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感染是由厌氧菌引起的,发生于黏膜及邻近部位,造成局部或全身受累的感染性疾病。厌氧菌是人体的常见正常菌群,自然状态下不致病,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开放性伤口、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下可导致感染甚至死亡。该疾病主要应用抗菌药、抗毒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引流、清创。积极接受治疗该疾病预后良好,可以治愈。
按照受累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痤疮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破伤风梭菌。
眼部常见放线菌、痤疮丙酸杆菌。口腔常见无芽胞厌氧革兰阴性杆菌、普雷沃菌属。鼻部感染由厌氧链球菌、梭杆菌属及普雷沃菌属所致。颌面部常见混合感染。
主要是无芽胞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坏死梭杆菌、脆弱类杆菌、普雷沃菌属。
会阴部60%以上为脆弱拟杆菌。女性生殖道与盆腔以无芽胞厌氧菌为主,常见有消化链球菌、卟啉单胞菌属、普雷沃菌属。
腹部感染多见由脆弱拟杆菌。消化系统主要是消化链球菌、艰难梭菌、拟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梭菌属、韦荣球菌属。
多为混合感染。主要为梭状芽孢杆菌、脆弱杆菌。
多为坏死梭杆菌、拟杆菌。
无芽胞厌氧菌多见。
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成分,在一些特殊身体状况下可以引起任何部位任何器官的感染。如果厌氧菌特定株的正常环境被外科手术、血液循环不良或其他组织损伤打乱,就能侵入机体,造成感染甚至死亡。
病前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长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史。
在婴儿时期局部缺血或组织坏死,如创伤、咬伤、异物、手术、放射照射等容易引起厌氧菌感染。
新生儿有早破水、早产,母亲羊膜炎或难产等病史。
继发烧伤、休克等危重病。
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引起机体正常菌群失调。
机体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如休克、创伤。
全身慢性疾病,如尿毒症、肝硬化、糖尿病。
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下降。
有开放性伤口,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削弱或损害,体外厌氧菌向机体内部或血液入侵。
冷冻、休克、水肿等因素可以引发该疾病。
血液循环不良,如组织坏死、动脉硬化、肿瘤等可以诱发该疾病。
外科操作,如拔牙、异物、产气菌存在可以因此诱发该疾病发生。
局部感染病灶有2/3是由厌氧菌感染所致,败血症的致病菌其中2%~20%是厌氧菌,腹内脓肿和腹膜炎80%~95%是由厌氧菌感染所致。细菌性肝脓肿厌氧菌检出率为60%,且多为脆弱拟杆菌。肺部感染致病菌41%~61%是厌氧菌。
厌氧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其他宿主,导致厌氧菌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和小孩。
有创伤、咬伤、异物、手术、放射照射等人群。
早破水、早产,母亲有羊膜炎或难产病史的新生儿。
休克、烧伤等危重病人。
糖尿病、尿毒症、肝病等慢性病患者。
长期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患者。
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任何器官的感染。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症状也各不相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或局灶性感染表现。
表现为慢性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牙周感染。
如果吸入口腔内容物入肺可造成肺部感染,可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胸痛。
表现为腹痛、发热,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并伴有臭味,也可导致不孕、反复流产。
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如果有精神障碍,可导致一侧肢体瘫痪、失语、癫痫发作。
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
出现寒战、高热、食欲减退,也可出现皮肤发黄、四肢冰冷、烦躁或嗜睡。
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有腐臭味的分泌物、渗出气体、握雪感。
患者可能出现肿痛、活动受限,慢性感染处有硬块,临近病变处形成皮肤破口,恶臭脓液流出。
当厌氧菌侵袭呼吸系统时,随着发展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肺炎、肺脓肿的情况,通常患者会有咳嗽、胸痛、咳浓痰等表现。
当患者随着病情的发生与迁延,可能会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可能有明显的下肢红、肿、痛等情况,并可以触及索状静脉。
通常肠穿孔的发生都是因为厌氧菌侵袭消化系统,造成弥漫性腹膜炎等情况,未能及时治疗,逐步发展至此。
厌氧菌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内膜炎,从而使瓣膜被破坏,严重者可以发展为心肌脓肿或瓣膜穿孔。
本病如果发展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及心内膜炎,治疗效果往往较差甚至致死。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效果好且容易治愈。
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色黏痰时,提示可能侵犯呼吸系统,应及时就医。
出现寒战、高热、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当下腹疼痛、阴道出现臭味分泌物时,提示可能侵犯生殖系统,应及时就医。
当手术、外伤后的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有腐臭分泌物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当出现头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精神萎靡,提示可能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当腹痛并紧张发硬,压痛明显,精神萎靡、四肢冰冷,应立即就医,切勿耽误病情。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就诊。
若患者特定系统出现明显的症状或休克也可考虑去急诊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泌尿科就诊。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目前有些什么症状?
是否有皮肤破损?是否受过外伤?近期有无外科手术或外科操作?
是否有糖尿病、尿毒症、肝病等慢性病?
是否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
出现症状后是否就医过?
