狭窄导致患者吞咽困难。
食管化学性烧伤一般可以治愈,但有癌变的风险,本病轻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休克死亡。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食管炎、食管瘢痕、食管梗阻进行性吞咽困难等后遗症,一般建议半年复查一次。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但是经烧伤的食管上皮鳞状化,癌变风险大大提高。
本病为急症,轻者不会危及性命,重者会导致休克死亡。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食管炎、食管瘢痕、食管梗阻进行性吞咽困难等后遗症。
建议半年复查一次,食管镜观察食管瘢痕的大小程度,预防食管恶性病变。
患者食用流质食物不易过热,进食时食物切成小块,饮食清淡,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不宜过度吞咽,注意膳食搭配适当补充维生素。
术后第6天可饮水,缓慢下咽,避免呛水,第7天可进食流食,进食应少量多餐,14天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可拔出造瘘管。
辛辣食物会进一步造成食管的充血水肿加重病情。
食管化学性烧伤患者的护理主要在于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物质、补充营养液体、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和血氧监护,还需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药物不良反应。
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物质,避免进一步的造成食管的损害加重病情。
服用保护食管黏膜和胃黏膜的药物,必要时服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加重病情。
防止急性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以及中毒性休克、昏迷、死亡的发生。
定期复查,防止愈后出现食管瘢痕导致呼吸、吞咽困难。
及时心理疏导,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应让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痤疮、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应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连续监护72小时。同时保持患者胃肠减压通畅,引流液中如有大量咖啡色血液,应及时告知医生。
食管化学性烧伤主要是接触了强烈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应该避免接触此类物质,长期服用酸类药物的患者应该定期检查食管的状况,必要时及时停药。避免孩童能接触到危险试剂,做好宣教工作。
长期服用酸类药物或碱类药物患者应该定期做食管镜检查。
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类药物。
长期服用酸类或碱类药物的患者应该及时停药。
在家中要注意把含有危险的试剂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最好锁起来,不要让孩童轻易接触。
做好宣教工作,向群众阐明食管烧伤的巨大危害,消除自我伤害的念头。
抑郁患者要及时服药,控制自己心理状态。
生活中少饮酒,即使要饮酒,应到正规的店购买。
4625点赞
[1]胡红丽,李志权,韩宪芳,etal.化学碱烧伤致吸入性损伤1例[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000(008):677-678.
[2]玉苏甫,李凯,和军等.小儿食道化学性碱烧伤狭窄的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分析[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8,005(004):164-16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