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有感染。
包括菌落形态、溶血性、色素产生、经紫外线照射有无荧光现象、菌落涂片、染色和镜检。
包括细菌代谢产物和细胞成分的分析,可以测得厌氧菌特有的挥发性脂肪酸,从而做出快速诊断。
直接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能成功地识别各种厌氧菌。
有助于发现具体的病变部位。
出现不同系统典型厌氧菌感染临床表现,如呼吸系统出现慢性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牙周感染、肺部感染等。腹腔感染可以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生殖道盆腔感染出现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并有臭味、不孕、反复流产。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脑脓肿、脑膜炎。此外,出现败血症、心内膜炎,局部皮肤软组织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骨关节肿痛、活动受限。
实验室检查结果表示厌氧菌感染,包括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直接或间接荧光抗体可识别出各种厌氧菌。
厌氧菌感染主要是各种类型厌氧菌感染之间的鉴别,包括破伤风、放线菌病等,临床还需注意与气性坏疽及肉毒中毒症相鉴别。
是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它们通常存在于灰尘和土壤中,多数存在于有动物粪便的地方,如农场和牧场。破伤风梭菌通过受污染的皮肤伤口进入产生的毒素主要影响神经系统,能够导致严重的肌肉痉挛。颌部的肌肉痉挛可导致张嘴困难,破伤风还可引起癫痫发作,导致患者吞咽或呼吸困难。
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好发于面颈部及胸腹部,以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瘘管并排出带有硫磺样颗粒的脓液为特征。多发于南方湿热地区,中年男性居多。分为面颈部、腹部、胸部、皮肤型和脑型。
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创伤后并发此症的时间最早为伤后8~10小时,最迟为5~6日。如不及时诊治,可丧失肢体或危及生命。伤肢沉重、疼痛,用止痛药效果不佳。伤口周围水肿,指压留有白色压痕。伤口内有浆液血性渗出液,可含气泡。触诊有捻发音。
由于进食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食用可疑污染的食物或变质的罐头食品、外伤伤口被污染等而出现头痛、全身乏力、视物模糊、复视等肉毒中毒的常见症状。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出感染病菌不同,由此可以与本病进行鉴别。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应当正规且及时,以阻止疾病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通过破坏有利于厌氧菌繁殖的环境,使用抗厌氧菌的药物,控制感染向健康组织的扩散,必要的时候给予抗毒素药物治疗,同时注意支持治疗和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效果好。
给予足够的热量,注意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属于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对厌氧菌感染疗效好,此外还有奥硝唑。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原有肝脏疾病者应当减量使用。
属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对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过敏者,应慎用本品。尚未明确本品是否可经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慎用,如确需使用,应选择停药或暂停哺乳。
有过敏史的人,不能使用。用前需做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
氯霉素、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有效。
破伤风、肉毒梭菌感染时,致病菌产生的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尽早使用抗毒素中和毒素可以控制病情的进展。
若是浅表皮肤黏膜的厌氧菌感染,局部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也就是双氧水冲洗,可以迅速产生氧气,以破坏厌氧环境,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伤口局部用3%双氧水冲洗,或给予氧化锌。切开引流、清创,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解除组织压力,恢复组织血流循环,改进氧供。
高压氧能够提高组织的氧张力,可提高氧分压,增加血氧和组织的含氧量,提高氧气弥散率和距离,从而破坏厌氧菌依赖的生存环境,抑制厌氧菌的繁殖。
如果不接受正规的抗菌治疗,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其病死率在50%以上。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多可使厌氧菌感染治愈,治疗效果好。
厌氧菌感染可以治愈。
厌氧菌感染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治疗结束两周后需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痊愈后建议每年复查一次。
厌氧菌感染患者平时应该改善饮食结构,注意搭配,多吃蔬菜、水果,不吃刺激性食物。
厌氧菌感染患者饮食对其并无特殊作用,因此合理饮食、保持健康习惯即可,需注意抗生素治疗期间,清淡饮食,注意搭配。
厌氧菌感染患者术后应注意切口有无红肿渗液,并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对于无需手术的患者应注意遵医嘱用药,对于皮肤有创口应特别关注,避免感染。
坚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进行羽毛球、健身操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提高患者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定时洗澡、刷牙,勤换内衣、内裤。
术后注意手术切口不要沾水,定期消毒,注意有无红肿、渗出液,注意引流液量和颜色,是否有臭味,如果有任何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需要遵循医嘱,规范用药,有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随着病原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厌氧菌感染的病因和治疗进一步了解。当机体出现容易诱发厌氧菌感染的特殊状况时,应当提高警惕,比如身体出现开放性创口、进行外科手术或外科操作时更应注意,在厌氧菌感染早期进行正规治疗,可以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病人痊愈。
皮肤黏膜出现破损及时医院就诊,进行清创,双氧水消毒创口。
糖尿病、肝脏疾病、尿毒症、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澡、刷牙,勤换内衣、内裤。
术后定期消毒,尤其是腋窝、会阴区等潮湿部位的伤口。
保持乐观生活态度,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4236点赞
[1]房献平,夏宗吉.厌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J].实用外科杂志,1989,009(001):11-13.
[2]祝益民.厌氧菌感染[J].中国农村医学,1998,26(10):13-14.
[3]何光荣,周俊,蒋蔚.论厌氧菌感染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2(01):293-294.
回复快